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古典罗马私法为内容,分为诉讼法、人法和家庭法、死因继承法、财产法和债法五个部分,每个部分详细论述各个概念和制度的起源和发展。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强调罗马私法制度和社会、政治方面的联系,这也是其最具吸引力的地方。虽然写作于20世纪五十年代,但基本的理论并没有过时。现在的罗马私法教科书大多注重教义学方面的讲述,看起来像是在写作现代民法的内容。本书更注重历史方面,将读者置身于罗马的历史环境之中,让读者亲身感受古典罗马法学家的思维方式。
本选题详细阐释了欧盟影响下的德国消费者保护法;除了传统的合同法领域的消费者保护以外,还研究了竞争法视角下的消费者保护问题;特别关注消费者保护法在适用和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对大量的司法判例进行了分析和评论。 本选题的主要内容: - 消费者保护的教义学基础; - 消费者和经营者概念; - 合同法中的消费者保护工具; - 特别合同中的消费者保护; - 保护消费者免受侵略性、误导性和其他不正当商业行为的侵害; - 消费者保护法的实施。 本选题的主要特点: - 清晰易懂的消费者保护基础介绍; - 欧盟法规定的全面考虑; - 大量的判例法实例。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向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进行专利申请的基本知识与技巧,包括美国发明专利申请的总体要求与审查程序、申请文件的准备、如何答复专利申请审查意见,美国外观设计专利与植物专利申请的要求,同时也介绍了美国专利授权后专利无效程序的基本知识。本书可作为专利代理师及企业专利工作者作为美国专利申请实务工作的指南,对希望了解美国专利知识的读者也具有参考作用。
《外国警察科学》主要内容包括:欧美警察科学概论、对欧美警察科学认识上的误区、欧美警察科学的历史与现状、警察科学作为大学科诞生的标志、欧美警察科学的特点与启迪、警察科学的研究方法与警察教育学、比较警察学、警察哲学、警务论、警务革命论、古代治安等。
东盟国家是我国的友好邻邦,与我国山水相连,或隔海相望。东盟各成员国与我国有着传统的友谊。进入21世纪以来,双方合作关系步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进出口贸易、相互投资、工程承包、劳务等领域的经贸合作不断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已相互成为重要的经贸合伙伴。中国和东盟国家在经贸合作领域还有更广阔的合作空间,潜力巨大。 本书对东盟十个成员国的外国投资法律制度,对外贸易法律制度,工程承包及劳务输出、输入法律制度,关税法律制度等对外经济法律制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希望能对相关人员了解东盟国家法律有所帮助。
《澳大利亚法律的传统与发展(第3版)》重点放在历史上,包括澳大利亚法律制度的历史以及西方法律传统思想观念的历史。如果对澳大利亚的历史没有深刻的了解,就很难从真正意义上了解澳大利亚的法律。通过对现代法律制度的阐述,我们可以知道现在的法律制度是怎样的,但我们却无法了解为什么它们会发展成这样。历史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些难以理解的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和发展的,也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评价现有的规则和制度。了解一种制度是怎样产生的,这是评价它应该如何发展不可缺少的一步。所有的制度都有一种内在趋势,即都可以找到合理的理由,说明这些制度为什么会发展成现在这样。然而,历史通常会告诉我们,事情现在怎样,而非过去怎样。某些看似确定无疑的东西是特定环境和历史偶然事件的产物。在现代,了解法律制度的起源,可以
东盟国家宪政制度是很值得研究并且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课题。了解东盟国家宪政制度,可以使我们在与之打交道的时候总体把握对象的基本情况,以便在决策时作出基本的方向性的判断;研究东盟国家宪政制度还可丰富我国宪法学的内容。 本书对东盟十个成员国的宪政制度的产生、发展及演变进行了阐述分析;对上述国家的现行宪政制度进行了重点研究,对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少数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等宪政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分析、阐述并与相关国家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自己粗浅的看法和观点。
《澳大利亚新能源法律与政策研究》以国际气候变化法为视角,以可持续能源的国际进程为逻辑起点,从整体上梳理了澳大利亚新能源的法律与政策,分述了以能源安全、清洁能源、核能开发利用和能源市场为主体的新能源法律与政策体系,剖析了澳大利亚新能源法律中两大具体的法律制度——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和碳税排放交易机制,探究了国际气候变化法的演进和澳大利亚新能源法的国际影响,并从国际法角度提出了中澳新能源合作的具体建议。
有人说,世界的法学宝库是一个大迷宫。但其实,法学是对人类灵魂的一种指引。只要你肯用心去看,肯用心去听,并懂得不时从这个迷宫里抬起头来,仰望一下星空,那么,你便会发现: 自由平等 和 公平正义 的法学理想,是怎样恒久地照耀着人类历史的过去,而同样,它们亦会怎样恒久地照亮 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将
海洋,地球上*的单一生态系统,却正遭受着人类活动的侵害。保护海洋,国际社会在行动,新的海洋保护区不断被设立,但全球海洋仍在持续退化。联合国正在主持制定新的国际文书,以加强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从国际法学的视角看公海保护区,缺少概念界定,充满争辩,本书将带您纵览现有公海保护区实践与法律规范,深入剖析公海保护区的国际法概念。
《国际民事诉讼法》一书是为帮助读者应对包含涉外要素的民事案件而作。全书系统梳理了国际民事诉讼法领域的重要法律问题,基本涵盖了该领域的主要内容,对国际民事管辖、国际诉讼竞合、国际司法协助、外国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国际民事保全、国际破产、国际仲裁等均有所涉及,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系统译介国际民事诉讼法著作的空白。 程序法的国际化浪潮席卷全球无需多言。把握在该领域的世界研究动向,并思考国际程序法的应有之态,具有极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书既可作为国际民事诉讼法领域教学和研究的参考书,也适用于涉外法律实务。
澳大利亚在能源法律和政策方面的经验和不足,对于我国的相关立法是有一定借鉴价值的。本书对于澳大利亚能源法的研究主要涉及澳大利亚能源矿产法,以及澳大利亚的电力、可再生能源和节能减排等重要领域的相关法律和政策。在本书的后,通过分析归纳澳大利亚能源法律和政策的成功经验和不足,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我国能源法律制度构建方面的建议。
张海文和李红云主编的《世界各国海洋立法汇编》从海洋法研究、实践以及立法工作的需要出发,根据联合国网站公布的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同家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向联合同秘书处交存的法律文件,结合我国海洋法研究的*研究和翻译成果,由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组织编译成书。本法律汇编可为海洋法的学习、研究、实践以及立法工作提供参考。
本文丛的主要原则和特色是: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前提下,坚持质量,宁缺毋滥,不定期出版的原则。具体将体现为以下三点特色:,本文丛的著作,应属国内学术界没有涉及的课题,具有填补法学研究空白的特色;第二,本文丛的著作,应是国内学术界都很感兴趣,但还没有系统研究或未及时挖掘的课题;第三,本文丛的著作,应具有比较高的文献史料价值,能为学术界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性的资料。我相信,《比较法文丛》的出版,一定会为我国比较法研究的进步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本文丛的出版,得到了法律出版社沈小英分社长的全力支持和帮助,也得到了华东政法大学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院的建设经费资助。在此,特表示诚挚的谢意。
澳大利亚于1998年12月签署了《罗马规约》,在批准《罗马规约》之前,澳大利亚议会经过10个多月的讨论,于2002年6月27日先行通过了《澳大利亚国际刑事法院法及其修正案》,进而推动了澳大利亚批准《罗马规约》的进程。 2002年7月1日,澳大利亚批准了《罗马规约》,成为第75个缔约国。澳大利亚自始至终地支持国际刑事法院的建立与运作,其直观、朴素的理由就是有人对人类实施了可怕的暴行却逃之夭夭,而国际刑事法院不仅能阻止这些犯罪,而且还能将罪犯绳之以法,实现国际正义。而实现国际正义正是人类谋求和平与发展的共同心声。
非洲,这一片美丽而神秘的土地,是早诞生人类的地方,也是法律发展富有特色的地区。 一方面,非洲是早形成法律的地方。早在公元前3500年前后,在非洲地埃及就已经出现了立法和司法活动。虽然,这些活动因古代埃及国家的灭亡而不得不中断,但其中的许多制度和原则变成了原住民的习惯而生存至今。由于非洲国家和民族众多,因而保存至今的各种习惯法也特别丰富繁多。 另一方面,非洲是早开始移植外国法并予以本土化的地方。自公元前6世纪,随着波斯、希腊、罗马、阿拉伯等入侵非洲,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也持续影响非洲法的发展。尤其是进入近代之后,非洲成为了英、法、美、德西等殖民国家蚕食的对象,其法律体系,基本上也成为了英美法律和大陆法系的派生支系。在移植外国法的基础上,非洲法也获得了发展。 此外,如同本书在各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