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时间递进为序讲述毛泽东的人生,将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些较为重要的事件作为阐述划分的节点,对中国革命进行动态的梳理,以中性、客观的叙事者立场来阐述、再现20世纪世界格局下的中国及中国革命,展现毛泽东的情感世界、理想信念和领袖人格,全景式展示这位世纪伟人为中国革命所作的巨大贡献及深远影响。
书稿由上下两篇和附录组成,记述了潘汉年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作为中央特科情报科负责人所从事的情报工作。潘汉年(1906 1977),是中国共产党在隐蔽战线上杰出的工作者和领导人,在敌占区,为党的情报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协助陈毅为上海发展生产,稳定社会秩序作出了贡献。本书主要记述了潘汉年的情报工作。作者尹骐是江苏句容人,1930年生,1949年参加工作,1956年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曾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图书馆原馆长。所著《潘汉年传》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
毛岸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毛泽东的长子。本书充分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讲述了毛岸英历经磨难、多姿多彩的短暂人生,刻画了他的光辉形象,以讲故事的形式,选取毛岸英短暂一生中闪光的关键节点,讲述了他从漂泊的童年、在苏联的日子、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基层锻炼、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并为国捐躯的事迹,以及他和毛泽东、杨开慧、毛泽民、毛岸青、刘思齐等的亲情、爱情故事,体现了他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的革命精神。
该书属于 中华先烈人物故事汇 系列图书。以英雄先烈的真实故事生动鲜明地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段德昌的光辉一生。段德昌是中共中央军委确定,与毛泽东、周恩来、十大元帅等开国元勋并列的36位人民解放军军事家之一,是与贺龙、周逸群齐名的全国三大苏区之一的湘鄂西苏区创始人,是彭德怀元帅的革命引路人,是中共军事早从事水上游击战争和平原游击战争的将军,是中国共产党早年为党为国捐躯的人民军队的杰出将领。2009年,段德昌被评为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该书以易懂且生动的语言还原了段德昌光辉而伟大的一生,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讲述了早期共产党人进行革命斗争的真实画面,极具教育意义。有利于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了解党史、学习党史,是新时代弘扬伟大建
书稿14万字,记述了我党情报人员项与年一生的革命经历,特别是他在隐蔽战线从事情报工作的经历。包括他的出身、入党、打入国民党内部获取国民党军 围剿 中央根据地的重要情报、找党、在西北习仲勋领导下做统战工作、在延安学习、在东北地区领导剿匪土改、在新中国参加建设工作、与儿子项南失散多年后重逢等经历。该书之前曾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此次为修订再版。
李鸿章是从内心深处渴望中国强盛的,他通过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的确趋向了这个目标。但是,中国的复杂情况不是一个执著的人所能左右的,李鸿章的努力往往被愚昧无知的朝廷中枢与各级官僚所浪费了。幸运的是,他留下的除了若干重要的洋务企业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之外,还给20世纪的人们留下了关于近代化的记忆,这种记忆将使中国的近代化道路被深深地烙上了李鸿章的印记。
书稿是由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20万字, 记述了我党情报交通工作的创建者之一吴德峰一生的革命经历。包括他的出身、入党、在武汉担任国民政府公安局局长、打通党内交通线、领导西安情报工作、参加军调工作、任新中国武汉首任市长、任*人民法院副院长等经历。之前曾在中共党史出版社的《吴德峰》一书中作为部分内容出版。
凡是经历过“文革”的人,都知道陈伯达的“大名”。虽然他一再谦称自己是“小小老百姓”,当年却是仅次于毛泽东、林彪、周恩来的第四号人物,是中央文革小组的组长,号称“理论家”“中共一支笔”“中国舆论总管”。 本书是海内外关于陈伯达的唯一长篇传记,以70余万字的篇幅,记述了陈伯达85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身为国民党少校的他如何加入中共,他留苏与托派的关系,他的被捕和出狱,他怎样进入延安成为毛泽东的秘书,他如何跃为中共“理论家”、《红旗》总编, 他与毛泽东、江青、康生、林彪之间复杂的关系,他在“文革”中怎样由江青的同伙变为林彪的盟友…… 本书作者多次直接采访了陈伯达本人,并访问了众多的知情人,查阅了大量的档案和历史资料,以准确、全面的史料和新颖独特的专访,公正、客观、生动地展现了陈伯达不寻常的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伟大悠久的历史,由一代代民族英雄儿女热血铸就,他们或艰难求索,或奋斗风险,或以身许国。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烈士,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是广大党员干部开展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的学习典范。本书精选40位英雄烈士的感人事迹,配以珍贵的烈士图谱和历史图片40余幅,双色印制,排版精美,可作为各地区各部门党员干部提高党性修养的参考读物。
该书属于 中华先烈人物故事汇 系列图书。该书以故事的形式生动鲜明地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山西省早期青年运动、工人运动的先驱,中共早期高级党务工作者,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和我军政治工作的杰出领导人贺昌光辉的一生。贺昌坚定马列信仰,积极参加革命斗争,16岁时就担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21岁时成为中共中央委员。他经历重重战火,先后转战上海、湖南、香港、广西、天津、河北、江西等地,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参与组织广州起义、筹划百色起义,终在保卫中央苏区的战斗中被敌人重重包围,宁死不当俘虏,高呼 红军万岁 举枪自杀,壮烈牺牲时年仅29岁。该书以生动易懂的语言,极具代表性的英雄事迹介绍了贺昌平凡而伟大的一生。该书在充分尊重历史史实的前提下,结合中国革命发展历程和贺昌烈士
凡是经历过“文革”的人,都知道陈伯达的“大名”。虽然他一再谦称自己是“小小老百姓”,当年却是仅次于毛泽东、林彪、周恩来的第四号人物,是中央文革小组的组长,号称“理论家”“中共一支笔”“中国舆论总管”。 本书是海内外关于陈伯达的唯一长篇传记,以70余万字的篇幅,记述了陈伯达85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身为国民党少校的他如何加入中共,他留苏与托派的关系,他的被捕和出狱,他怎样进入延安成为毛泽东的秘书,他如何跃为中共“理论家”、《红旗》总编, 他与毛泽东、江青、康生、林彪之间复杂的关系,他在“文革”中怎样由江青的同伙变为林彪的盟友…… 本书作者多次直接采访了陈伯达本人,并访问了众多的知情人,查阅了大量的档案和历史资料,以准确、全面的史料和新颖独特的专访,公正、客观、生动地展现了陈伯达不寻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