本书是一部激情四溢、理由充分的警示录,同时也是一部引人入胜乃至轻松有趣的作品。有人主张废除陪审团制度,将陪审团的权力移交法官或者“专家”小组,对此,德威尔法官在本书中一一驳斥。与“冗繁晦涩的法学文著”不同,作者回溯了陪审团有罪裁决与无罪裁决的历史衍进,引用了著名审判的真实记录,例如:对年轻的贵格教徒威廉·佩恩的控诉、赛伦“巫士”审判以及18世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报刊印刷商约翰·皮特·曾格的民权审判——该诉讼由“费城律师”的原型为其赢得。德威尔法官讽刺性的幽默意趣渗透在字里行间。 但是作者也感到深深的忧虑,他警告我们:由于漠视与误解,陪审团制度正在危急之中;如果公众对其不闻不问,那么就可能会失去它。长期担任出庭律师与联邦法官的经历使作者确信:如果参与审判的法律职业者给予其一个
本书通过仔细分析亚伯拉罕.林肯的言行,成功描述了建立于美国内战基础上的新的宪法秩序。这一新的宪法秩序反映了林肯对于一些根本价值的向往,这些价值包括民族国家、平等、民主。同时,本书通过对美国内战前因后果的详细分析,以及对美国1787年宪法和内战后宪法的比较,指出内战和林肯重新定义了美国的民主。本书文笔流畅,论证充分,立意新颖,资料翔实,是本优秀的政治与法律图书。
本书记述了 1787 年至 1887 年间的美国百年行政法史。讨论在 1787 年至 1801 年的联邦党时期如何架构财政和税收部门、设立总检察长、设立行政课责机制、在普通法背景下进行司法审查。在 1801 年至 1829 年的民主共和党时代,如何实施禁运行政和土地行政、建构相应的内部行政控制体系。记述了在 1829 年至 1861 年的杰克逊时代,第二合众国银行的消解、公职轮替与行政组织的改革、蒸汽船规制的兴起。继而讨论了镀金时代的行政法、文官制度的兴起以及退役保障金裁决和禁邮令的实施。 本书让读者了解美国建国百年间行政和行政法的运作,揭示出一幅曾被遮蔽的美国公法史长卷。本书对我国行政法史、内部行政法、国家建构与行政法的研究亦不乏启示和借鉴意义,适合从事行政法学、宪法学、法学理论、政治学、美国史、美国法和美国研究工作的读者
20世纪初,阿根廷曾经是世界上为富有的国家之一。它吸收了大量的外资,经济发展迅速,国民收入颇丰。2001年年底至2002年年初阿根廷却经历了历*为严重的经济危机,一半国民陷入贫困境地。为了缓解危机的冲击,阿根廷政府宣布全国进人“紧急状态”,国会颁布《公共紧急状态法》。阿根廷实施上述措施一方面促使了阿根廷经济的复苏,另一方面也使参与阿根廷私有化进程的外国投资者遭受了巨额损失。为了挽回损失,众多外国投资者向国际投资仲裁庭提起了以阿根廷为被申请人的国际投资仲裁申请。截止到2010年年底,仅在ICSID体制内阿根廷便涉案49起,且这些案件多半与阿根廷经济危机有关。在已经作出终局裁决的案件中,阿根廷半数以上以失败而告终。阿根廷现象在ICSID体制内前所未有,即使在整个国际投资仲裁历史上也属罕见。 因此,刘京莲编著
《美国〈权利法案〉公民指南》逐条详解了美国《权利法案》中11条法案的来龙去脉,深层剖析了美国式自由的根源。 本书的核心观点在于纠正大家长期以来的认识。本书认为人们犯了一个祖先崇拜的错误,总是将美国权利归功于开国元勋们。本书通过对《权利法案》的逐一解读,认为开国元勋们起草《权利法案》的根本目标不是保护人民的权利,而是代表州政府限制联邦政府的权力。开国元勋们虽然很伟大,但他们都是奴隶主,他们起草的《权利法案》沾染了奴隶制原罪的污点。而真正使《权利法案》发挥保护人民权利作用的,是后来的以宾汉姆为代表的人,通过第十四修正案,限制各州的权力,使得各州不得侵犯个人的各项权利。自此,美国人民的权利和自由才真正有了保障,拉开了新的序幕。
美国是法律人统治的国度。十九世纪的美国,律师建立了初的法学院,法学院培养了新一代的律师,新一代的律师又成为美国自由的中流砥柱。本书从美国独立之初的著名律师与法学教授写起,沿着托马斯·杰斐逊、詹姆斯·威尔逊等开国元勋的足迹,讲述了美国法学教育从学徒制走向学院制的全过程。 美国的法学院,由学者型的律师所缔造;美国人的自由,是律师型政治家在继承。十九世纪美国的著名法学教授,如德怀特、兰代尔、库利、波默罗伊等人,皆为律师出身,他们在哥伦比亚、哈佛、密歇根、黑斯廷斯等校培养了大批绅士型律师。他们秉承人之自由天性,以律师和法学院为桥梁,维护着自由的国度。
本书通过讲述塞缪尔 雷波维兹的律师生涯中精彩、引起轰动的数十个辩护实例,描绘了他如何在法庭上多次绝地反击,给予控方当头一棒,以及他为这些案件做了哪些准备、如何调查证据、如何询问证人、如何将庭审的节奏控制在自己能掌握的范围、如何打动陪审团、遇到过哪些阻碍和挫折。
《美国少年司法》为犯罪学和少年政策分析方面的一本权威教材。其重点关注于独特的少年司法制度的原则与政策。本书开篇介绍了青春期理念的创立,并以此为少年的类别划分或充分成熟前的部分责任阶段提供了一种正当理由。接下来的章节包含了对少年犯罪属性和少年犯罪法律政策的实证调查研究。本书的核心观点在于:相关刑罚政策应当对减轻责任的理念予以认可,同时,少年政策应当强调小阻断并令成熟进程得以持续的利益。本书的结束部分将此核心观念应用于当前少年司法的五个特别问题领域:即少女怀孕、移送刑事法院、少数民族比例过大、少年枪支使用和少年杀人犯罪。 本书为犯罪学大师的一项综合性研究,是少年越轨、刑事司法和犯罪学等方面课程的理想教材: 阐明了现代少年司法的核心原则,并将这些原则与实践相结合。 向学生展示
本书以给广大读者提供手资料为基本定位,因此,笔者对于案件的评论和观点全部都采取简明扼要的论点式提出,并不做长篇大论式的论述。由于这些案例的英文原文可以很容易在互联网上检索到,本书仅在附录部分列举了各个案例的英文名称,没有将英文判决书的原文列入本书。同时,为了便于广大读者对于美国《国内收入法典》(《美国税法典》)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以更好地理解各个税法案例,本书在附录部分列出了笔者研究《美国税法典》的一篇文章,供读者参考。
《非凡的时光:重返美国法学的*时代》是哈克尼教授与当今美国为知名的十位法学家的对谈录,与谈者包括享誉世界的波斯纳、肯尼迪、阿克曼等法学大家,他们是当代各大法学流派 批判法学、法律经济学、法律与社会、自由主义法学等的代表人物。 本书带您深入十位法学大家的理论世界和心路历程,重返美国法学史上那个大师辈出、流派纷呈的*时代。
本书介绍了一个留学美国的中国80后女孩在密歇根大学法学院学习法律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它是一本生动有趣的美国生活面面观,是一部丰富而深刻的当代青年思想和心灵史。探讨的话题既包括宪法司法化、证券改革、微型金融、商事交易,也涵盖启发式教育、法律思维、认知科学与法律推理;既反映了同学、老师、美国家庭,也折射了爱情、婚姻,还有对交通、饮食、音乐、体育以及佛教、基督教、儒家文化、天地人等生命终极话题的探索。 本书以中西法治对比映射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诸多学科,以法律为原点,对法律、哲学、政治、宗教、教育、经济等多种学科进行了综合的对比思考,同时探讨了怎样学习、怎样面对人生、怎样面对职业乃至婚姻等当代大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作者作为一个留学密歇根大学的中国法学生,通过描述自己的亲身
这是李响编译撰著的“美国经典案例选读”系列中的第四本学术专著。 给学术专著作序的人,应当是相关领域中的权威专家,至少也应该是在该领域中有相当功力的学者,而我无论怎样都算不上法律学术圈内的人。尽管自己曾在北京大学、密歇根大学和西北大学均读过法律、且一直以法律谋生,工作中也处理过 不少国内和国外的合同实务,但让我为这样一本大部头的美国合同法专著作序,实在惶恐。只因作者一再诚恳相托,只好从命,若能有助于读者对本书的研读,将是本人莫大的荣幸。 美国合同法作为美国普通法的一部分,是以判例为基本法律渊源的,在各州判例的基础上编订的《美国统一商法典》(UCC)第二章便体现了这些判例所形成的合同法基本原则。在美国法学院学合同法,主要是通过判例来掌握合同法原则的适用条件及其限制。从浩如烟海的案例中
本书是美国法学院教学用书“International Business Transactions”的缩编本,其作者是三位美国法律教授:即来自美国圣迭戈大学的拉尔夫?弗尔瑟姆教授、佛罗里达大学的迈克.戈登教授和乔治华盛顿大学的约翰?史帕诺戈教授。本次在中国发行的是《国际商事交易》一书的缩编本第七版。为了能包含自1991年至1995年的发展内容,缩编本在第四次改编时由一本内容分为了两本。即《国际商事交易》和《国际贸易与经济关系》。 本次修订的《国际商事交易》一书主要涉及国际贸易、信用证的使用、电子商务、技术转让、外国人的投资交易、欧盟竞争法、反垄断法、国际商事诉讼与仲裁等内容。《国际贸易与经济关系》一本主要涉及政府对贸易的管制、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自由贸易协定、关税同盟、经济一体化与欧盟及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等问题。 本书作者
本书系统考察和研究美国信托法中的谨慎投资人规则的理论基础、历史沿革、具体内容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就理论基础和历史沿革而言,谨慎投资人规则以信义义务理论和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经历了由法定名录规则到谨慎人规则,再到谨慎投资人规则的制度变迁;就制度内容而言,谨慎投资人规则由注意、技能和审慎等谨慎投资义务的判断要素、这些判断要素所衍生的具体规则以及受托人违反谨慎投资人规则的损害赔偿规则构成。
本书是美国法学院的权威辅助教材。书中系统介绍了美国一百多年来能源政策的演变,能源立法和执法过程。 虽然中美两国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然而两国均为能源利用大国,在能源结构演变和面临的问题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两国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燃煤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两国石油储量均有限,对外依赖日益增大,引起严峻的能源安全问题。在政策层面上,美国经历过政府对油气产品的配给和限价;通过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监管改革以加强电力行业的竞争;开放水电特别是小水电市场,广泛鼓励开发和利用;近还将节能和能效作为能源战略的核心部分等。通过阅读本书,可以了解美国能源政策的成因,实现能源政策的法律框架与对策以及政策力度不足或矫枉过正等问题。 目前,我国正在起草《能源法》。阅读本书
本书是美国法学院的权威辅助教材。书中系统介绍了美国一百多年来能源政策的演变,能源立法和执法过程。 虽然中美两国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然而两国均为能源利用大国,在能源结构演变和面临的问题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两国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燃煤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两国石油储量均有限,对外依赖日益增大,引起严峻的能源安全问题。在政策层面上,美国经历过政府对油气产品的配给和限价;通过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监管改革以加强电力行业的竞争;开放水电特别是小水电市场,广泛鼓励开发和利用;近还将节能和能效作为能源战略的核心部分等。通过阅读本书,可以了解美国能源政策的成因,实现能源政策的法律框架与对策以及政策力度不足或矫枉过正等问题。 目前,我国正在起草《能源法》。阅读本书
法律职业,更确切地说,律师,在当今西方社会中,是否必然以“不择手段”“唯利是图”的形象示人?公众对于律师这一职业的负面评价,和律师本身职业满足感的降低,是否是法律从业者无力改变的必然结局?迈克尔舒特教授这部作品从信仰的角度提供给执业律师和法学学生全新的看待这一职业的方式,即将其视作是上帝对人的“呼召”,并对如何处理从事律师职业与遵守基督教伦理之间的张力这一“难解”的问题给出了富有启发性的建议。
本书自1987年首次面世以来,受到读者的欢迎,在学界产生了良好的影响,1996年又出版了第二版,成为长销不衰的学术精品。进入21世纪以来,刑法学又有了新的发展,一些新的问题纳入了研究视野。作者在第二版的基础上针对美国刑法出现的新的发展变化的现状,又增补了一些内容,使该著作更为充实并具有新意。 第三版对具体犯罪篇仅添补了贿赂罪和叛国罪的一点内容,主要是对总论部分增加了具有发展趋势性质的一些内容:刑罪部分增加恢复性司法和社区矫正;犯罪总论在共同犯罪章增加恐怖主义一节,在犯罪心态中着重对英美刑法特有的罪过形式轻率作了说明,在犯罪构成中增加犯罪构成结构比较,表明了作者近年来的若干思考。
本书是关于“美国法治”的研究专著,具体包括了:历史耻辱柱上的替罪羊、疯狂与绝望之间、美国式法治拾零:2000-2006、他们使我变成孤身一人,却没人对我说声抱歉、新闻自由——假新闻还是假自由、生存还是死亡等方面的内容。 这是一部从社会角度考察美国司法的著作,作者选择了美国司法上的一些著名但并没有进入法学院教科书的案件。他没有集中关注职业法律人通常关注的法律推理和判决理由,而是比较详尽地介绍了这些案件的来龙去脉、社会背景,国际国内和台前台后各种政治力量对司法的影响、角力和干预,以翔实的历史材料,强有力的逻辑和理论分析,不仅比较充分展示了塑造美国法治的社会力量,也必然展示了美国法治的一些不光彩甚至可以说是黑暗的一面。
在刑事审判中,量刑是法官基本的工作内容之一。根据案件证据认定的事实,在作出了“是否有罪”的判断基础上,对有罪的刑事被告处以适当的刑罚,是刑事法官审理案件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书为法官审判技能培训丛书之一,是美国量刑委员会制定的适用于美国联邦法院系统的量刑政策,是美国刑事审判经验的总结,旨在通过刑事政策规范量刑自由裁量权的“自由度”。将其翻译并作为该丛书之一,可以为中国法官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提供范本和参考,为中国量刑自由裁量权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发挥积极作用。 《量刑指南》是由1984年的《量刑改革法》专门成立的隶属于国会的“美国量刑委员会”提供,经国会审查后在美国联邦法院系统适用的量刑政策。1984年《量刑改革法》清楚地规定:指南的逐步完善将进一步强化惩罚犯罪的目的、威慑犯罪、剥夺犯
本书讲述的智慧控制法就是为包括董事会成员和部门经理在内的各级管理人员提供防范欺诈行为、挪用和经营损失的有效工具。更重要的是,智慧控制法是赞助组织委员会内部控制框架的有益补充,它涉及了与大多数管理者相关的基本职能,如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作业、住处与沟通和监控等。换句话说,智慧控制法并不是要取代赞助组织委员会的内部控制框架,它的作用在于支持赞助组织委员会内部控制框架的实施,提供简单易用的辅助性工具,有助于管理者在流程层面上控制经营管理活动。 无论你是董事会成员、高级管理者,还是中层管理者,本书都值得一读。它将引领你一步步地认识内部控制,设计强大的控制系统,确保在你的职责范围内不会发生重大的欺诈或经营损失,从而你的职业发展中助你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