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写给“科班法律人”的,也是写给“法律门外汉”的;是写给在读本科生的,也是写给在职审判员的;它写给想要了解“刑法是什么”的人,也写给打算反思“什么是刑法”的人;写给想要从象牙塔里跳脱出来戏说闲聊的人,也写给企图深入学问腹地、较真儿地琢磨本土问题的人;它企图让学者风范十足的理论家望洋兴叹, 妄想令整日埋头办案的实务人员心满意足;它想要为不会分析案例的本科生提供一本“九阴真经”,还想给上到硕士、博士却还一头雾水的研究生送上一部“刑法观止”;它虽然未必能帮到你准备 的中国法考,却一定能让你认清自己脚下是一条怎样的职业之路;它可以给你刚刚点燃的法学兴趣火上浇油,也能够为你快要熄灭的学术热情雪中送炭;它是一场又一场从案情出发、畅翔于立法与学说之间而终究要回到“案子怎么判”的唇 舌剑
本书稿为美国安德烈亚斯·冯·赫希 (Andreas von Hirsch)教授以“量刑的该当模式”为主题的独著,以简明易懂的方式,重新阐释该模式的主要原则及基础构想。全书共十一章,分别是章“导论:比例量刑的源起”、第二章“量刑比例性概述”、第三章“为何要有刑罚”、第四章 “为何要比例刑罚”、第五章“基与序的比例性”、第六章“严重性、严厉性及生活标准”、第七章“前科的作用”、第八章“比例性非监禁制裁”、第九章 “'修正的'”该当模式?”、第十章“该当模式的政治学”、第十一章“对青少年的比例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