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所设例题系针对台湾地区“民法的重要基本问题,并多引用判例学说及德国法的理论,读者若能思考祖国大陆相关法律的解释适用,而从事比较研究,探讨各种规范模式、解决途径及论证方法,对民法的学习应有助益。
优士丁尼著的《学说汇纂(第21卷保护买卖的配套诉权)》为罗马法民法大全翻译系列第二部分中第二十一卷保护买卖的配套诉权,主要内容有:靠前章关于市政官告示,关于解除买卖契约之诉与较低价值之诉,即减价之诉;第二章关于追夺与双倍价金要式口约之诉;第三章关于物已出卖并交付的抗辩。
“仲裁”是按争议双方意愿所成立的一个独立评核机构,目的是进行审理并为案件提供一个经过理性分析的裁决,机构的成员称为仲裁员。仲裁员不由专业的法律人士担任,任何人员只要持公平、耐性和开放的态度,经努力后也可以成为的仲裁员。 《浅谈香港仲裁法》作者曾担任多年香港高等法院原讼庭法官,通过其丰富的经验及专业的知识,辅以案例,将“香港仲裁法”全面及简要地阐释出来,希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非但学到有关的基本知识,更能在有机会处理案件时,将之善用,以达到有效而符合经济原则的结果。
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企业涉外法律业务大幅增加。掌握运用国际竞争规则和东道国法律、防范境外法律风险,已成为企业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一批大企业积极实施海外发展战略,在全球资源配置和参与国际竞争中取得明显成效。这些企业高度重视国际化经营中的法律问题,对东道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不断强化合规管理,并系统总结了运用法律规则开展境外业务、解决复杂问题的经验和做法。 《企业境外法律风险防范国别指引:俄罗斯》总结了这些企业在俄罗斯开展投资、贸易、工程承包、劳务合作等业务的成功做法、实践经验和典型案例。内容简明适用、资料鲜活生动,是我国企业深入开展境外法律风险防范有益的工具书和辅导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