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论美国【附赠解读手册】罗伯特·佐利克 著 美国前副国务卿《论中国》后外交史作品 国际关系国际政治 世界变局 大国博弈 中
    •   ( 696 条评论 )
    • 罗伯特·佐利克Robert B. Zoellick) /2025-02-21/ 中信出版社
    • 《论美国》是一部由美国前副国务卿佐利克撰写的美国外交史,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叙述了从建国时期的本杰明 富兰克林到21世纪的特朗普,250年来美国与世界的互动。全书将美国外交历程分为五个主要时期:孤立主义主导的建国初期至19世纪末,成为区域性强国的19世纪末至一战结束,经济上领先全球的战间期,作为超级大国之一的冷战时期,应对全球化时代新挑战的后冷战时期。书中以生动传神的笔触描绘了影响美国外交走向、在外交舞台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外交家,如杰斐逊、亚当斯、林肯、罗斯福、杜鲁门、威尔逊、肯尼迪、尼克松、基辛格、里根等,精彩还原了一个个重大外交事件的现场,展现了美国如何在不同历史阶段应对国际挑战及如何塑造全球秩序。 作为美国外交的资深局内人,作者带来了一个了解美国外交政策制定过程和行事方式的可贵视角,他将

    • ¥89.6 ¥128 折扣:7折
    • 世界秩序
    •   ( 4072 条评论 )
    • 亨利·基辛格 著 /2023-04-21/ 中信出版社
    • 我们所熟知的世界秩序正在不断被打破,世界格局迎来大洗牌。 在全球事务上,各个地区和国家奉行着各自的秩序规则,结果导致了国际局势的紧张、混乱和无序。 基辛格认为,地区秩序观之间的冲突是当今重要的国际问题。在《世界秩序》中,他系统梳理了各地区的战略逻辑和地区秩序观 欧洲的均势秩序观,中东的伊斯兰教观,亚洲多样化文化起源下形成的不同秩序观,以及美国 代表全人类 的世界观 从文化、宗教、地缘等综合因素解读了这些不同秩序观的形成、冲突和合作,并结合网络科技等当前新的战略要素,解析了当下时局的挑战与机遇。 他不仅将视野拓宽到全世界,而且将时间拉长到400年,集结了他60年外交生涯的理念精髓,可以说是一部大开大阖、谈古论今、求索国际关系治理之道的集大成之作。

    • ¥59.8 ¥88 折扣:6.8折
    • 论美国的民主(精装本)
    •   ( 0 条评论 )
    • [法]托克维尔 著,董果良 译 /2017-03-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法国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托克维尔亲自在美国进行长期考察后写出的一部举世公认的世界名著。全书分设上卷和下卷,上卷包括美国的地理环境、种族状况、英裔移民带到北美的影响、美国联邦制的优点与其他国家联邦制的比较、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的关系、政党产生的原因、政治社团的作用、舆论的作用等方面;中心思想是阐明美国的民主、自由、平等是如何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体现的。下卷是以美国的民主思想和美国的民情为背景分析了美国人的哲学观念、宗教思想、科学理论、文学、艺术、社会心理、民族性格等等方面。同时,与英法等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的类似问题作了对比。

    • ¥69 ¥138 折扣:5折
    • 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 新版 浓缩李光耀40多年的治国大道
    •   ( 601 条评论 )
    • 李光耀,格雷厄姆·艾利森,罗伯特·D.布莱克威尔,阿里·温尼 /2024-03-21/ 中信出版社
    • 李光耀一讲话,各国总统、总理、外交官和企业首席执行官们都会洗耳恭听。他是新加坡的 国父 ,在1959年至1990年担任新加坡总理,在50多年的世界舞台生涯中砥砺了智慧。他对东西方的地缘政治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从尼克松到奥巴马,历届美国总统都非常欢迎他访问白宫;从撒切尔到布莱尔,历任英国首相都肯定他的智慧。在这本书中,对于中国的未来,李光耀认为 中国希望和美国平等共享这个世纪 。他肯定了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但对美国政治体系的反复无常表示失望。他对如何与中国打交道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继而讨论了印度的未来、伊斯兰恐怖主义、经济增长、地缘政治和全球化以及民主等话题。李光耀直言不讳,以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对多元文化论、福利国家、教育以及自由市场的看法。这本小书值得每一位国家领导人阅读。

    • ¥50.5 ¥69 折扣:7.3折
    • 国家如何思考:对外政策中的理性
    •   ( 331 条评论 )
    • 约翰·J. 米尔斯海默,塞巴斯蒂安·罗萨托 /2024-10-30/ 中信出版社
    • 理解国际政治,首先需要了解国家是如何思考的。国家作为一个集体,能够进行自主思考吗?如果能,它是如何思考的?思考过程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政治领导人会因之理性行事吗?由此产生的对外政策决策呢? 在近几十年的国际政治研究中,相当一部分学者,特别是理性选择理论家和政治心理学家认为,国家作为一个行为体,其对外政策决策常常是非理性的,而政治领导人也很少理性行事。德国挑起两次世界大战,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 一意孤行动武并深陷泥潭似乎就是非理性的典型表征。 但是,于国际政治的研究和实践而言,得出结论认为国家是非理性的,实属毫无意义,因为只有假定国家是理性的,学者和决策者才有可能理解和预测国家的行为,否则,整个国际政治研究的大厦都将倾覆,政治领导人也将无从有针对性地制定对外政策

    • ¥64.4 ¥88 折扣:7.3折
    • 保守主义:为传统而战
    •   ( 683 条评论 )
    • [美] 埃德蒙·福西特 著,杨涛斌 译 /2024-10-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这是一部关于政治保守主义的历史著作,鲜活又犀利,它从19世纪保守主义的起源谈起,直至当今的硬右翼。 两百年来,保守主义直面自由主义现代性并适应之,使保守主义之 保守 的名声不攻自破。其结果是,右翼赢得了长期的权力,并有效地成为政治中的主导传统。然而,尽管取得了这些成功,保守主义者相互之间依然纷争不断:究竟要与自由主义和民主达成何种程度的妥协,或者哪些价值观需要被捍卫以及如何去捍卫。在本书中,埃德蒙 福西特对这段冲突的历史进行了扣人心弦的描述,澄清了关键的理念,并阐明了当今右翼内部的争论。他以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为中心,生动地讲述了右翼思想家和政治家的故事。这些思想家和政治家包括:詹姆斯 麦迪逊、埃德蒙 伯克和约瑟夫 德 迈斯特等先驱,资本主义早期的敌敌友友,宗教捍卫者,以及现代政党的

    • ¥69 ¥138 折扣:5折
    • 【官方包邮】论美国 佐利克著 赠解读手册 基辛格论中国后又一外交史大作 美国前副国务卿 美国外交及外交政策史 中美关系
    •   ( 75 条评论 )
    • 罗伯特·佐利克Robert B. Zoellick) /2025-03-07/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论美国》是一部由美国前副国务卿佐利克撰写的美国外交史,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叙述了从建国时期的本杰明 富兰克林到21世纪的特朗普,250年来美国与世界的互动。全书将美国外交历程分为五个主要时期:孤立主义主导的建国初期至19世纪末,成为区域性强国的19世纪末至一战结束,经济上先全球的战间期,作为超级大国之一的冷战时期,应对全球化时代新挑战的后冷战时期。书中以生动传神的笔触描绘了影响美国外交走向、在外交舞台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外交家,如杰斐逊、亚当斯、林肯、罗斯福、杜鲁门、威尔逊、肯尼迪、尼克松、基辛格、里根等,精彩还原了一个个重大外交事件的现场,展现了美国如何在不同历史阶段应对国际挑战及如何塑造全球秩序。 作为美国外交的资深局内人,作者带来了一个了解美国外交政策制定过程和行事方式的可贵视角,他将毕

    • ¥87 ¥128 折扣:6.8折
    • 新政以来美国政治保守主义的演变(全二册)
    •   ( 320 条评论 )
    • 陶文钊 著 /2024-08-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国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是自由主义政治占主导地位,80年代直到现在是保守主义政治占主导。但两者之间的斗争起起伏伏,一直存在。 本书聚焦罗斯福新政以来80多年间美国政治保守主义的演变,包括罗伯特 塔夫特与反新政保守主义、戈德沃特与五六十年代的保守主义运动、新保守派的崛起、里根时期的保守主义、伊拉克战争与新保守主义的衰落、右翼民粹主义的茶党运动、特朗普与右翼民粹主义等内容。作者认为,美国保守主义的现状的特点是庞杂和分裂,并且这种混乱还将持续下去。

    • ¥109 ¥218 折扣:5折
    • 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增订版)(东方编译所译丛)
    •   ( 156 条评论 )
    • [美]罗伯特?杰维斯秦亚青魏玲 译 /2023-02-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世纪60年代,罗伯特 杰维斯以研究核威慑理论活跃于国际政治学界,到70年代,借鉴认知心理学所著的《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一书使其蜚声国际政治学术界,他也借此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微观层次国际政治理论。 自1976年首次出版以来,《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已成为国际政治心理学领域的里程碑式著作,被《纽约时报》称赞为 对政治心理学基础原则的开创性陈述 。增订版增加了作者撰写的长序言,在新序中,作者细数了这本书持久的影响力和遗产,特别是认知心理学在政治决策上的应用,并通过讨论过去40多年来相关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对原先的分析做了更新。

    • ¥113 ¥138 折扣:8.2折
    • 突破:欧洲的现代化起源(1492-1848)
    •   ( 123 条评论 )
    • 叶成城,唐世平著 /2024-09-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主要关注1492-1848年西欧国家在面对地理大发现等外部冲击时,如何通过内部改革推动现代化,并逐渐影响国家的兴衰。本书重点讨论了为何同样经历地理大发现,西欧各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首先,作者从现代化的理论框架入手,通过对现代化的概念界定和分期,分析了不同波次现代化涉及的时空范围和因果机制,提出了影响现代化成败的关键因素。其次,作者通过实证研究对比了西班牙、英国、法国、荷兰、普鲁士、奥地利等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现伐化进程,揭示了在外部冲击之下,国家能力和利益集团这两个关键变量在推动或阻碍现代化中的作用。最后,书中总结了现代化的动力机制,并提出现代化的动态理论,为理解现代化的全球演变提供了新的视角。

    • ¥59.4 ¥108 折扣:5.5折
    • 乔治·凯南遏制思想研究(增订本)
    •   ( 530 条评论 )
    • 张小明 /2021-12-01/ 世界知识出版社
    • 《乔治.凯南遏制思想研究》是作者1990-1993年在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1994年由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迄今为止,这本书还是中国学者出版的一部有关乔治.凯南的研究专著。1993年之后,作者两次到美国做长期的学术研究(1994年1-7月,以及1999年8月-2000年7月),也多次赴美参加短期学术活动,有很多的机会查阅更多的文献资料。特别是1994年1-7月,作者作为美国华盛顿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冷战国际史项目的研究员,在美国从事档案研究,在美国国家档案馆、美国国会图书馆以及普林斯顿大学赛利.马德手稿图书馆等地查阅了很多与凯南有关的一手文献资料。现在出版增补版具有一定现实意义,中国学界有必要回过头去看看,曾经影响美国冷战时期对外战略的 遏制之父 乔治.凯南有什么样的思想和政策建议。

    • ¥70.2 ¥108 折扣:6.5折
    • 民主崩溃的政治学(精装版)
    •   ( 131 条评论 )
    • 包刚升 /2024-11-01/ 商务印书馆
    • 政体的崩溃是影响重大的政治事件。本书试图系统性地解释 民主为何会崩溃 这一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现有文献大多从从阶级斗争和不平等、经济落后及不稳定、结构性社会分裂、政治制度缺陷、政治精英行为与选择,以及国际因素等几种理论路径来解释民主崩溃。但是,现有理论的系统性和严谨性存在不足,适用的时空范围也比较有限。 作者试图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民主崩溃提出一个新的理论解释,即如果一个民主国家符合两个条件 一是选民政治分裂程度高,二是离心型政治制度安排 那么该国民主政体就倾向于崩溃。 作者认为,高度的选民政治分裂导致严重的政治冲突,而离心型制度安排无法塑造有效的国家能力,两者的结合倾向于导致民主政体的崩溃。本书主要采用比较历史分析方法,在重点横向比较德国(1919 1933年)、尼日利亚(1960 1966年)、智利(

    • ¥59.8 ¥83 折扣:7.2折
    • 房间里的成年人
    •   ( 1040 条评论 )
    • 雅尼斯·瓦鲁法克斯 /2021-10-01/ 中信出版社
    • 本书是作者雅尼斯 瓦鲁法克斯任希腊财长期间的政治回忆录。2015年初,希腊受2009年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拖累,经济低迷已持续数年,民众生活困苦不堪。在此背景下,激进左翼政党在希腊胜选,作者受邀出任财政部长,并着手处理主权债务危机事宜。全书回忆了希腊债务危机形成及不断恶化的历史,以及他与欧盟、欧洲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三驾马车 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和经济博弈过程。作者起初踌躇满志,希望以自己的主张、方略有效解决债务危机,但终于还是回天乏术,败于外在的压力和政治盟友的背叛,上任七个月后黯然辞职。在他看来,希腊虽然是主权国家,但整个局面始终掌握在 房间里的成年人 也就是以 三驾马车 为代表的少数当权派手中,希腊人民则只能忍受着欧盟强加的紧缩措施以及由此带来的痛苦煎熬。因此,他也对整个事件处理过程中暴

    • ¥71.8 ¥98 折扣:7.3折
    • 大国权力转移与技术变迁
    •   ( 206 条评论 )
    • 黄琪轩 /2024-09-01/ 上海三联书店
    • 本书主要理论创见:重大技术在历史上的周期性变迁为世界政治中的大国兴衰起伏所牵引。新兴大国会崛起,守成大国会衰落,世界政治领导权会更替。权力转移时期是大国竞争最激烈的时期,此时世界政治中的守成国与崛起国既有能力,又有意愿推动重大技术革新。基于安全考虑的大规模资助与采购使得突破技术瓶颈的可能性显著提高,致使权力转移时期成为孕育重大技术变迁的关键时刻。 本书经验证据部分:重点关注二战以后美国面临的三次崛起国在世界政治中的迅速崛起,在三个不同时段,无论是崛起国(从苏联、日本再到中国)还是守成国美国,尽管取得的技术绩效有异,但都出现了权力竞争造就的重大技术变迁。本书也关注国际关系史上的 无核时代 ,即近现代欧洲与古代中国,展示出本书的逻辑不仅适用于 有核时代 ,同样也适用于 无核时代 。

    • ¥82.8 ¥98 折扣:8.4折
    • 不列颠大战略的神话:英国与欧洲世界中的国际政治斗争,1689—1914
    •   ( 34 条评论 )
    • /2025-05-01/ 商务印书馆
    • 对于17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英国,学术界一直存在一个近乎公理性的认识:维护欧陆均势或防止欧陆霸权的出现,既是当时英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是英国崛起和强盛的国际政治保障。 本书对这一传统认知提出了挑战,认为近现代英国的 欧洲均势积极维护者 的形象是一个不符合历史现实的神话。在书中,作者一方面援引该时期英国对外事务的大量著述和一手资料,归纳了包括维护均势在内的英国对外政策的十一个重要目标,并以均势问题为着眼点,评析了这些目标的相互关系,论述了英国对外政策的重要指导观念及具体实践过程,从而颠覆上述神话;另一方面探讨了该神话为何得以存续,以及助推了哪些关于当时英国对外关系和国际影响的认知偏差。本书堪称一部关于近代英国对外政策史的宏观研究力作,为审视英国整体面貌和历史进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洞见。

    • ¥92.2 ¥128 折扣:7.2折
    • 暴走军国:近代日本的战争记忆
    •   ( 102 条评论 )
    • 沙青青 /2024-11-01/ 上海三联书店
    • ★ 日本为何会走上军国主义的快车道,并最终 暴走 ? ★ 近代以来的日本究竟如何看待战争、如何走向战争,又如何记忆战争? ★ 残留在日本肌体中的军国主义阴魂为何始终不散,当代日本将走向何方? 本书通过对档案文献的挖掘,结合实地寻访的所见所闻来呈现日俄战争、九一八事变、二二六政变、侵华战争及日本无条件投降等历史片段中那些鲜为人知的细节。以既有的学术成果为基础,辅以图书情报学的研究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进行解说,进而为读者揭示日本军国主义思潮的形成过程并探究当代日本人的战争记忆又是如何被形塑的。 此次推出的增订版,不仅进行了新一轮的修订,还增补了 我不希望战争的历史被人遗忘 一章。此外,根据最近两三来相关历史文献披露、研究及出版的最新动态,对引用史料、参考文献等进行了更新。

    • ¥54 ¥64 折扣:8.4折
    • 冷战时代的中国战略决策
    •   ( 0 条评论 )
    • 牛军 /2019-10-01/ 世界知识出版社
    • 《冷战时代的中国战略决策》深入系统地分析研究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冷战结束40余年中国的战略决策,其内容包括联盟、局部战争、国际危机管理、大规模对外军事援助、全面战备、建构均势战略,等等。通过重新研究与苏联结盟、抗美援朝、 炮击金门 、援越抗美、调整对美政策、中苏关系 正常化 等六个案例,揭示了冷战时代中国战略决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初步建构了研究中国战略决策的理论和分析框架。

    • ¥76.7 ¥118 折扣:6.5折
    • 联邦党人文集(精装本)
    •   ( 320 条评论 )
    • [美]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约翰·杰伊 詹姆斯·麦迪逊程逢如 在汉 舒逊 /2022-05-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18世纪80年代三位美国政治家在制定美国宪法的过程中所写的有关美国宪法和联邦制度的评论文章的合集,其中心论点是阐明需要建立中央相对集权的强大的联邦政府,以保证政治上的统一,实现国内安定,促进经济繁荣,但也不过多地侵犯各州和个人的权利。这同当时邦联政府的权力不能集中的软弱情况相比,更能符合获得独立后的资产阶级的政治愿望。所以,本书对各州批准新宪法起了促进作用。一般认为,它是对一直沿用到今天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和联邦政府所依据的原则的精辟说明。美国法院曾把它作为宪法的来源加以引证。在西方政治学史上,尤其在代议制政体的理论方面,本书都被认为是一部重要的政治学经典著作。本书作为研究美国宪法的重要的历史文献之一,对后世不少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制定,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 ¥56.2 ¥78 折扣:7.2折
    • 舍本逐末--美国社会科学对国家安全的政策影响力何以式微(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丛书)
    •   ( 17 条评论 )
    • [美]迈克尔?C.德施 著,同子怡 译 /2025-03-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为了调动智力资源来应对 9 11 事件给美国带来的国家安全威胁,原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 盖茨认为: 我们必须再次拥抱学者和他们的智慧。 然而,从实际来看,国家安全政策制定者与国际关系学者之间的距离已经变成了鸿沟。 圣母大学国家安全中心创始主任、Packey J. Dee 国际关系讲席教授迈克尔 德施追溯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至今的历史,考察在这期间美国联邦政府决策者与学者(书中也称之为环形道与象牙塔)之间的互动关系。在他的新作《舍本逐末》中,德施指出,在战争或社会危机期间,社会科学研究更关注实际问题的解决,托马斯 谢林与沃尔特 罗斯托就是典型的例子;而在和平时期,学者又回到了与现实不太相关的研究议题。政治学等社会科学学科,鼓励方法复杂、逻辑严谨的学术工作,而非那些涉及国家安全政策与现实的议题,因而,学术文化愈发偏离解

    • ¥88.4 ¥108 折扣:8.2折
    • 演变
    •   ( 339 条评论 )
    • 包刚升 /2024-02-18/ 中信出版社
    • 21世纪1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出现了右翼政治力量崛起、选民政治分歧加大、政党体制稳定性下降等现象。代表性的事件包括:2016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英国公投 脱欧 ;2017年,法国极右翼代表人物玛丽娜 勒庞首次进入总统选举的第二轮,德国成立仅5年的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一跃成为国会第三大党;2021年初,大批支持时任总统特普的示威者冲击美国国会大厦;2023年底,荷兰极右翼政党自由党意外赢得议会选举;等等。作者将西方世界的上述诸种变化统称为 西方政治的新现实 。 这种 新现实 究竟意味着什么,到底由何种因素驱动,又会给西方与整个世界带来怎样的政治影响?本书就试图回答上述问题。与此同时,作者也不忘梳理西方学界的现有理论,在观察与分析 西方政治的新现实 基础上,选取了7位代表性西方思想家及其作品,以比较政治学的视角与之

    • ¥64.4 ¥88 折扣:7.3折
    • 国际形势黄皮书: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 (2025)
    •   ( 46 条评论 )
    • /2025-0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过去一年,世界多极化的趋势还在加速推进。美国为了维护自身霸权,仍在变本加厉地推动国际体系阵营化,试图以此阻挡多极化大潮,但无论是大国力量对比还是南北力量对比,都不可阻挡地更趋平衡。世界多极化的大势与美国维护自身霸权的逆流相互激荡,深刻塑造了当前的全球政治和安全形势。过去一年,国际关系的持续调整仍在深化。美国加速推动国际体系阵营化,加大分化全球南方的力度,但后者在复杂考验中更趋团结;中美关系显现缓和态势,但基础依然脆弱;在乌克兰危机背景下,中欧关系在波动中发展,中俄战略协作继续增强。在亚太,美国大力巩固多边遏华体系,区域形势深受其对华战略竞争影响;在欧洲,乌克兰危机延宕扩大,安全风险持续外溢;在中东,新一轮巴以冲突扩散为以色列与 抵抗轴心 的全面对抗,区域动荡不安;在广大亚非拉

    • ¥64 ¥128 折扣:5折
    • 世界政治的关系理论(当代国际政治丛书)
    •   ( 0 条评论 )
    • 秦亚青 著 /2021-06-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书作者是中国国际关系的主要学者之一秦亚青。本书借鉴了中国的文化和哲学传统,对世界政治进行了具有开创性的的重新解释。作者开创了中国建构主义研究的先驱,并发展了这种方法的另一种形式,认为以背景知识定义的文化可以培育社会理论并促进理论创新。在此论点的基础上,本书提出了 关系 的概念,将重点从个人参与者转移到参与者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本体论考察了关系发展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关系创造了行为者的身份并为其行为提供了动力。这种令人振奋的新概念吸引了国际关系理论、社会理论和中国政治思想等相关领域的学者,对于那些寻求将东西方的理论方法联系起来以实现真正的全球国际关系体系的人们而言,将富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69 ¥138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