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记述了作者1998年至2008年期间在尼日利亚的亲身经历和见闻。本书共由55个故事和81张自拍照片和扫描文件组成。共约12万字。另有2004年12月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采访时的文字稿,及十年间尼日利亚中国投资开发贸易促进中心的服务情况汇总表、大事记等。本书详细讲述了作者如何团结中国企业,开拓以尼日利亚为主的西部非洲摩托车和汽油发电机市场,使中国以摩托车和汽油发电机为代表的机电产品进入非洲,并至今仍占稳非洲市场。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独立自主: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独立,中篇为和平发展:开创全方位对外关系新格局,下篇为合作共赢: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书梳理和总结70年来外交战线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对于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理论体系,积淀和形成一系列优良传统、宝贵经验,化解和处理未来面临的问题、遇到的风险挑战,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书稿简要回顾了中国与马来西亚的历史交往。概述了21世纪中国与马来西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背景,重点梳理了中国与马玉林的教育、旅游和文化合作现状,并着重从广东的区位特点出发剖析广东与马来西亚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框架下的新前景,包括广东华侨的特殊作用,并对未来做出展望。本书稿为中国与马来西亚的务实合作提供了有价值和参考,且符合目前的出版需求。
60年沧桑巨变,哪些话语已经消失?哪些话语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本书循着60年共和国的足迹,挑选那些直指人心或一针见血的语句,把60年间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联缀起来。通过新鲜生动的语言,使大家在治乱兴衰的历史经纬中看到丰富多彩的细节,看到更为具体和更个性化的历史画面;使大家能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社会基因,更好地明白—— 在这60年间,中国人到底经历过什么?面对过什么?以及更为重要的,他们思考过什么?
能写善讲是领导干部的能力和基本工作方法。写不好、讲不好最终会影响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工作的开展,甚至是个人的前途。提高领导讲话稿写作水平对于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改善加强领导工作,推动各项工作开展,塑造良好的领导形象等都具有重大的作用和积极意义。 本书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现代领导干部公务活动的实际情况,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讲话和写作能力为目的,详细阐述领导讲话稿主要类型的写作方法,收录各种场合中最常见的领导讲话稿。在内容上力求做到实用性、科学性、启迪性和规范性的统一。每一类型的讲话稿既有写作要领,又有例文参考,既是编著者长期以从事领导讲话高写作的工作体会,更是许多领导干部讲知成功的经验。在例文的引用上,我们坚持选择的,适合各个层次,特别是适合基层
我们和你们 丛书按照一国一品的概念,以小故事揭示大历史,讲述中国和相关国家传统和现在的友谊与合作。该丛书旨在密切中国和有关国家的人文联系,推动新形势下中国周边外交和公共外交的进程,尤其是配合 一带一路 倡议的实施。 波兰地处欧洲的 十字路口 ,是中东欧大国,也是欧盟重要成员国和欧洲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代表。波兰是*早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之一,还是中国 中东欧 17+1合作 机制的共同发起国、诞生地和重要参与方。2015年,中国和波兰签署了共同推进 一带一路 建设的谅解备忘录。2016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波兰,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在 一带一路 和 17+1合作 框架下,中波在贸易投资、互联互通、人文交往等多个合作领域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本书的主题是传承中波两国人民友好合作的珍贵理念,推动巩固新时代中波全
元朝是西藏地方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一段,开创了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关系发展史上的新篇章,在中华民族形成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本书以汉藏文史料为基础,充分吸收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对元朝治理西藏的各项制度和政策进行了较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从而试图厘清元朝治理西藏的体制和政策的演变轨迹、元朝管理西藏地方宗教的政策制度及其与各教派的关系、元朝在西藏实施的各项政令以及在西藏地方建立基层组织等方面的问题。
本书以总书记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示精神为指导,以总结经验、面向未来、为中国探索长治久安之道为主题,以中国传统治理的历史经验、中国革命的遗产、新中国建设与改革的历程、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总任务为视角,李零、金一南、胡鞍钢、潘维、韩毓海、李稻葵、温铁军、张文木、邓小南、杜晓勤、李玲、张宇、卢周来13位享誉国内外的名师大家,聚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回答了“什么是传统”、“什么是我们几千年治国理政的基本经验”、“什么是革命”、“中国革命的遗产是什么”、“什么是我们建设与改革的基本经验”、“为什么新中国发展的前后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什么是我们全面深化改革要啃的‘硬骨头’”,详细解读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理论和中国文化,深刻阐述治国理政
作为周恩来口中“精干的人”和陈毅点中的“将才”,吴建民被誉为一位“搞透了外交”的外交官。 让世界正确认识中国,不能指望西方媒体基本公正客观地报道中国,更不能指望他们主动填补历史遗留的意识形态鸿沟。把中国的真实情况,包括中国文化精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内外政策等等介绍出去,首先在于发挥中国人自己的国际沟通能力。 本书集中记录了吴建民大使2012年4月至2016年1月在一些国际会议上的公共外交活动,体现了他处事不惊的理智与智慧、平易近人和稳操胜券的落落大方。这些正体现了吴建民先生的温和绵里藏针,机智而犀利,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为贵”的精髓。总之,本书通过他犀利的语言表达体现了一个古老东方大国外交官的神采与风度。
本书共分五篇二十四章。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共设四章,主要阐述马克思列宁主义有关商品经济的理论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社会主义的本质与人本假设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其中,有关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人本假设理论是本书的主线。这是因为,从总体上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建立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发展,归根到底都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本性决定的。从人的需要出发,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运行机制,共设四章。主要阐述社会市场经济的内函特征、运行规律、运行机制和运行规则。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些最基本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建立和完善
本书紧扣“人民当家作主”这一主题主线,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结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发展、完善的历程和实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取得的新成就新进展,系统阐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必然、核心要义、特点优势,深入挖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内涵,深刻揭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初心使命、价值追求,全面展现人民当家作主如何通过一整套科学制度体系及其有效运行,具体地、现实地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无
治理改革是政治改革的重要内容。与此相应,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也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本书分别从治理和善治的理论基础、全球化与治理变迁、社会自治与治理秩序以及全球治理等角度,深刻阐释了国家治理现代化之于现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中国近百年政治史》起自鸦片战争止于北伐战争,将这近百年来中国的政治变化分为三个段落:第yi个段落为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这是列强入侵、新思想酝酿的时代;第二个段落为戊戌维新到辛亥革命,这是革命势力不断发展、满清王朝最终覆灭的时代;第三个段落为民国成立到北伐战争,这是革命势力与清残余的军阀势力斗争的时代。通过对近一百年的政治事件的考察,梳理了中国人为国家寻求一种合适的政治制度进行的各种实践:在政体选择上有立宪和共和之争、国体选择上联邦制还是单一体制、议会制还是总统制?作者详细阐述了各个段落中国政治中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特别是辛亥革命前的部分相当客观,并且见解精到,言简意赅,可以得见李剑农卓越的信息提取和总结能力。一句话,本书就是介绍仁人志士为国家寻找合适的政治制度的历史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