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领导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增进领导干部心理健康调适能力,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现代领导心理研究表明,领导干部的心理素质,对其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书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对领导干部心理健康进行分析探讨,系统阐述了领导干部心理健康及其重要性、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领导干部的主要心理障碍、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等问题,进而提出提升心理健康调适能力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为各级领导干部提高心理活力、增强心理动能提供科学指导。该书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教育长时和兴主编的 领导干部履职核心能力建设书系 之一。
以政府组织如何行使公共权力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为研究对象,围绕行政管理的目标与价值、行政体制、行政过程、行政技术、行政保障、行政改革六个方面的十多个管理环节和管理要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既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又对国内外行政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进展进行了追踪,特别是对当前我国政府行政管理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向进行了分析。较好地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公共性价值的结合。
本书基于作者在联合国的工作经验,总结联合国发展系统对世界发展和变革的作用,概述了联合国发展系统从产生到演变的全过程,并对现在联合国发展系统组织分散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角度介绍了联合国发展系统创立后是如何通过吸收先进的经济思想,实现了从片面关注全球经济发展向消除全球发展不平衡的转变。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立足于联合国发展系统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解决思路和方法,进一步阐释并强调了联合国发展系统内部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教材问世后,因其独特的框架体系与编写思路而广受欢迎,不仅被许多高校的MPA学员选用,而且还被一些党校、行政学院以及一些高校研究生的相关课程指定为教材或教学参考书。本教材出版后曾多次重印,并于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鉴于本教材初版问世至今已有七年之久,七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又有了长足的进步,学术界对社会主义建设领域的研究又出现了许多新的成果,世界社会主义的总体态势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特别是教材使用过程中反馈回来的一些重要意见和建议亟须吸纳,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之邀,我们决定对教材进行一次比较大的修订。这次修订的李景治、蒲国良主编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第3版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既要保留教材初版的优点,又要修改其不足之处。
本书从概念、理论基础、内涵和主要特征等方面提出了公共服务体系的一般分析框架,全面总结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养老服务、社会救助、公共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发展成效,科学分析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深挖其形成原因,系统提出构建更加科学合理、覆盖城乡居民、均衡优质普惠的公共服务体系,包括进一步发展的目标方向、总体思路、重点领域、重大改革和关键举措等,突出公共服务政策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本书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聚焦当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包括公共服务体系内容、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公共服务的分类供给与生产、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等,同时系统分析“十四五”及未来一段时期国内外环境变化对公共服务发展的影响,系统提出了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总体构想,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公共组织理论,涵盖公共组织的静态、动态、生态和心态等各个角度、各个方面,既进行综合、抽象的概括,又进行微观、具体的分析,将公共组织建立、运行、发展的全过程都囊括其中,以求获得对公共组织现象全面的认识。全书紧跟公共组织理论发展的前沿,将公共组织绩效、公共组织战略、公共组织发展、公共组织学习、公共组织创新、公共组织变革等问题均纳入其中。 全书的内容精练、紧凑,注重突出公共组织学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另外,本书第三版更加注重适应新时期本科教学的要求,此次修订除了更新原有的每章末尾的阅读材料以外,作者还精心安排了100余个专栏,旨在通过学术争论、*进展、扩展阅读、延伸思考、案例分析等各种形式启发、引导读者,帮助读者运用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具体的现实问
李栋、周静茹主编的这本《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置实务》分为八个项目,具体包括: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置基本知识认识、自然灾害预防与处置、火灾事故预防与处置、危险化学品事故预防与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预防与处置、恐怖活动预防与处置、突发事件的恢复。每个项目包含若干子任务,通过案例导入提出问题,引出理论知识和工作任务,*后归纳总结,分析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途径。且每个任务都有相应的实训项目,以完成实训项目中的任务作为单元学习的考核标准?br/
《公共管理名著导读/普通高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共分七章:管理原理、公共组织、公共决策、新公共管理、行政改革、公共服务和公共治理。其中精选了西方学者二十一部公共管理学经典著作,分别是:《科学管理原理》、《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管理困境科层的政治经济学》、《科层现象》、《理解和管理公共组织》、《决策过程》、《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新公共管理》、《突破官僚制:政府管理的新愿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政府改革手册:战略与工具》、《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公共行政的精神》、《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
《科学版精品课程立体化教材 公共管理系列:公共管理研究与定量分析方法(第2版)》对公共管理研究与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全面的介绍。围绕公共管理研究的理论、方法和程序,从方法论、研究手段和具体研究方法三个层面,系统阐述公共管理研究命题、研究设计、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研究资料的定量分析方法,以及研究论文的撰写方法。教材结合作者近10年来的公共管理研究经验,引用了大量的公共管理研究案例,并以SPSS、LISREL、Matlab和Vensim四大统计软件包为工具,深入细致地介绍它们在公共管理研究与定量分析中的使用方法。
本书为2008年出版的《公共管理学》的精编版,系统阐述了公共管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内容涉及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公共领导、公共政策、公共预算管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危机管理、公共管理规范、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等。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干部身处乡村振兴工作一线,急需对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具备基于深入领会中央工作部署上的高度的工作自觉和基于对各方面具体工作规律认识基础上的成熟谋划,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地成功经验启示进行积极探索。为增强农村基层干部一线工作具体操作的政策能力、规划视野和工作能力,本书精要讲解中央有关农村工作的战略部署和政策方针,提供值得借鉴的先进经验和案例,指出在具体条件下一线工作可以努力的方向和做法。
本书从公共事务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行政理论等理论出发,阐述与分析公共事业及其管理的基本内涵和价值,以及公共事业管理的要求与目标、管理主体与体制层次、管理过程和技术方法等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问题,并对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部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与分析。共分为三篇、十二章,主要内容包括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事业管理的法律制度、公共事业管理的领导与决策、公共事业战略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的人力资源、公共事业市场营销、公共事业项目管理、公共事业绩效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伦理、公共事业管理创新、公共事业部门管理(上)、公共事业部门管理(下)。本书适用于高等学校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财政学等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使用,也可供在职人员学习培训使用。
本书站在更为宏观的视角去理解治安和治安秩序的内在联系,部析治安秩序的内在结构,讨论汉安秩序维护的方略与手段,揭示治安主体多元的复杂形式、治安规范的完整体系和治安实体的多变形态,探索维护治安秩序的过程、规律、基本原则等问题,研究治安秩序评估的科学方法,进而进行治安规划科学实施。
休斯教授的《公共管理导论》是在对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与新公共管理模式两种典范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撰写的,作者认为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府治理典范,终将取代传统公共行政。全书详尽阐述了公共管理发展历程中的若干模式——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新公共管理模式、公共政策模式和治理模式,全面介绍了公共管理典范下的战略管理、领导力和人事管理、财政和绩效管理、电子政务的运用和发展等内容,并审视了发展中国家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书是公共管理领域*影响力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一部极佳的公共管理入门教材。全书英文表述简洁流畅、通俗易懂,可与中文翻译版配套使用,是一部理想的公共管理课程双语教材。 本书特色 (1)名家名作:本书为澳大利亚知名公共管理学者欧文E休斯的代表作品,由
本书是一部经典的领导学入门教材,出版十多年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好评。全书系统地阐述了行政领导学的理论、实践、方法和艺术,重点阐述了领导主体、领导客体、领导体制、领导过程、领导方法、领导艺术、领导素质、领导沟通、领导形象、领导发展、领导绩效、领导者修养等内容,并试图运用新的理论知识和分析工具予以论证说明。作为一部优秀的领导学教材,本书具有三大特色,即理论上的创新性、实践中的针对性和写作中的通俗性。为了进一步提升本书作为大学教材的适用性,本书第三版增加了名人名言、引导案例、延伸阅读、关键术语、本章阅读书目等内容,使得教材内容更加丰富,更具可读性。 本书适合作为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管理硕士(MPA)及相关专业行政领导学、领导理论与实践及相关课程的教材,同时也是党政领导干部系统学*
本书针对目前国内PPP这一新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聚焦其在建立健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新时代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做法,在搜集、分析现有政策、法规、案例的基础上提出PPP模式的改革思路与政策建议。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梳理现行PPP项目用地法规,并从应用层面对PPP项目用地取得方式进行整理,同时重点论述 土地资源配置 方式的可行性。2.通过研究政府性基金预算的使用限制,探讨其在城镇综合开发类项目中的应用。3.通过整理典型PPP项目案例,梳理各类项目中的土地应用方式,并从扩大PPP项目收入来源的角度,思考 溢价归公 模式的应用的可行性。4.从土地取得、土地价值的分配利用等多角度提出政策研究建议。本书选题思路较新颖,兼具学术与政策建议价值,在目前PPP类读物的出版市场上尚不多见。
《人民调解实务》特色: 1.校行合作编写,职业特色明显。本系列教材注重校行合作,所有教材均有行业专家或一线骨干教师参与编写和审稿,从教材内容的选取到专业术语的组织,均经过行业人员的审核把关,突出了相关职业或岗位群所需实务能力的教育和培养,保证了教材与行业实际工作的对接,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体例设计新颖,方便学生学习。本系列教材针对各课程教学目标需要,在体例上设置了学习目标、引导案例(或新闻素材)、案例评析、实务训练、延伸阅读、思考练习等相关教学项目,引导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促进学以致用,丰富教学形式,拓宽学习视野,促进巩固提高。 3.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能力培养。本系列教材针对警官类高职学生的特点,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选用了大量的案例、资料和实务素材,将我国现行法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构》能够在相当程度上为我国旅游公共服务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并为该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构》可以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教学参考书以及旅游管理业界和相关政府决策部门工作者的参考读物。
本书主要研究公共管理环境、公共部门角色及职能定位、公共管理人员道德修养、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公共管理法治与监督、公共财政管理、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电子政务管理、第三部门、公共危机管理、公共管理的变革与创新等内容。《BR》 本书的特色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体系完整。既包括基本概念界定、基础理论探讨,也包括公共管理实务的研究。第二,吸收学术界**研究成果,研究**的公共管理问题。第三,便于学习和教学使用。每章后附有思考题,多数章后还安排了案例,方便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
本书是专门为MPA学生编写的核心课程 公共政策分析 的教材,全书系统地论述了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技术。全书内容由总论、政策过程和政策方法与技术三个部分构成:总论部分论述了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政策分析的学科范式、政策系统及其运行、政策活动者等内容;政策过程部分详细论述了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与监测、政策终结与政策周期、政策变迁等公共政策分析的全过程;政策分析方法与技术部分则主要论述政策分析的概念框架及政策分析的系统分析法、经济学分析法、伦理学分析法、创造性思维方法,以及政策分析过程中常用的技术等内容。
《城市管理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以城市竞争力管理为基础构建知识体系,从城市发展规律的角度系统地阐释了城市管理的一般原理、发展战略、治理结构以及城市的经济、环境、社会、空间和现代化管理方面的内容。书中针对我国城市管理面临的现实需求给出城市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更注重实用性和启发性。 《城市管理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适合高等院校公共管理、城市和区域经济、城市和区域规划、公共政策、土地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为教材使用。同时,也可作为城市管理相关人员及广大期望从事城市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本教材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公共安全危机的基本理论、公共安全危机的预防、公共安全危机的应急准备、公共安全危机应急过程现场控制与安排、危机信息管理、公共安全危机的善后恢复、国外公共安全危机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等。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当代公共政策分析领域基本、主要的概念、范畴、原理和分析方法,客观、公正地评析了国内外代表性人物及其标志性成果,以及具有典型代表的公共政策事件和现象,融汇了众多名家的不同观点,反映了当代公共政策分析领域的重要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在内容和结构体系安排上,本书坚持构建完整的公共政策知识体系,突出强调知识性与思辨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阐述性与启发性相结合。 本书不仅适合公共管理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MPA等各类学员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各级政府管理人员、相关教学和科研人员的培训辅导教材或参考书。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对国家和公共组织进行有效治理的管理活动。公共管理学是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体系。它是一个科际整合的交叉学科群,是以解决公共问题为导向的应用科学。 政治学虽然烙有明显的西方学理印记,但是处于转变时期的中国需要其现代的观念、制度设计和生活指引,这就要求人们在从事政治学研究时,必须将西方学理、中国传统与当下需求紧密集合起来。本书循着政治结构分析的进路,从勾画政治学轮廓入手,对政治生活的价值层面、文化构成进行叙述,接着对政治制度、政策过程进行解析,再就是对政治组织与政治生活进行描述。此外,每章后都提供了可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