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一身二任,既是学者又是法官,故赋予了本书的特质:一方面,保持著作性特征,回顾和反思原有观念和理论,引入前沿性研究成果和概念,强调法律语境下的环境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凸显实践特征,从不同角度透视环境法学,拓宽对环境法从理论到实践的视野,全面总结中国的环境司法实践,梳理环境法律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利害得失。 本次新版,作者因应研究进路和教学需求,对全书结构进行调整,并进行资料更新、理论重述、法律制度表述修改等。更重要是的,作者从环境法角度,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了准确全面的定位,折射出作者对部门如何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深入思考。
本书较为系统地对基本建设工程项目过程中应遵守的法律、法规作了详细的介绍,具体内容包括建立企业法律制度、城乡规划法律制度、建设用地法律制度、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法律制度,该书是从事建筑业、房地产业、市政基础建设、物业管理以及城市管理等相关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从实际运作的角度,对政府采购、工程招标、货物招标以及国际金融机构贷款招标和国际投标等招标投标的实际操作进行了阐述,实际工作人员通过研读本书能够基本掌握招标投标的一般规律和技巧,帮助招标人组织国际或者招标,处理招标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本书还引进了关于在招标投标过程中的风险管理的理念,并对项目采购过程的风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可以帮助招标人和投标人合理地规避风险,提高采购的效率;本书还收录一些和国际的招标投标案例,殷望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给读者以启发和借鉴。
本书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对社会保障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它科学地阐释了世界社会保障立法的产生缘由和发展轨迹,深刻地探讨了我国社会保障法的体系、原则、形式、作用等基本问题,既有理论价值,对促进和完善我国立法又具有实践意义。本书对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现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评估是准确的,对其存在问题的剖析是中肯的,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立法所提出的对策性建议是很有实用价值的。全书内容翔实,证论充分,见地深刻,具有开创性。社会保障法学是一门正在兴起的涉及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的边缘学科。本书的研究,对于这一新兴学科的建设具有开拓性价值。书中依据作者考察访问记录和外文书、刊、报等手资料,如实地介绍了几个国家的社会保障法制建设情况,对我国不无借鉴意义。
《劳动合同法》从2008年1月1日颁布施行以来,作为一部关系到亿万劳动者和广大用人单位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得到广大职工群众的普遍拥护。《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不利于更加切实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有利于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对于实现劳动关系双方利益的平衡、促进劳动关系规范有序发展、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进而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对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来说,既是机遇,但更是挑战。只有改变原来粗犷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法律的要求,才能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从《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八个多月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企业对法律的贯彻实施是主动的、认真的,通过开展宣传培训、规范用工行为、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