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萨米尔 阿明的主要代表作,曾对一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的发展实践产生显著影响。作者认为,资本主义世界是由一个由 中心 和 外围 两种 社会经济形态 构成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 中心 利用不平等的国际劳动分工剥削 外围 ,从而实现其世界规模的资本积累;而 外围 的经济发展则因此被 滞阻 ,并处于对 中心 的依附地位。这是发达与欠发达的根本原因,欠发达国家只有摆脱这种依附关系,才能获得经济发展。
本书以1999年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及其制造 科索沃模式 为背景,对巴尔干地区的民族、宗教、国家历史变迁进行了梳理,回溯了帝国霸权制造巴尔干 火药桶 的历史脉络,重点对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时期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探讨,揭示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利用他国的民族、宗教问题推行 新干涉主义 的霸权行径,指出这一重大事件之后北约东扩终将面对与俄罗斯对局的地缘政治 斗争高潮 。本书具有历史学、民族学、政治学、国际问题研究等多学科知识相融通的特点。
本书是将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和实践智慧应用于国际关系领域的知识生产的集大成之作。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文化资源不会自动生成社会科学理论,中华文化作为智识资源的重要意义在于同现代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经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升华,终产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科学理论范式,成为人类共同知识的组成部分。本书的研究重点在于对中华传统文化概念的挖掘,对原有概念进行再概念化和理论化的创新发展,对中华文化蕴涵、关涉国际关系的叙事结构进行剖析,对中国实践经验和社会规范做理论上的凝练。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美伊关系恶化,美国开始了对伊朗四十多年的制裁,制裁领域从经济扩展到政治和军事,制裁形式从单边演变为单边与多边并行。制裁问题成为美伊关系变化的关键因素,也是观测新形势下中东地区政治格局演变的重要参数。
本书是北大国际关系理论创新丛书的第二本,主要聚焦于国家安全研究与学科建设相关议题。首先,本书通过探讨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和学理发展脉络,尝试构建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学学科和理论体系,提出了以风险反向界定的综合安全论,以及国家安全系统理论等。其次,由于国际环境的变迁、地缘政治的差异,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和观念的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安全研究呈现不同特点,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安全研究在研究议题、研究范式、学科规划和课程设置上独具特色,本书系统梳理和总结了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印度、以色列、韩国、澳大利亚、太平洋岛国、东南亚和非洲等12个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安全研究,探讨和分析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安全研究的理论、议题和方法,以及相关研究机构、学科体系、课
国际河流争端关系国际和平安全,跨界水合作事关全球可持续发展。司法和仲裁是解决国际河流争端的重要方式,国际判例是国际水法的重要渊源。国际法院等共处理了约20起国际河流争端,争端主题事项包括国际河流的航行和非航行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等。本书选取并系统研究了15起重要的国际河流争端成案,注重将国际公法基本理论与国际水法专业领域研究相结合,将国际法实体问题与程序问题研究相结合,将个案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在国际河流争端法律解决和国际水法国际判例研究上形成系列创新点。
《国际禁毒蓝皮书》由上海大学国际禁毒政策研究中心主办和编纂,是国内唯一聚焦全球毒品问题、追踪最新禁毒动向、服务国家禁毒工作的系列年度研究报告。《国际禁毒研究报告(2024)》分为总报告、专题报告、案例研究、区域与国别报告、附录五大板块,以 亚洲毒品问题治理与全球可持续发展 为主题,深入解析亚洲各国在这一领域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以及积累的经验与教训。毒品问题治理与全球可持续发展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建设 无毒亚洲 提供了相应的路径选择。这些路径能有效推进亚洲毒品问题的治理,助力建设 无毒亚洲 。但是,想要实现 无毒亚洲 的目标还面临诸多潜在或具体的挑战,各国际组织以及亚洲各国政府应采取针对性的举措,进一步优化和变革现有毒品治理体系。
本书分为三部分,*部分概述国际发展合作和面向2030年的南南发展合作创新,并就南南发展合作对全球发展的贡献进行评估,力图反映发展合作的新创意、新机制和新办法;第二部分的焦点是南南贸易合作、南南发展援助与技术合作以及南南直接投资;第三部分是主要南方国家的南南合作的案例研究,如中国发展合作的新设计( 一带一路 倡议)、中非发展合作、巴西的发展合作、印度的发展合作、南非的发展合作,*后是对国际发展合作动态变化的考察。
《弗里德曼说,下一个一百年地缘大冲突》 全景呈现未来 100 年世界地缘格局演变 精准掌控 21 世纪人类命运的发展主线 ★美国还将统治世界100年的底气何在?麦金德的 心脏地带 理论如何影响了美苏冷战?马汉的 海权论 对美国海洋霸权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面对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巨额政府负债、结构化转型的阵痛,中国如何才能跳出曾经的 日本陷阱 ? ★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面对土耳其等国家的挑衅,普京手中的杀手锏 天然气管道阀门是否显得力不从心? 弗里德曼以世界领导人的大棋局视野,结合其敏锐洞察力及有关历史及地理政治学的探讨,以地缘政治为切入点,拨开层层迷雾,大胆提出包括人口、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分析与预测,对全球局势进行精妙解析。 在书中,作者对美国还将统治世界100年信心
《欧洲移民发展报告(2022)》主题为 新冠疫情持续影响下的欧洲国际移民 ,持续关注2021年欧洲移民发展。总报告侧重分析2021年欧洲移民的发展趋势和欧盟各国移民管理应对策略及成效,区域国别报告选择了意大利、西班牙、希腊、法国、瑞士、奥利地、德国、荷兰、英国等国作为研究重点,介绍了2021年这些国家移民发展和管理的状况,专题报告分别考察了疫情持续影响下移民状况的改变对欧洲政治、经济、社会的影响。
现代性与全球化问题,一直是国内研究的热点性问题。基于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对文化哲学研究范式与使命的理解,始终关注现代性、全球化问题,关注我国及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命运问题。 而本卷则就以全球化问题、中国化问题、现代性问题、海外译稿等为主题,进行了探索。这些探索的主题,具体包括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现代性危机、文化进步主义、文化全球化、文化危机等。
《权威政治》从探讨独裁本质开始,由表及里地从整体的角度剖析了权威政治各个,包括独裁的历史起源、独裁的本质和独裁政体的类型,古典政治理论中对独裁意识形态的表述,当代欧洲思潮以及中国式马克思主义对独裁和专政的认知,独裁政治体制,独裁与民主和发展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作者广泛涉猎以博取众家之长,以丰富的史料展现古往今来各国在民主与独裁问题上的得失,为中国读者提供了切实而乐观的历史借鉴。 《权威政治—国际独裁现象研究》的撰成,也许不能算是对权威政治学中独裁现象系统、完整、科学的阐述,更不能说是已臻于这门学问的高峰。但是,无论如何,这是一段特殊历史时期内笔者千淘万漉的心血结晶和披沙沥金的探索成果。厕身于独裁政治学研究行列,笔者的愿望就是能够力求以学者客观严肃的治学之道去概括分析
本书对北极八国和中、日、韩、德、波等近北极国家的北极战略进行深入解析。从气候变化、极地地理信息需求、北极地区日益增长的经济商机、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国雄心等因素,剖析各国制定北极战略的根本动因,探索中国参与北极治理制度构建的可行路径。
本书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在重点考察“9·11”事件以来南亚各国恐怖主义态势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归纳南亚恐怖主义的特点;从政治、安全、经济及国际关系等方面,分析南亚恐怖主义的影响;从和国际两个层面,剖析南亚恐怖主义的根源。尝试对南亚反恐合作进行全景式的探讨,既包括南亚国家之间的反恐合作,也包括美国、中国等域外大国与南亚国家的反恐合作,还论及南亚区域合作联盟、联合国及上海合作组织与南亚反恐合作的关系。与南亚国家打造地区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应积极参与和推动南亚反恐合作,努力遏制、南亚的恐怖主义。
《俄罗斯和北极》于 2015 年由英国 I.B.Tauris 出版社出版,深受读者欢迎, 2019 年发行第二版。本书介绍俄罗斯的北极政策以及俄罗斯人对其北极身份的定义,但在切入点的选择上可以算是另辟蹊径,作者没有以国际关系专家的身份臆断俄罗斯的北极政策和北极身份,而是选取俄罗斯的新闻媒体报道作为素材,向读者展现俄罗斯民众和政客对北极事务的观点和诉求。读者则通过这些新闻媒体报道以局外人的身份解读俄罗斯的北极政策与北极身份。本书介于学术和通俗作品之间,既为中国的北极研究者提供新视野,也使普通读者了解俄罗斯的北极事务动态。
维克多·普莱斯考特、吉莉安·D.崔格斯著的《靠前边疆与边界:法律、政治与地理》从历史、地理、政治和法律等角度全面研究了靠前边疆和边界相关问题,是靠前边界研究领域很的著作之一。全书分总论和分论两大部分,共十四章。总论有七章,讨论了涉及边疆、边界和边境的若干基本问题,分析了靠前边疆的演变,研究了靠前边界争端的起因、类型、解决机制,讨论了领土边界相关靠前法原则、规则、制度和程序,深入分析了地图在领土边界争端中的证明力,介绍了与河流边界相关的靠前法问题。分论共有七章,分别介绍了美洲、中东、非洲、亚洲、欧洲、东南亚群岛和南极洲的领土和靠前边界惰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