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学是人类至高的学问,因为它研究的是国家之善的问题,即如何组织和安排人类社会生活的问题。他提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社会(群体)生活。故而,人类社会生活怎样安排与组织才是公平合理的,即所谓 正义 ?便是政治学研究的根本问题。政治学虽然是许多学科中较为晦涩难懂的学科,但也是普通人应该了解的一门重要学科。《政治学》一共分为八卷,在书中,作者系统地提出了人类社会中的基本政治问题,并进行深刻阐述与解析。如论述国家(城邦)的目的、起源、产生、衰败及保全的原因,政体的分类、变革和维持,理想城邦及其构建,公民的教育等。本书是全面、系统地论述政治问题的著作,是西方政治学研究的开山之作,被视为政治研究体系的典范。
《地理与世界霸权》通过宏达的历史地理图景,用空间视角追溯了从远古至20世纪初的世界发展,从错综复杂而又密不可分的历史、地理与政治之间,系统地阐释了各个文明、民族与国家不同的发展历程及其呈现出的多样化特征,强调诸如高地与低地、森林与草原、沙漠、寒冷的气候与温暖的气候等地理因素的作用,并着重分析了其对人口与族群、迁徙与殖民、战争与政治、生产与经济、知识与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决定历史盛衰和决定地缘政治竞争的动力是有效地生产和控制能源的观点,在地理条件与历史进程交织与互动的宏大视野之下,呈现出一部视角独特而别有洞见的人类文明发展史。
本书论述了思想理论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新时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创新引领作用,特别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对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方面进行了理论逻辑清晰、实践落实明确的系统阐释。该书以清晰的、递进的哲学逻辑构成内容主体,即立思想之潮头:思想力量何以重要;显思想之伟力:思想力量具体何在;发思想之先声:如何彰显思想力量。本书观点深刻、论证严密、表述精当、治学严谨,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分析框架,是一部学理平实、内涵丰富的通俗理论读物,有利于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感悟“思想伟力”,掌握“看家本领”。
在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中,萨姆沙醒来发现自己一夜之间从人变成了甲虫。如果说20世纪始于这样一个时刻,即政治的死去,那么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人是如何从动物变形为政治动物,以及作为政治动物究竟意味着什么,什么是人统治自身的zui jia方式。在马南看来,西方历史便是被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的斗争塑造着。 在《城邦变形记》中,马南与托克维尔式视角保持距离,认为比起现代民主革命,希腊城邦的形成才代表更多实质意义的人的转型,并且构成前者的基础。通过对荷马、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奥古斯丁、蒙田、孟德斯鸠和卢梭等人的另类解读,马南带着深刻的问题意识,纵横于诗学、哲学和神学之间,凸显过去思想史家忽视的维度,绘制出城邦、帝国、教会和民族国家诸政治形式的思想史,使我们得以理解西方文明演进的核心力量。
本书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利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多维的审视,从时代背景、理论渊源、主要内容、基本特征、价值意蕴、面临的新时代境遇及铸牢路径等方面对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系统地梳理、阐释并进行深刻地提炼与概括,以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提供点滴参考。
本书根据许达哲书记的《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报告,结合湖南的实际情况,以话题为引领,从“是什么”“怎么看”“怎么做”三个角度,约请湖南省以及全国的各领域权威专家,多个层面各个领域对“三高四新”战略进行全面系统、具体生动的阐释。书稿说理透彻、深入浅出、简明晓畅,旨在增进湖南省广大党员干部对“三高四新”战略的认识和了解,是一本兼具思想性与话题性的优秀理论普及型读物。
为什么同样一个人可以在一个国家推行善政却在另一个国家施行最残暴的独裁?在这里,与其说制度是答案还不如说是问题本身。为什么比利时的制度越来越民主,而同一时期,同一领导人的刚果,却越来越独裁?难道是因为利
本书系作者积四十年思索和研究而写成,它所构建的理想国家科学体系的轴心是国家制度好坏价值推导公式: 前提1:国家事实如何(价值实体) 前提2:国家目的如何(价值标准) 前提3:国家应该如何(价值) 结论1:国家制度之好坏(制度是否与价值相符) 结论2:理想国家(亦即好国家)制度如何实现之条件 理想国家科学体系属于研究国家制度好坏的价值科学,因而全部对象都是从这个国家制度好坏价值推导公式推演出来的。 上卷《本性论》就是对“前提1:国家事实如何”的研究,主要研究国家概念、国家起源、国家类型以及社会发展规律与人性定律。 中卷《价值论》就是对“前提2:国家目的如何”和“前提3:国家应该如何”以及“结论1:国家制度之好坏”的研究,亦即运用国家制度价值标准,衡量各种类型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