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书是内蒙古卫视、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人民网同步播出的《开卷有理 马克思靠谱》节目的文字版。这是国内档原创的以轻娱乐的方式向大众宣讲正知正见的电视节目。在节目及书预热期间,已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关注,《中国青年报》、澎湃新闻等国内思想聚焦的媒体进行过专门报道,微信朋友圈也有大量相关内容的转载。 2. 90后们在这本书里与马克思深情相遇,他们之间不再存在不可逾越的两个世界、两个时代的鸿沟。以往80后、90后的年轻人对马克思有距离感,把马克思视为思想政治教育一个符号与标签,甚至在接受多年强迫式的思政教育之后对马克思产生了抵触心。本书力图用走心、妥帖且青春的讲述方式,为年轻人呈现一个有血有肉有灵、与九零后的心灵足迹无比契合的马克思。用马克思真实的个人魅力去与80后、90后慷慨激昂、怀疑一切等诸多特质勾
本书系统介绍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关于抗日战争的制胜之道:抗日战争是敌强我弱的战争,我军在战略上应当采取内线的防御的持久战,“速胜论”是错误的;我弱中有强,日强中有弱,扬我之长能克日之所短,“亡国论”是错误的;战略上内线的防御的持久战,在战役战斗中就必须是进攻的、速决的、外线的作战,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分散之敌,积小胜为大胜;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及与之相适合的作战形式,最终战胜敌人。毛泽东创造的持久战论及其一整套战略战术,是以弱胜强战争指导的科学指南,其方法论具有普遍意义和不朽价值。
本书聚焦 两个结合 重大理论主题,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野出发,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及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等基本理论问题,为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关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 两个结合 尤其是 第二个结合 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学术支持。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典范之作,《实践论》与《矛盾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优秀成果的融会贯通,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境界,为认识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提供了科学的、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自《实践论》《矛盾论》出版以来,人们纷纷阅读学习这两篇经典著作,从中汲取思想和智慧。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实践论》《矛盾论》发表86周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特推出《〈实践论〉〈矛盾论〉导读》一书。 作为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系列丛书 中的一本,同时也是2018年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 中央党校思想库丛书 研读经典系列 的再版图书,本书从毛泽东创作《实践论》《矛盾论》的多重背景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文库》精选和汇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重要著述,采用经过校订的全新译文,并附有各种必要的参考资料,以满足广大读者学习和研究的多层次需要。编译者力求在时代特色、学术质量和编排设计方面体现新的水准。文库包含三个系列:一是单行本系列,收录经典作家独立成书的重要著作;二是专题选编本系列,收录经典作家集中论述有关问题的短篇著作和论著节选;三是论述摘编本系列,辑录经典作家对有关专题的论述,按逻辑结构进行编排。
《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山之作,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阐述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典范。本书对《论十大关系》的创作背景、形成过程、文本内容、历史地位及其后续发展进行了梳理和解读,揭示了《论十大关系》对当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意义和现实价值。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文库》精选和汇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重要著述,采用经过校订的译文,并附有各种必要的参考资料,以满足广大读者学习和研究的多层次需要。编译者力求在时代特色、学术质量和编排设计方面体现新的水准。文库包含三个系列:一是单行本系列,收录经典作家独立成书的重要著作;二是专题选编本系列,收录经典作家集中论述有关问题的短篇著作和论著节选;三是论述摘编本系列,辑录经典作家对有关专题的论述,按逻辑结构进行编排。
本书立足中国现实,以问题为导向,对理论领域和实际工作中最为关注的十五个马克思主义重大理论问题作了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是什么?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哲学如何更好地关注现实?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看待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功能?如何进行价值评价与道德评价?为何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何深层次的内在关联?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历史周期率的关系?如何树立新的财富观?我们所说的价值共识与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有何本质区别?如何从哲学的维度悟透人生?全书注重理论性和可读性相统一,说理透彻,行文流畅,既具有学术厚度
该书是以清华大学知名教授夏莹老师的系列音频讲座 趣读马克思 为蓝本, 以一种轻松的笔调来叙述马克思丰厚思想的一次写作历险 。它截取了马克思青年时代的诗作、小说、博士论文、政治评论以及未发表的手稿,以趣味性的问题为主线,以原文为基础,生动地描述了 1844年之前马克思思想的产生过程。 全书共分 17个问题,涵盖马克思思想中诸核心概念。它不仅是一部青年马克思哲学的问题史,同时还是一部片段化的学术生平传记,记述了哲学家马克思兼具激情梦想与冷静沉思的青春时光。
内田树与石川康宏独辟蹊径,以书信的形式对马克思经典著作、马克思和美国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没能在美国扎根、马克思一直以来是一个怎样的存在、青年们为什么要读马克思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多角度的解读。行文流畅、通俗易懂;体裁别具一格,富有创意。本书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马克思形象,让我们以轻松愉悦、快乐自由的方式品读马克思,了解马克思。
本书对马克思写于1857年8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和写于1859年1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创作背景、理论内涵、思想精粹和时代意义做了阐释和导读,凸显了这两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所彰显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科学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文库》精选和汇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重要著述,采用经过校订的 译文,并附有各种必要的参考资料,以满足广大读者学习和研究的多层次需要。编译者力求在时代特色、学术质量和编排设计方面体现新的水准。文库包含三个系列:一是著作单行本,收录经典作家独立成书的重要著作;二是专题选编本,收录经典作家集中论述有关问题的短篇著作和论著节选;三是要论摘编本,辑录经典作家对有关专题的论述,按逻辑结构进行编排。 恩格斯著的《家庭私有制和 的起源(著作单行本)/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文库》是其中的一册。
《读懂卡尔·马克思》力求以轻松、活泼的风格,通过形象化、立体化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作为顶天立地伟人和有血有肉常人的马克思,展现跨越历史长河、具有永恒魅力的马克思主义。这本书主要聚焦如何理解千年第一思想家、如何拧紧人生“总开关”、如何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如何占据真理和道义两个制高点、如何奏响理想与友谊交响曲、如何实现事业和爱情双丰收、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七个如何”,呈现马克思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革命观、爱情观、幸福观、求学观、金钱观、择友观、择业观“十观”,让读者在娓娓道来的故事和润物细无声的说理中走近马克思,与马克思心灵相通、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读懂马克思、追随马克思,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本书由程恩富、刘书林、卢黎歌、韩喜平、田鹏颖、任鹏、杨增岽、周绍东等专家学者撰写,以青年人的视角,从求学、阅读、治学、求职、生活、教学等多方面,倾情讲述学术生活,深刻解答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在成才路上所遇到的各种困惑与挑战,与读者分享交流促成长,答疑解惑填动力,帮助广大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在“拔节孕穗期”找到前进方向,走好学术之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以解决中国问题为中心的过程,它关乎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关乎中国共产党的前途,关乎社会主义中国的命运。本书坚持政治、学术和大众有机统一,用学术讲政治、从政治找学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学术探究。 本书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大意义,梳理总结了以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讨论了理论思辨、历史视域和现实境遇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包括其理论基础、精神实质、科学内涵、辩证关系、疑难问题,历史脉络、历史经验、历史启示,以及其存在的优势与问题、机遇与挑战,进而揭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现实路径,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感召力、影响力、凝聚力、辐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