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2015年度“华东政法大学博士精品文库”之一。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对其应用过程中的各种全新形态疑似犯罪现象也在不断滋生。在当前刑事立法相对落后于网络技术发展的局面下,这类与传统手段具有实质性区别的新型网络危害行为却往往难以被定性,对其刑事归责更是困难重重。 本书以人肉搜索、网络水军、滥用深层链接、网络翻墙等行为为切入点,聚焦这类“涉网络犯罪相关行为”,研究其性质和特征,寻求切实的刑法应对措施,无疑对当今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刑事法判解(6卷)》专题为“正犯与共同犯关系”,其中,收录了张开骏博士的《共犯的成立与归责》、王志远教授的《共犯从属观念的现实意义批判》及钱叶六教授亦撰写了《共同犯罪的本质在于违实的共同——董丹维教唆他人伤害引发杀人案的思考》。 判例研究 对日本狸·狢案件、德国“皮革剂案”、台湾“法院”102台上235判决及台湾“法院”100台上5493判决进行了深入研究。 域外传译 栏目对德国刑事裁判书及国际刑事审判实践进行了探讨。
本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总论和分论两大部分内容。总论部分主要有罪犯权利,罪犯权利缺损,罪犯权利救济和基本理论阐述和总体分析,外国罪犯权利救济制度研究等内容。分论部分主要有罪犯政治权利缺损与救济,罪犯社会经济文化权利缺损与救济,罪犯人参权利缺损与救济,罪犯特殊权利缺损与救济,特定罪犯权利缺损与救济等内容。
基于对刑事政策作为一门“观察的科学”、“批判的科学”、“决策的科学”和“形而上的知识体识”的学科定位,梁根林对刑事政策问题的研究充分注意了实然审视和应然展望的逐步推进,应然展望又充分兼顾了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因而使其设计的解决具体刑事政策问题的方案既积极又稳妥,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梁根关于死刑的存废、去留在本质上不是一个法律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的分析,不仅表明梁根林的刑事政策研究到了相当的思想深厚度,展现了其娴熟的学术驾御能力,而且使其对死刑的刑事政策分析具有丰厚宽广的学术信息,真正做到了思想深厚与信息宽广并茂。 “刑事政策研究系列”的出版,标志着梁根林在刑事政策研究上的成熟与自立,也足以使其在刑事政策域树起一座学术的高峰。 梁根林对刑事政策研究从刑罚切入,进而扩展
《死刑的终结:英国废除死刑问题的历史考察》内容简介: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死刑就与人类相伴而生。至启蒙运动以来,随着人道主义和人权的日益彰显,这一状况才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进入21世纪后,世界已有2/3的国家和地区废除了死刑。在这种情况下,废除死刑俨然已成为一股巨大的社会浪潮,废除死刑问题也逐渐开始受到社会和学界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