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法:从1996年英国仲裁法到国际商务仲裁》介绍了英国商务仲裁历史悠久、制度成熟、影响深远,可以说,英国仲裁是国际商务仲裁的代表和缩影。《仲裁法:从1996年英国仲裁法到国际商务仲裁》正是以英国1996年《仲裁法》的相关理念和具体规定为主线,一方面对英国1996年《仲裁法》进行细致梳理和解读,另一方面对大量先例以及作者亲历的案例展开深入探讨和剖析,阐释国际商务仲裁规则。全书共十三章,主要涉及仲裁条文、国际仲裁有关的不同法律与冲突、委任仲裁员和启动仲裁程序、法院与仲裁的关系、仲裁管辖权、可仲裁性、仲裁员的公正与不偏私、国际律师会关于国际仲裁中利益冲突的指引、1996年《仲裁法》生效后违反自然公正的主要案例介绍、中间措施、费用担保、中间程序以及仲裁的机密性。中国正在越来越多地涉足国际商务仲裁领域,作
《刑事诉讼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以刑事诉讼活动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基本程序及其法理基础,探讨了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和实践探索,特别是系统地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刑事诉讼法观。《刑事诉讼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吸收了国内及法治发达国家的刑事诉讼的先进成果,尤其是充分尊重刑事诉讼关于保障人权、规范职权的本质特点。
本书是《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的第三个版本。本书在全面回顾和反思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这门学科的理论体系、基本理论范畴以及研究方法问题。本书对支撑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理论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讨论了刑事诉讼的宪法基础问题、程序正义理论、程序生制裁理论以及刑事诉讼构造理论。本书还结合新近兴起的量刑程序改革和刑事和解运动,提出并论证两个重要的理论问题,那就是量刑程序的独立性理论与合作性司法理论。本书倡导一种从经验到理念的研究方法,也就是从中国的法制改革和法制经验中提出概念,总结出制度形成的规律,并进行适当的理论概括和抽象,然后,尽可能地将作者的理论与中西方相关的主流理论进行学术上的对话。 追求法学理论的创新,而不是简单地推动立法修改和司法改革,这是作者的基本学术志趣
本书总结全流程网上办案体系的理论成果,从法理基础、国内外法院实践等角度进行考察研究,深入理论思考、提供经验借鉴。 本书梳理全流程网上办案体系的实践成果,按照网上办案流程节点,阐述基本范畴、发展历程、功能实践、典型实例、问题反思等内容。 本书展示全流程网上办案体系的上海样本,以点面结合方式选取部分法院及类案试点予以推介,并附录相关制度成果。
《行政诉讼实务指引》由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审判长蔡小雪、甘文共同撰写,对行政法理论框架集行政诉讼实务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述,对行政审判时间及行政法律制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现有的行政诉讼法理论一般偏向于法条释义,而《行政诉讼实务指引》对行政诉讼法的基础理论进行了全新的构架,尤其是摆脱了长期附属于民事诉讼法的理论缺陷,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行政诉讼法理论书籍。
《民事裁判既判力问题新探索》共分成了三编,靠前编既判力理论——以特殊民事裁判为中心。该编分为五章,靠前章为民事既判力效力对司法公信力的影响、第二章为法院调解的既判力、第三章为司法确认裁定的既判力、第四章为离婚判决的既判力及其程序保障、第五章为示范诉讼判决的既判力;第二编既判力应用——以知识产权救济程序为中心。全编共计七章,靠前章为商标权利复合救济程序的排除适用、第二章为商标纠纷适用“一事不再理”原则探析、第三章为知识产权救济程序中已决事实预决效力概论、第四章为知识产权行政救济程序中确认事实在其他救济程序中的预决效力、第五章为知识产权行政诉讼中已决事实在其他诉讼中的预决效力、第六章为知识产权民事诉讼中已决事实在其他救济程序中的预决效力、第七章为知识产权刑事诉讼中已决事实在其他
中国行政诉讼法中没有规定诉的种类。虽然依据行政诉讼法第54条对判决内容的不同规定可以将判决分类为维持判决、撤销判决、履行判决和变更判决,并相应地也可以将诉作出诸如维持之诉、撤销之诉、履行之诉和变更之诉等的分类。但是在起诉、受理、举证责任、对诉讼请求的实体审查等具体诉讼制度中,并没有对诉的不同种类予区别对待。读了本书之后,您会发现德国与中国的情况不同。
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是诉讼程序之外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有效途径,是新时期维护社会稳定的“道防线”。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的优势与作用,努力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当前形势下,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利益格局的调整所带来的利益主体多元化,导致了社会矛盾主体的多元化和矛盾纠纷的多样化、复杂化,这也给人民调解工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和新的挑战。为此,以构筑“大调解”格局为基本思路、以加强基层调解组织的建设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作用为核心的人民调解工作,已成为维护当前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举措。然而,人民调解工作的现实状况是缺乏专业化的人民调解队伍,这使人民调解工作的优势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对于工作在线的人民调解员来说,更是迫切
《民事程序法研究(第3辑)》系关于民事程序理论研究及司法运行状况的全国性系列学术论著。每年计划出版两辑,每辑约35万字,主要栏目包括理论研究、论坛、调查报告、博士论文选登、域外传译、他山之石、域外司法改革等栏目。 《民事程序法研究(第3辑)》为第三辑,精选了大量的文章,共包括七部分:卷首语;理论研究;调解原理研究;论坛;博士论文选登;调研报告;域外传译。此外,《民事程序法研究(第3辑)》末还增加了操作规程和征稿启事两部分。
《民事案件案由新释新解与适用指南:根据新民事诉讼法展开》对案由进行了简要但精炼的解释,对包括管辖在内的实践中适用案由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进行了说明,有助于使用者全面了解该案由的涵义,掌握适用中需要注意的基本问题。三是“全”。《民事案件案由新释新解与适用指南:根据新民事诉讼法展开》收录了每个案由在立案乃至审理时可能用到的常用法律条文,这使得读者通过使用《民事案件案由新释新解与适用指南:根据新民事诉讼法展开》就基本上能够满足其了解、掌握某一类纠纷案件的全貌的需求,不必为了查阅、了解相关知识而再去“翻箱倒柜”,从而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研究》对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研究具有系统性与多维性,旨在推动现行立法的进一步完善以及为现行立法的结构性的完整构建提供理论支撑与原创动能,并且为现实审判实践中遇到的程序性及法理上的疑惑提供智力支持与信息资源。
孙彩虹,张进德主编的《新编刑事诉讼法学》从适应当前我国法制建设及法学教育的实际出发,在吸取近几年刑事诉讼法领域近期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重要制度和程序,内容涵盖面广。在论述中,注意结合司法实践,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探讨刑事诉讼法各项制度的内涵和实质,使读者能够形象、直观地掌握该部门法的理念,同时体现了该学科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