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充分占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从思想演进和政治变动两个维度详细叙述了1935年至1945年间本书称之为 毛主义 的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直至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过程。 作者拓展了中共思想史的讨论,清晰地勾画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潮从瞿秋白到陈伯达,再到毛泽东本人的渐进轨迹,从而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毛泽东思想之间的渊源关系。 本书还通过描述毛泽东与陈伯达在延安的人际互动与思想交流,充分展示出陈伯达在构建和宣传毛泽东思想中的突出作用。 总之,作者认为:毛泽东思想的崛起,既与中共内部政治、思想发展的走向相关,也受国内外政治环境的影响;既是毛泽东本人亲力亲为的结果,也是党内一部分知识分子擘划与宣传的产物。
《朱镕基答记者问》收录了朱镕基同志在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总理期间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和在境外发表的部分演讲。这些内容,均根据音像资料、文字记录稿整理而成,只对个别文字做了订正,忠实地记录了中国政府积极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深化粮食流通、财政税收改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权,进行住房、医疗和文化体制改革等各项大政方针。继2009年8月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平装本以来,社会反响非常热烈,应广大读者的要求,现推出《朱镕基答记者问》精装本,精装本内文照片用彩色印刷,同时附赠1998年至2002年朱镕基同志在九届全国人大会议五次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中外记者提问的实况录像。
《从历史看组织》一书是著名学者许倬云谈中国历史上的组织制度以及各朝宰辅功过的口述录,讲述的年代从先秦开始直到清代。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式,将各个朝代的组织经验和管理技术娓娓道来。作为一本联系古今的图书,我们通过阅读该书能够从古代治国的历史中汲取可供参考与咀嚼的经验,对于现今的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也颇有受益。
......
为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重印《刘少奇选集》。选集分为上下两卷,上卷选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著作,下卷选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著作。 刘少奇同志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写了大量的文章、文件、电报、书信,并作了很多重要的讲话。收入选集的,只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不少是过去未公开发表过的。 收入选集的著作,凡是刘少奇同志生前公开发表过的或有手稿的,都保持原貌,只做了少量文句和史实的校正;对讲话记录稿做了文字整理。为了便于读者的阅读和理解,还做了题解和注释。题解附在各篇*页的下面,注释按顺序号附在卷末。
本书从谋略智慧的角度对毛泽东进行了全面而系统解读,并以深入浅出的文字形式对其博大精深和运用之妙进行了传神的刻画。所谓“谋略”系“谋划”与“方略”之简称。此谋略属于人类特有的一种实践智慧。谋略智慧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都可以从谋略角度予以解读,包括:人生谋略智慧、政治谋略智慧、统战谋略智慧、领导谋略智慧、军事谋略智慧、外交谋略智慧、经济谋略智慧、宣传谋略智慧、建党谋略智慧、治国谋略智慧。毛泽东既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中国现代史上最伟大的谋略家。他的谋略智慧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好好继承和发展。全书史论结合,夹叙夹议,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周恩来总理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威望,他的很好功勋、崇高品德和光辉人格,深深铭记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李洪峰著的《周恩来(永远的榜样)(精)》以九章的篇幅,从工作、社会各个角度,用各种生动的事例,再现了周恩来总理光辉伟大的人格。尼克松曾说,中国可以把周恩来作为保持党和国家统一的伟大调和者来追忆,而世界将清除地接的他是中国首屈一指的外交家。在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之际,作者写作此书来纪念伟大的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