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于2003年10月月日通过,是项全球性反腐败法律文书,在国际一级建立了反腐败五大法律机制;预防机制,刑事定罪与执法机制、国际司法合作与执法合作机制、资产追回与返还机制、履约监督机制,对国际反腐败斗争和中国对外开展反腐败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包括我国有内的95个国家已签署该公约。 本书收录了文本及相关注释文件,以及公约起草所主要依据的联合国大会相关决议和一些区域性反腐败法律文书。
国际私法资料选编》,精选在国际上影响重大的30多部国际私法条约,惯例,文件,展示了各国国际私法重要立法例,并体现了当今国际私法研究的前沿。 中英文对照的体例,使读者直接接触原汁原味的国际私法,在中英文交互对照中掌握国际私法中的知识点。 本部选编集学术性、针对性和导向性于一体,结构合理,覆盖面广,是该领域研究工作的法律工具书。
《英汉法律用语大辞典》以英美法为主,共收录法律及其相关领域的用语10万余条(包括缩略语等),并在辞典正文之后附有拉丁语、法语等外来语附录,全书320余万字,为目前国内规模,内容最完整的英汉法律用语辞典。该辞典具有以下七大特点: 一 收词全面完整。本辞典博采目前国外和国内各种权威法律辞典(如Black’s Law Dictionary,MerriamWebstrer’sDictionaryOftheLaw,The Oxford Comlmnionto Law等,详见主要参考书目)之所长,充分利用前人的文化积累,尽量将常用的法律用语收录入典,以满足读者的需要。其内容涉及民法、刑法、经济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行政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法理、宪法、法制史等法律部门及多种相关学科知识。自加入WTO之后,我国日益增加的对外经贸活动都应在WTO法律框架中进行,为满足从事这方面活动的读者的
《公法的制度变迁》主要以公法领域修宪(八二修宪和以后的四次修宪)以及重大法律(以《立法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许可法》等重要法律为基本范围)的制定为线索,展示公法制度在过去三十年的变革,揭示公法制度发展的内在逻辑,找寻促进或阻碍公法发展的因素与力量。内容涉及:宪法修订,法律的制定、修改及其背景,宪法或法律的主要内容及重大制度的创新,公法制度的实际运行及评价等。
《宪政?民主?对外事务》试图对那些在对外关系运行方面困惑美国人民的不确定性、矛盾之处以及不尽人意之处做出界定。笔者还就下列问题提出己见:即宪法文本的含义为何、立宪者的意图为何、他们构设的体制在过去两百年中发生了何种变化,以及现下所拥有的宪法是否与祖先们的意图和将来的需要相吻合等。亨金认为,美国宪法第三个世纪所需要的乃是宪法建设,这会使他们重新关注原初的宪政原则,并且反映他们所达致的民主。
为了让更多对法律英文有需要的人士有一套使用方便的工具书,我们编辑整理了本套“中国法律法规中英对照系列”丛书。本丛书共分七册出版,分别为《中国刑法与刑事诉讼法》、《中国民事法律法规》、《中国行政与劳动法律法规》、《中国公司企业法律法规》、《中国金融财会法律法规》、《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法律法规》和《中国建筑与房地产法律法规》,基本涵盖了刑事、民事、行政、劳动、经济、金融、商贸领域的大部分法律及行政法规。 本丛书采用方便读者使用阅读的中英文逐条当页对照的排版方式进行编辑,同时,以低定价为所有对法律英文有需求的读者提供了一套极佳的案头工具书。
社会保障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基于世界各国不同的经济和人文环境背景,其社会保障模式选择和结构设计是不同的。本书没有严格限定“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的定义用法,而是由中外教授和专家根据本国的情况和个人的研究范围自行界定。本书包括社会保障立法的基本理论(编)、基本内容(第二编)、新概念(第三编)和人才预测与教学研究(第四篇)。每章著者在章尾署名。中国学者的论文已经全文翻译或缩译成英文,欧洲学者的论文全部翻译成中文。因此,本书还有辅助学习专业外语的作用。
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作了颇有意义的修改。一些修改指出了中国刑事审判的改革方向。这些修改表明,要在庭审中更多地运用证人出庭作证的方式。这要求中国的法律职业者,无论是检察官还是辩护律师,在法庭审判过程中要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总之,这些修改代表了向确立更加具有抗辩性法庭审判的方式的方向。做出这些修改以后,新的规定和其实施之间还存在着差距。这种差距是可以理解的,这是因为某些修改的条款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和界定;同时,也由于中国的法官和律师欠缺参与抗辩式庭审的经验。 这本旨在帮助中国法官、检察官和辩护律师学会如何缩小新法规定与实施之间的差距,主要解决如何使中国刑事庭审更富抗辩性。本集中关注那些有助于营造出更富抗辩式审判环境的问题,营造这种环境将有利于提升中国刑事庭审
《宪政?民主?对外事务》试图对那些在对外关系运行方面困惑美国人民的不确定性、矛盾之处以及不尽人意之处做出界定。笔者还就下列问题提出己见:即宪法文本的含义为何、立宪者的意图为何、他们构设的体制在过去两百年中发生了何种变化,以及现下所拥有的宪法是否与祖先们的意图和将来的需要相吻合等。亨金认为,美国宪法第三个世纪所需要的乃是宪法建设,这会使他们重新关注原初的宪政原则,并且反映他们所达致的民主。
《商品交易法》(CommodityExchangeAct,CEA)是美国期货市场最基本的法律规范,是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制定相关规章(CFTCRegulations)的法律基础。CEA规范了期货市场包括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交易设施、结算系统、市场参与者和市场专业人士在内的所有主体的行为,以及相关的投资工具,其目的是通过建立高效的法律体系,威慑和防范市场价格操纵或任何扰乱市场诚信的行为,确保财务完整性并避免系统性风险,保护所有市场参与者免受欺诈或其他不良行为或滥用客户资产行为的影响,促进负责任的创新和交易所之间、其他市场之间和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公平竞争,维护公共利益。
(1995年5月1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1995年5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9号公布,自1996年1月1日起施行)。
国际私法资料选编》,精选在国际上影响重大的30多部国际私法条约,惯例,文件,展示了各国国际私法重要立法例,并体现了当今国际私法研究的前沿。 中英文对照的体例,使读者直接接触原汁原味的国际私法,在中英文交互对照中掌握国际私法中的知识点。 本部选编集学术性、针对性和导向性于一体,结构合理,覆盖面广,是该领域研究工作的法律工具书。
(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1994年5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公布自1994年7月1日起施行)。
现代国际贸易已经超出了传统的单纯货物买卖的范围,技术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占比重越来越大。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提高科协技术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为了使广大贸易者了解、掌握有关国际技术贸易的法律法规以及国际技术合同书所应具备的主要内容和合同书示范格式文书,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和中国国际商会仲裁研究所共同汇编了《国际技术贸易合同书示范文本及相关法律法规》,以供广大贸易者及有关法律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参考。由于时间仓促,错误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英汉法律用语大辞典》以英美法为主,共收录法律及其相关领域的用语10万余条(包括缩略语等),并在辞典正文之后附有拉丁语、法语等外来语附录,全书320余万字,为目前规模,内容最完整的英汉法律用语辞典。该辞典具有以下七大特点: 一 收词全面完整。本辞典博采目前国外和各种法律辞典(如Black’s Law Dictionary,MerriamWebstrer’sDictionaryOftheLaw,The Oxford Comlmnionto Law等,详见主要参考书目)之所长,充分利用前人的文化积累,尽量将常用的法律用语收录入典,以满足读者的需要。其内容涉及民法、刑法、经济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行政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法理、宪法、法制史等法律部门及多种相关学科知识。自加入WTO之后,我国日益增加的对外经贸活动都应在WTO法律框架中进行,为满足从事这方面活动的读者的需要,本辞典
(1995年6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学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1995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1号公布,自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
本书囊括了在国际上影响重大的近六十部国际条约,惯例、协定,展示了国际经济关系的精髓,体现了当今国际经济法领域研究的方向,集资料性,实用性于一体,结构合理,中英文对照的开式方便查找和引用,更有益于读者对条约、惯例的理解,是国际经济法专业师生,研究人员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重要的参考书籍。 本书分上、下两册。本册主要收录了有关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贸易、货物运输等方面的国际条约、惯例。
一 概述(一)国际刑事法院概述(二)《手册》的目的及使用二 执行的一般问题三 执行的具体问题四 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的补充性五 国际刑事法院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一)缔约国的主要权利和义务(二)未来的展望
本书由三部分组成:篇:涉外经济合同的基本知识;第二篇:涉外经济合同谈判的策略和技巧;第三篇:涉外经济合同的中英文范本和主要条款。本书的重点是介绍涉外经济合同知识,包括基本概念、法律依据、谈判知识、合同范本和主要条款。而重点中的重点是涉外经济合同的文本及其主要条款。本书的特点是:融知识性、专业性、针对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为一体,力求方便读者查阅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