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中央党史研究室集体劳动的成果。 本书介绍了 1921 ~ 1949 年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共分五编,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 党在大革命时期 、 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 党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 、 党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 。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三卷上册记述中国共产党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的历史,约42万字,收录图片36幅,重点展现了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立足中国国情,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经验教训,创立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该书的编写工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遵循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论述以及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重要讲话
本书精选了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的80余个党史故事,进行生动、感人、通俗、易懂的解读。每个故事分三个板块。板块,故事原委。原原本本地道出习近平讲述每个故事的时间、地点、场合和内容。第二板块,故事延展。介绍故事来龙去脉,还原故事历史场景,描述故事具体情节,体现故事完整性。第三板块,故事启迪。努力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述党史故事的本义和引申义,简要阐释故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该书坚持习近平总书记讲故事的基本风格和基本特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了有根有据、史实准确。同时,力求做到政治性、思想性、准确性和故事性的统一,可读性极强,可以作为对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辅助读物。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是继《中国共产党历史》*卷出版以来的又一部中国共产党历史基本著作,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1949年 1978年的历史。这是一段波澜起伏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艰辛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 该书的编修,始终以历史决议为指导,以新时期党历次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有关党的历史的论述为准绳,并在撰写中得到中央领导同志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若干 重要问题的表述均经中央批准,代表了目前对这29年历史研究的*水准。该书规模宏阔、编纂工作历经十六年、十数次易稿,是党史界和党员干部群众瞩目的重 大工程。 该书的编修,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吸收和利用党史学界的新史料和新成果,对党员、干部和群众关心的一些重大历史问题和难点、热点 问题作了科学表述。全书着重反映党在这29年里
苏联亡党亡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大悲剧、大曲折,更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次大灾难、大倒退。学术界普遍认为,苏联亡党亡国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其中必有一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根本原因。本书通过对苏共和苏联历史的考察和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领导集团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蜕化变质,是苏联亡党亡国的根本原因。 科学认识苏联亡党亡国的根本原因和教训,从中汲取治党兴国的历史启示,对于坚持党的自我革命,跳出政党、政权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永葆党的革命性、先进性和纯洁性,领导中国人民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团结奋斗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列宁*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 写于1920年4月至5月间,同年6月出版。在这部*作 中,列宁总结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历史经验,阐述 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同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原理。无 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原理。在批判第二国际 机会主义的同时,着重批判了共产主义内部的 左 倾思潮。它是一部研究马克思主义战略和策略的名* ,同时也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重要*作。列 宁在该书中除指出右倾机会主义在国际范围内仍是主 要敌人 外,着重批评了 左派 共产党人的错误,用 俄国革命的经验帮助西欧各国年轻的共产党认识和克 服 左派 幼稚病,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策略原则。 列宁指出,小资产阶级革命性和无政府主义有相通之 处,往往是对机会主义罪过的一种惩罚。布尔什维克 党是在反对机会主义和小资产阶级革命性的斗争中成 长
中国共产党从*初只有50多名党员,发展到如今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世界*大执政党,深度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当初是怎样诞生的,成为一个众所关注的话题。本书作者叶永烈以 地利优势 ,在上海作了长时间细致的采访,又专程赴北京及嘉兴南湖访问,历经十余年考证,以客观的文字,创新的 T 字型叙事结构,娓娓讲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艰辛与辉煌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根据中共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为纪念党的成立七十周年而撰写的。由胡绳主编,并请中共中央宣传部龚育之、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金冲及、国务院研究室王梦奎参加工作。1991年8月8日,中共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并批准了《中国共产党的70年》的出版。 为《中国共产党的70年》提供初稿的人员是:沙健孙(一、五章)、金冲及(第二、三章)、王秀鑫(第四章)、戴鹿鸣(第六章)、周承恩(第七章)、席宣(第八章)、郭德宏(第九章)。 全书的修改定稿工作,由胡绳主持,金冲及、龚育之、沙健孙、郑惠、王梦奎参加。执笔修改各章书稿的人员是:一、三、四、五章,金冲及;第二章,沙健孙;第六、七章,龚育之;第八章,郑惠;第九章,胡绳(一、二、七节)、沙健孙(第三节及第六节前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学习,并因此大受其益。党成长壮大的历史也是一部学习的历史。每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关键时期,每当遇到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更是特别强调学习,并组织了卓有成效的学习活动。本书采用纪实的写作手法,完整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学习的历史,夹叙夹议,文字表述力争鲜活,人物介绍力争生动具体,事例选用力争巧妙恰当,情景安排力争引人入胜,力求把一个立体地、生动的历史展现在读者眼前。
本书作者李海文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先后在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著作编辑委员会办公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工作。 《中共党史拐点中的人物与事件》从作者从事党史研究30余年来撰写的数百篇文章中,精编28篇(含附录)而成。时间跨度从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涉及人物:、周恩来、华国锋、彭真、张浩、师哲、江青、聂元梓 涉及事件:反王明斗争、解决张国焘问题、国共第二次合作密谈、出兵朝鲜、越南停战谈判、 文革 张大字报、农村包产到户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三卷(1978—2012)上册严谨、平实地反映了1978—1989年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集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生动性于一体,导向正确、史实准确、可信可读,为全党全社会学习党的历史提供了权威的正史。本书的编修,得到中央领导同志关怀和指导,若干重要问题的表述均经中央批准,代表了目前对这一时期党史研究的优选水准。全书着重反映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是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史、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教材。
《故事里的党史》收录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200余则逸事,从理想、道德、情操、学习、工作、生活等不同角度讲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感人事迹,他们的优良作风是红色精神的生动体现,可感可触。作者以公开出版的人物传记、回忆录和纪念文章为依据,加以整理编撰,语言质朴,材料可靠,兼具史料价值和可读性,对于今天广大党员干部及青少年学习党史,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依然具有教育意义。时任中央党校顾问宋振庭同志为初版作序,本书曾获评国家出版局、团中央宣传部、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举办的 我喜爱的社科新书 。
八十多年前,742个日日夜夜,四支红色铁流,纵横十四省,长驱六万五千余里,冲破国民党军上百万军队的围追堵截,战胜教条主义 、分裂主义错误,胜利完成战略转移任务、这一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无与伦比的军事行动何以取得胜利?王新生*的《穿越历史时空看长征》以翔实可靠的历史资料、大量精当的点评,带你穿越八十多年前的历史时空,*近尘封的峥嵘岁月,感受、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长征这一英勇悲壮的伟大壮举,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
该书原书名为《中央苏区法制建设》,该书2000年由我社出版。作者在此基础上,增补新发现的资料以及图片,作为新书出版。这中央苏区的法制建设,在中国法制发展道路上揭开了新篇章,开创了人民民主法制建设的新纪元和新道路。它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主要包括中央苏区建立前革命法制产生和发展概况、中央苏区时期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特点、中央苏区时期的主要立法、中央苏区的司法机关、中央苏区的诉讼制度与程序、中央苏区法制建设的先驱、中央苏区时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央苏区法制建设的历史地位、主要成就与经验启示。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精神气质,一个组织也是如此。如果气质有颜色,中国共产党的气质一定是红色。百年奋斗波澜壮阔,伟大精神光耀千秋。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锻造出共通的精神气质,留下无数震撼人心的故事。 本书依托中国照片档案馆独家收藏的珍贵照片,以独特视角深情讲述了照片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人与事,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一个世纪来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走过的道路,展示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的信仰与追求、责任与担当、气质与情怀,揭示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主题。
《中共党史学概论》坚持立足于国内外的中共党史研究前沿,结合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用史学理论解读与分析中共党史研究实践,并竭力融会中西,将西方新史学方法引入中共党史研究,力图在中共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上有所突破与创新。 《中共党史学概论》虽以“概论”立意,但从“实证”切人,在论证有关中共党史学的理论问题时,避免宣教性的空谈,而是从具体的历史研究实践中去寻绎、总结,以增强其理论的可参性与直观性。同时引导读者去领略一些优秀著作的史学魅力。因此,《中共党史学概论》在摭取实例时,旁征博引,并不限于单一的中共党史研究领域。 《中共党史学概论》的主要对象是本科生,但也适当考虑到硕士研究生、党政干部和对党史国史有兴趣的读者的阅读需要。
《新时代基层党务工作一本通》(修订本)是在2020年4月出版的《新时代基层党务工作一本通》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2020年4月以来,中共中央先后发布了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条例》等多个党内法规,中央及其有关部门还印发了多个与党务工作有关的规范性文件。为更好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帮助广大党务工作者学习和掌握基层党务工作的新规程和操作方法等,本书根据新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精神进行了修订。 本书对广大基层党务工作者应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知识要点,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和解决基层党务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等作了比较全面、具体的叙述,分为“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基层党组织和党的若干其他组
陈少铭所著的《在现实利益和意识形态之间》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二战结束前后至朝鲜战争这一时期美国与中共的关系。对这一时期美国与中共关系的研究,可谓名家云集,成果汗牛充栋,研究视角非常宽泛,同时也是争论比较大的一领域。如今再研究这个问题,出新很难。 本书把美国与中共关系放在现实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博弈中来研究,去认识双方终走向对抗的历史过程。
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艰苦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辉煌壮丽的历史篇章。本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按照党的两个历史决议的基本精神,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为主线,遴选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关键节点,以一个个具体而又鲜活的历史事件,展示杰出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展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风貌,反映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与艰辛。每个故事是一个“小切口”,体现的是党的历史进程、重大历史事件、重大历史转折和重大理论创新。本书语言生动,可读性强,可以作为党史教育的普及读本。
《中共党史党建研究年度报告(2023)》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组织编写,主编为王炳林,副主编冯留建。书稿在认真和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党建重要论述的基础上,对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发展历程做了科学回顾,系统总结了2023年中共党史党建研究的重要学术活动、重要前沿问题、重要学术观点和人才培养等系列重大问题,附录中收录了中共党史党建学科重要学术成果目录,是一本系统了解2023年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前言的资料性读本。?
《新编基层党务工作手册》是“新编基层党务工作基本丛书”之一,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权威性。主要依据近期新现行有效权威政策文件规定、部分基层成熟经验等进行编写,内容准确、政策可靠。二是系统性。针对基层党建工作的各个方面,结合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日常工作实际,按照18个部分展开,堪称基层党务工作大全。三是实用性。既讲政策,又细化流程,还答疑解惑,是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推荐工具书。
邹鲁(1885~1954),原名澄生,字海滨,广东大埔人。中国国民党元老,曾任中山大学校长。著有《中国国民党史稿》等。《中国国民党史稿(上中下)》共分组党、宣传、革命、列传四编。组党编介绍了兴中会、中国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的发展历程、组织状况、历史文献等;宣传编介绍了由兴中会到中国国民党的各个历史阶段思想学说的发展演变及其传播过程;革命编介绍由兴中会到中国国民党各个历史阶段所发动的革命行动;列传编为中国国民党的先烈先贤的传记。这本《中国国民党史稿(上中下)》由东方出版中心2012年*出版。
《中国共产党历史.卷(1921~1949)》 《中国共产党历史·靠前卷(1921—1949)(套装上下册)》包括了: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和靠前环境、鸦片战争与代中国社会的演变、辛亥革命及其后的中围政治、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二十世纪初的靠前环境等内容。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1949-1978)上下册》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是继《中国共产党历史》靠前卷出版以来的又一部中国共产党历史基本著作,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1949年—1978年的历史。这是一段波澜起伏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艰辛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 该书的编修,始终以历史决议为指导,以新时期党历次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有关党的历史的论述为准绳,并在撰写中得到中央领导同志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若干 重要问题的表述均经中央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