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在国际格局变迁、大国关系调整、地区合作重构的大背景下,中俄开展紧密合作的基础、未来合作的方向及其两国合作的重大战略意义等问题,还就中俄两国在全球治理机制改革、中俄与西方国家互动、中俄在欧亚地区的合作提出政策建议。首先,本书提出在国际秩序调整的大趋势下,中俄关系具有全局意义,因而本书首先梳理和总结中国如何认识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探讨中俄在全球治理层面的合作空间。其次,作者认为,中国、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的互动是国际政治的核心问题,因而本书就中美关系、中欧关系、中俄关系等三组重要变量分别展开讨论,*终提出中俄关系是两国在大国复杂互动中保持战略稳定的关键。*后,本书聚焦中俄两国在欧亚腹地、东亚、中东、南亚、拉丁美洲、非洲展开的互动,提出中俄
中国和智利的友好关系源远流长,双方在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智利在中国对外关系史上写下了许多个 第一 。中国和智利的关系堪称中国同拉美国家团结合作、互利共赢的典范。本书收录的文章从多方面、多角度记录、见证、描述、展望两国关系的发展,向读者介绍了中智两国的外交故事和深情厚谊。数十位中外作者供稿,汇聚了前总统、外交官、专家学者、留学生等众多亲历者的记忆,让本书内容更加丰富精彩。
古巴是第一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拉美国家。1960年9月28日,中古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国和古巴相隔千山万水,却成了 好朋友、好同志、好兄弟 ,两国之间的关系堪称社会主义国家团结合作、发展中国家真诚互助的典范。 本书从不同角度记录了两国建交以来的友好交往历程,记述了亲历者的外交故事和珍贵回忆,再现了两国人民的交流合作和美好情谊。本书作者包括中古外交官、记者、学者、留学生等,许多故事是首次面向大众公布,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耶鲁大学历史学讲座教授保罗 肯尼迪可被称为近20余年来享盛名的国际关系史和战略史学家。他脱颖于富有历史/哲理思考传统的英国国际关系和战略学界,以《大国的兴衰》等著作显著地丰富了对现代国际关系与国家对外战略的微观探究和宏观认知,体现了对战略与其多方面环境的深刻理解,并且以出从的总体展示能力和恢宏文才,打动了从国务活动家到一般学人的甚至普通公众在内的无数读者。主编1991年《战争与和平的大战略》构成他的杰出成就之一,因为本书近乎里程碑式地代表了大战略理论思想在当代的首要关键性发展。 本书首次非常明确地提出:大战略不仅适用于战时,也适用于平时,只要一国有其根本的政法目标,就应当有为之服务的大战略,就大战略而言特别重要的是,无论在平时还是战时,都须争取实现目的与手段之间深思熟虑的平衡。
原霸:霸权的演变(The H-Word: The Peripeteia of Hegemony) 在国际关系与政治学文献中,很少有术语像 霸权 这样被使用得如此广泛,而对于其确切意涵却几乎没有共识。在探讨这一概念命运的历史研究中,安德森追溯了 霸权 一词在古希腊时期的起源,在1848-1849年的欧洲大陆动荡时期于德意志重新被发现;随后,作者又分别考察了在革命时期的俄国、意大利以及冷战时期的美国、戴高乐治下的法国、撒切尔治下的英国、后殖民时代的印度、封建时代的日本的 霸权 概念,直至由默克尔和特雷莎 梅、布什和奥巴马唱主角的世界。
《从雅尔塔到板门店》是作者在长期从事美国研究,特别是潜心研究美英两国原始档案的基础上的力作,完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它以杜鲁门总统当政时期的美国外交政策和行动为经,以当时美国、中国、苏联和英国之间的关系为纬,起自罗斯福在雅尔塔会议后匆匆去世,终至朝鲜战争在板门店停战落幕,气势磅薄地叙述了二战后初8年中错综复杂、纵横捭阖的全球大局;在结论中分析了影响杜鲁门外交的诸种因素。注解部分的厚实使读者眼睛一亮,其中也不乏精彩的叙述和披露。本书既是关于冷战初期美国外交和大国间关系的叙事史,也是对于美国外交政策规律性的总结。1992年先出了中文版,又由美国康奈尔大学东亚丛书于1993年出了英文版,在中外学术界和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广泛推介,以迄于今;有的大学在有关课程教学大纲中将它列为参考书
法治是*好的营商。《 一带一路 营商环境法治保障系列》构建了 一带一路 建设法治保障服务体系,是成员国统一认知和公正高效的司法保障。丛书主要涵盖了产业合作、金融服务、劳工保护、公正司法、纠纷解决等领域的法律实务,旨在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诚实守信、和谐共赢的区域合作大环境。丛书有利于加强中国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 政策沟通 和 法治互信 ,有助于提升我国法律的国际影响力。 本书属于司法制度篇。结合国际私法法律体系,对解决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冲突问题作了适用指引,主要包括冲突规范的运用、涉外民事关系的主体界定、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海事赔偿责任的种类等。
我们和你们 丛书按照一国一品的概念,以小故事揭示大历史,讲述中国和相关国家传统和现在的友谊与合作。该丛书旨在密切中国和有关国家的人文联系,推动新形势下中国周边外交和公共外交的进程,尤其是配合 一带一路 倡议的实施。 中国和蒙古国山水相连,拥有4700多公里的漫长陆地边界线。两国交往源远流长,人民感情深厚。历史上, 草原丝绸之路 和 茶叶之路 都经过蒙古。今天,中国提出的建设 丝绸之路经济带 的倡议与蒙古国的 发展之路 计划高度契合,二者的对接可以把两国的未来发展战略更好地结合起来,使两国共同发展、共同受益,让两国人民得到更多实惠。中蒙两国是守望相助的好邻居、互利共赢的好伙伴和常来常往的好朋友。本书各位作者是中蒙关系一路走来的开拓者、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们长期为中蒙友好默默耕耘,在各自领域为两国全
本书通过作者对亲身经历的详细描述,反映了几十年里以色列政治和军事领域的深刻变化,特别是以色列与周边阿拉伯国家的和平进程,以及作者与拉宾、巴拉克、佩雷斯、内塔尼亚胡等以色列领导人的共事经历和交往情况,还有大量涉及约旦前国王侯赛因、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巴勒斯坦前领导人阿拉法特、叙利亚前总统阿萨德等政要参与中东和平进程的*手资料。其中涉及许多关键的历史事件,如拉宾遇刺、暗杀哈马斯领导人失败、入侵黎巴嫩、巴以和谈、叙以和谈、约以和谈等。
我们和你们 丛书按照一国一品的概念,以小故事揭示大历史,讲述中国和相关国家传统和现在的友谊与合作。该丛书旨在密切中国和有关国家的人文联系,推动新形势下中国周边外交和公共外交的进程,尤其是配合 一带一路 倡议的实施。 巴西是南美洲*大国,领土面积世界第五,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还是二十国集团成员、金砖国家之一。巴西是世界上*个同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也是首个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拉美国家。自2009年以来,中国连续十年保持巴*大贸易伙伴和*大出口目的地国地位。2018年,双边贸易更是达到了超千亿美元的规模。与此同时,中国也已经成为巴西主要的外资来源国之一,中国企业为巴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两国正积极研究推动 一带一路 合作倡议同巴 投资伙伴计划 对接。 本书的20多位作
该书记录了7位白俄罗斯驻华大使对中白20多年外交关系发展历程的回忆。全书分为七部分,分别对应中白外交关系发展史上的重要历史节点和阶段。从1992-1995年中白外交关系起步,到1995-2000年走向战略合作,到进入21世纪后开始双边合作新模式,再到迈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台阶。书中既有对双边关系成就和经验的总结,也有对未来发展前景的思考和展望,对于中白关系研究专家、外事人员和其他对该领域感兴趣的广大读者来说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暂无
我们和你们 丛书按照一国一品的概念,以小故事揭示大历史,讲述中国和相关国家传统和现在的友谊与合作。该丛书旨在密切中国和有关国家的人文联系,推动新形势下中国周边外交和公共外交的进程,尤其是配合 一带一路 倡议的实施。 美丽的摩洛哥素有 北非花园 之称。建交60年来,中摩友好合作关系全面健康发展。2016年5月,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应习近平主席之邀访华,中摩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摩洛哥对中国公民免签后,双方合作机遇增加,商贸人士往来明显增多,经贸合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2017年11月,摩洛哥成为首个与中国签署 一带一路 合作文件的马格里布国家。中摩是发展中国家平等互利友好合作的典范,亦将会成为共商、共建、共享、共赢,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一带一路 建设的重要合作伙伴。本书收录的文章内容丰富,涵盖面广
本书记述了唐家璇同志在1998—2008年间担任外交部长及国务委员期间经历的11件外交大事,文字朴实生动,有丰富的事件背景材料和诸多首次公开的外交细节,每个事件之后都有唐家璇同志的深刻思考和理性分析,体现了我国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在世界外交舞台上愈来愈发挥着重大作用。 在《劲雨煦风》中,唐家璇同志撷取了外交经历中有代表性的大事,以点带面,娓娓道来。叙述中有精彩的议论,议论中有鲜活的实例,体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唐家璇同志在应对我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事件中表现的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在终实现双赢结果的中俄、中越边界谈判中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外交艺术;在成功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过程中坚强有力的统筹协调能力;在积极应对印度、巴基斯坦核试验中表
.
本书是埃及前驻华大使穆罕默德.努埃曼.贾拉勒在埃中关系建立60周年之际的著作。在书中,作者着重分析了埃中关系发展的历史分期、内涵与特点,此外对阿中、海(湾)中等双边关系的历史、现状与前景进行了论述。从一位驻华大使与研究中国问题学者的视角,对当前阿拉伯世界与中国的热点问题,如 阿拉伯之春 、 中国梦 、 一带一路 战略、埃中元首互访、中国和平崛起等问题进行阐述,这对于中国更好地开展中埃、中阿、中海双边、多边交流,对于认识中阿的双边外交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近代中外商约的谈判与订立,鲜有人论及。同类专论,亦属少见。《晚清商约外交》是王尔敏先生独具匠心的力作。作者积数十年之功,在梳理众多原始档案与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了晚清七十年间,中国与西方列强在重大政治事件以外所签订的种种通商条约,论述了商约签订的经过,列强的勒索与愚弄,以及不平等条款的形成,中国利权的侵损。指出:“晚清七十余年间,中国每年之商税漏卮即可抵得上一次鸦片战争之赔款……真是令人触目惊心。因乃著此书,以为国人提示另一种外交领域,其严重性有过于战败赔款。”本书立论有据,论述缜密,资料详实,均见出作者深厚的功力及史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