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新中国外交往事
    •   ( 55 条评论 )
    • 程远行 /2024-01-12/ 中信出版社
    • 《新中国外交往事》是由新中国第一代外交官程远行撰写的一部新中国外事回忆录。本书从亲历者的角度,详尽记录了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间,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和关键人物,如引渡溥仪、出 席日内瓦会议、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等。 回顾这段历史,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整体了解新中国的外交历程,领略老一辈外交家的智慧和精神;另一方面,对正确研判国际局势,构建大国外交体系具有强烈的现实参照意义。

    • ¥51.7 ¥69 折扣:7.5折
    • 说不尽的外交
    •   ( 0 条评论 )
    • 李肇星 /2014-01-01/ 中信出版社
    • 《说不尽的外交》是中国第九任外交部长李肇星的***外事回忆录。作者全面回顾了自己近半个世纪的外交生涯,记录了与各国政要的私人交往、应对各种外交问题的丰富经验,并首次披露美国炸馆事件、 911 恐怖袭击、中美汇率博弈等重大外交事件背后的内幕。 中国外交真相 《说不尽的外交》披露了中国若干重大外交事件的决策和谈判过程,包括中俄边界谈判、中日围绕历史问题的外交斗争,在联合国的涉台外交斗争等幕后细节,揭示了历史背后的真相,并*次系统阐释了中国外交的布局、本质、原则及新内涵。 外长的成长之路 李肇星首次在《说不尽的外交》中回顾自己如何从一个使馆随员,经过历练和考验,一步步担当重任,成为外交部长的历程:多次留学未遂;肯尼亚七年献青春,莱索托*次做 一把手 ;联合国开会乐趣多(日本大使睡着了,美国外交官愤

    • ¥40.6 ¥58 折扣:7折
    • 公众舆论与20世纪的外交:一个全球视角
    •   ( 102 条评论 )
    • [英]丹尼尔?赫克 著;张顺生周建军 译 /2023-06-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自20世纪以来,随着报纸、电视等多媒体的出现,公众舆论成为影响内政外交政策的一大重要因素。然而很长一段时期内,公众舆论的涵义难以界定,且在国际史研究领域受到忽视。本书详细分析了五个案例,包括:英国公众舆论与1919年的巴黎和会、法国公众舆论与20世纪30年代的绥靖政策、美国公众舆论与越南战争、全球公众舆论与南非种族隔离政策的终结、欧洲公众舆论与欧洲一体化进程,试图说明公众舆论是如何对外交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作者特别指出,公众舆论具有独特的两面性,一方面容易受到引导与利用,另一方面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他希望通过本书鼓励学者和学子在其各自的历史背景下更多地关注公众舆论这一日显重要的研究领域。

    • ¥67.1 ¥82 折扣:8.2折
    • 索恩丛书·中国与世界社会:从18世纪到1949
    •   ( 0 条评论 )
    • 于尔根·奥斯特哈默Jürgen Osterhammel) 著,强朝晖 译 /2019-10-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获德国历史学家协会奖 《中国与世界社会》论述的主题是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参与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进程。它从古代中国在清朝几位伟大皇帝统治下经历的*后辉煌讲起,重现了19世纪和20世纪初中国在政治经济上逐步沦为受外国摆布对象的过程,继而讲述了中国如何通过革命重新实现民族独立,以及其间所经历的种种政治变迁。 作者在从内部省察中国历史的同时,将国际环境的变化发展作为着眼点,两种视角相辅相成,连贯统一。因此,本书呈现的不仅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同时也是对欧美日在东亚推行强权政治的记录和阐释。

    • ¥64 ¥96 折扣:6.7折
    • 尖锐对话 当当独家定制明信片 刘晓明大使 英国受访实录 中英对照,讲好中国故事
    •   ( 157 条评论 )
    • 刘晓明 著 /2022-09-01/ 北京人民出版社
    •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世界希望听到更多的中国声音。身处外交前线的刘晓明担任驻英大使11年期间,经常亮相英国电视电台,接受主持人现场直播采访,以西方民众熟悉的方式和听得懂的语言讲中国故事。他不畏惧挑战、不回避问题,与主持人唇枪舌战、激烈交锋,批驳谬论、澄清事实、激浊扬清,坚定捍卫国家利益和尊严。本书收录他接受170次媒体采访中32次接受英美电视电台采访实录,共分 如何认识中国 香港问题 新冠疫情 中日关系 5个专题。每个专题都有背景介绍,每个采访都有作者手记,介绍采访背后的故事。刘晓明在书中还分享了他与西方媒体打交道的经验和体会,特别是他的制胜 法宝 和 秘诀 。作为传播时代的 破冰者 ,刘晓明在不断探索让世界听到新时代中国声音。

    • ¥66 ¥88 折扣:7.5折
    • 美国与晚清中国(1894~1911)
    •   ( 0 条评论 )
    • 崔志海 /2022-08-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考察了1894~1911年美国与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事变、预备立宪运动、辛亥革命等重大事件的关系,以及美国政府对光宣朝政和清末各项新政的影响,并就晚清中美两国特殊关系的内涵做了分析。作者指出,晚清中美特殊关系体现在:一方面,美国对华执行较其他列强相对友善的政策,认为一个相对繁荣富强的中国有利于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两国之间多有共同利益;另一方面,美国始终坚持中外不平等条约体系,并不支持中国走上独立发展道路,以自利为目的。这种特殊关系是由中美两国的历史、文化、地理、政治、经济、国土和国际地缘政治等诸多因素形塑和决定的,并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涵。

    • ¥101.1 ¥128 折扣:7.9折
    • 九色鹿:魏晋南北朝丝绸之路与对外关系史研究
    •   ( 156 条评论 )
    • 石云涛 /2023-06-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19ZDA261)阶段性成果,北京外国语大学2020年度 双一流 建设重大标志性项目结项成果。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发展时期。在交通方面,除了汉代以来传统丝路的利用以外,新的交通线得以开辟和利用;在交往方面,与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建立起通交和贸易关系;在交流方面,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内容都大大拓展而更加丰富。本书分十章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丝绸之路。章总结了近四十年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关系史研究;第二、三章分别介绍了北魏和南朝萧梁时期的中西交通;第四章论述了3 6世纪草原丝绸之路的利用;第五、六章以宋云、惠生西行求法和朱应、康泰出使扶南探析了海上丝绸之路;第七、八、九、十章分别探讨了域外器物、植物、动物和香料的输入与中古社会。

    • ¥70.9 ¥89.8 折扣:7.9折
    • 战后日本人的中国观:从日本战败到中日复交(全2册)
    •   ( 0 条评论 )
    • (日)马场公彦 著,苑崇利胡亮杨清淞 译 /2015-0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从日本战败到中日恢复邦交,在没有恢复邦交的背景下,日本人如何面对中国?如何认识侵略战争中的加害责任?希望与中国缔结怎样的关系?为何中日两国之间产生了误解、不信任与对立?为了解答这些问题,著者基于断交期间2500多篇的中国相关报道,分析论述中国的是哪些人,对中国的何种问题表示关心,形成了何种中国观,著者希望能够开拓真正的中日民间交流的新局面,找到中日间相互理解的钥匙。

    • ¥85.3 ¥128 折扣:6.7折
    • 新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1949-2019)
    •   ( 0 条评论 )
    • 石善涛 /2020-09-01/ 当代中国出版社
    •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独立自主: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独立,中篇为和平发展:开创全方位对外关系新格局,下篇为合作共赢: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书梳理和总结70年来外交战线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对于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理论体系,积淀和形成一系列优良传统、宝贵经验,化解和处理未来面临的问题、遇到的风险挑战,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 ¥36.7 ¥57 折扣:6.4折
    • “一带一路”蓝皮书:“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报告(2022)
    •   ( 43 条评论 )
    • 孙壮志赵克斌王晓泉 /2023-04-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分为五部分,总报告指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十四五 开局之年,也是百年大变局和新冠疫情交织叠加的一年;分报告重点介绍和分析了中国与 一带一路 共建国家在投资、贸易等领域的合作;国际合作篇介绍和分析了中国与东盟、西亚、非洲、拉美、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在 一带一路 建设中的现状;国内区域篇着重介绍和分析了重庆、福建、浙江、广东、海南等 一带一路 建设的重点区域及城市对外合作的情况;专题篇研究了中国与 一带一路 共建国家在重点领域的合作进展情况。

    • ¥132.7 ¥168 折扣:7.9折
    • 当代中美关系研究(1979-2009)
    •   ( 0 条评论 )
    • 陶文钊倪峰 等著 /2013-05-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分为两个子系列:《年度综述》和《前沿报告》。《年度综述》按一级学科分类,每年度发布,《前沿报告》每三年发布,并都编撰成书陆续出版。学科《年度综述》内容包括本年度国内外学科发展*动态、重要理论观点与方法、热点问题,代表性学者及代表作;学科《前沿报告》内容包括学科发展的总体状况,三年来国内外学科前沿动态、*理论观点与方法、重大理论创新与热点问题,国内外学科前沿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 ¥40.6 ¥58 折扣:7折
    • 三进巴格达:中国外交官亲历海湾战争
    •   ( 0 条评论 )
    • 郑达庸 著 /2015-01-01/ 中共党史出版社
    • 本书从海湾战争亲历者的角度记述了海湾战争前的紧张局势,相关国家外交策略;作者跟随钱其琛与美国、伊拉克、科威特、埃及、沙特、约旦等国家的首脑、高级官员进行斡旋的细节;战争开始后伊拉克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部队的军事行动和惨烈交战过程,以及战后伊拉克平民的悲惨生活等。

    • ¥16.6 ¥25 折扣:6.6折
    • 中国斯里兰卡文化交流史
    •   ( 0 条评论 )
    • 薛克翘 /2021-03-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斯里兰卡古称狮子国、僧伽罗国、锡兰等,地处印度洋海上丝路和东西文化交流的中间节点上。在中国与斯里兰卡2000多年的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的历史中,出现过很多伟大人物和重要事件。例如,东晋高僧法显曾访问斯里兰卡,在当地留下了千古佳话。明代,郑和下西洋时曾经多次到访斯里兰卡,所立石碑至今犹在。明代,锡兰王子来华定居泉州,至今中国还有其后裔。如此等等,有许多动人故事,构成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有机组成部分。本书依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在叙述事实的同时对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予以考证。

    • ¥62.4 ¥79 折扣:7.9折
    • 有趣的时代:美国应如何处理中美关系
    •   ( 0 条评论 )
    • 傅立民Chas,W.,Freeman,Jr.) /2018-0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有趣的时代:美国应如何处理中美关系》,作为资深的外交官,傅立民的职业生涯可以说与中国密不可分,作为亲历了中美关系从解冻到战略合作、从冲突频发再到合作与竞争并存的 活化石 之一,作为一位睿智理性敏锐的长者,他的这本书脱不开历史大背景,但是更重在现实和未来。在分析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本书作者提出了一个现在和将来几十年内都非常重要的战略性问题:在财富、权势、声望都在向中国转移的时代,中美两国应该如何管理中美关系?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原则和战略?

    • ¥65.3 ¥98 折扣:6.7折
    • 中华民国时期外交文献汇编1911-1949(全24册)
    •   ( 0 条评论 )
    • 王建朗 主编 /2015-12-01/ 中华书局
    • 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所长王建朗主持,搜集1911 1949年*时期的各类外交文献汇编而成。全稿共十卷,1000万字。全书大体按照时间为序,广泛搜集,合理编排,精心校订。其中有200多万字的内容系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在内的多家档案馆所藏未刊文献,以及首次译自英、美等国外交文献集的材料,均系首次刊布或翻译,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 ¥2264.6 ¥2680 折扣:8.5折
    • 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平)中苏关系(1945-1991)(12卷)
    •   ( 0 条评论 )
    • 沈志华 编著 /2015-01-01/ 东方出版中心
    • 在对俄国已经解密的前苏联档案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其中涉及对华关系和两党交往的文件2582份,翻译成中文,按年代排列,编辑成册,加以必要的注释和点评。文件包括: 中苏两党两国高层领导之间会谈的俄方记录; 苏方高层领导就中国问题对其内部的指示、批示; 苏方各级各部门向层提交的情报、汇报及对策建议; 双方的通信、电报及未公开的互换文件。 时间跨度:1945-1991年。 本项目列入新闻出版总署 十二五 重点出版规划,是2009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课题《俄国中苏关系档案整理与研究》的出版成果,包括俄国解密档案主文件和附件总计2625件,内容包括:中苏两党两国高层领导之间会谈的俄方记录,苏方高层领导就中国问题对其内部的指示、批示,苏方各级各部门向其层提交的情报、汇报及对策建议、双方的通

    • ¥1422 ¥1800 折扣:7.9折
    •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研究:以中以科技合作为例
    •   ( 2 条评论 )
    • 滕颖李代天 /2023-09-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基于开放式创新体系理论视角,从以色列国家创新体系及其特征、以色列国家创新体系的开放化发展、以色列和中国的科研教育体系比较研究、以色与中国产业体系比较研究、以色列与中国的制度环境比较研究、以色列与中国延府间科技合作、以色列与中国重点区域科技合作、以色列与中国重点产业领域的科技合作、以色列在中国的创新创业活动等多个角度对以色列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特征、演化以及中以两国间的差异展开对比分析,旨在为关注国际科技和科技创新政策等话题的读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 ¥77.4 ¥98 折扣:7.9折
    • 中美南太平洋地区合作:基于维护海上战略通道安全的视角
    •   ( 0 条评论 )
    • 梁甲瑞 著 /2018-09-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际体系结构的变化和地缘政治的发展,南太平洋地区的海上战略通道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现实安全威胁,来自国家行为体的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成为南太平洋地区威胁海上通道安全的主要因素。 本书梳理了中美为维护南太平洋区海上战略通道安全所采取的战略,认为中美目前在南太平洋地区处于一种 软平衡 的战略态势,合作将是中美在南太平洋地区的主流,这也符合中美建构新型大国关系的需要。在中美两国的海上通道战略中, 印度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南太平洋拥宥广阔的地缘政治环境,特别适合包括中美两国在内的域外国家开展合作,而并不是建立在相互威胁基础上的消极竞争与零和博弈。

    • ¥52.5 ¥75 折扣:7折
    • 近现代中国维护西藏主权史鉴
    •   ( 0 条评论 )
    • 张双智 /2019-07-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论述了清末西藏问题的由来及其在民国的发展,清廷和国民政府维护西藏主权的努力,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的对藏政策。清末民初,在英国的侵略和干涉下,西藏地方产生了激进民族主义,造成了与中央政府政治关系的困境。民国政府建立后,致力于维护汉藏团结以及对西藏的主权。孙中山提出了发展西藏经济的法案,呼吁建立包括藏族在内的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蒋介石为修复、改善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的关系,采取了一些措施,多次致函十三世达赖,表示中央的诚意。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围绕班禅返藏、修筑康印公路、西藏地方自治等问题进行了多次交涉,始终坚持对西藏地区的主权管理。新中国成立后,西藏和平解放,政府和党中央高度重视涉藏问题,制定了西藏工作的相关政策。*、周恩来多次会见达赖和班禅,阐明

    • ¥62.4 ¥79 折扣:7.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