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史话》介绍了民盟早期的历史,讴歌了民盟成员发扬中国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敢于为民请命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和在斗争中前仆后继的光辉业绩。它以史话的形式,将民盟早期历史上的主要活动分章详述,记事具体详实,人物形象生动鲜明,是一部态度诚恳的史实著作。
推理集情报分析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于一体,在情报工作中居于中心地位。本书系统介绍并梳理了关于推理工作的背景知识与专业理论,借鉴哲学和逻辑学思想,突出需求牵引与实践运用,从多维度提出针对情报分析中假设推导、因果分析、前景探索、战略评估等相关问题的推理方法,有利于深化对情报理论的认识,推动情报分析能力提升,为情报分析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本书可供从事情报研究、情报工作、情报分析智能化平台研发的相关人士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情报学、战略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
《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是作者30多年来研究中国成果的结晶。它主要从四个方面对中国社会变革、政府管理体系、经济发展,以及中国社会目前所面临的挑战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中华帝国的遗产及其式微。作者谈到孔子和儒家思想、清朝的衰落、共和的兴起.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特殊发展道路。书中谈及毛泽东思想、文化大革命、毛泽东时代的政府管理方式、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以及邓小平时代的政府管理方式变革:1949年以后的中国管理机构设置和结构.如中央政府、县、乡等不同层级的管理体制.以及“条”、“块”管理体系等;目前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挑战,如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护环境等问题。《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是继费正清《美国与中国》之后的又一部美国学者研究中国的重要学术著作。作者对中国的深度观察
《从深海到深空:科技征程的中国坐标》入选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是献礼党的二十大的主题图书。本书聚焦新时代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全景呈现在建设科技强国征程上,在“四个面向”引领下,我国科技创新在广度、深度、速度、精度加速跃升的发展轨迹,展现科研团队“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精神风貌,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而不懈奋斗。
《军事装备试验理论与实践探索》作者对从事教学工作以来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从中筛选出部分内容汇编成册,希望能够为教学和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也为军事装备试验鉴定实践提供借鉴。《军事装备试验理论与实践探索》按照装备试验体系建设、装备试验技术与方法、装备试验指挥管理、装备作战试验、装备试验人才培养、装备建设的逻辑顺序进行编纂,力图反映作者对军事装备试验鉴定理论体系认识过程,也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
本书引入社会表征的研究视角,探讨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而迅速分化和形成的代城市移民和第二代城市移民的污名社会表征,认为城市移民污名的形塑体现了对话与互动的双向特征,并通过锚定和具化机制加以实现。
该书稿按照《古田会议决议》的形成、贯彻、弘扬3个节点,分上、中、下3篇。 上篇关于《古田会议决议》的形成,主要从《决议》形成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经验借鉴(黄埔军校及其东征军、北伐军等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实践基础(毛泽东三湾改编与井冈山斗争时期等实践)、重要推动(中共六大精神的贯彻)、外部促进(共产国际的作用)、根本动因(纠正红四军内部各种错误思想)重点进行了阐述。实际上阐述了《决议》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中国化的结果。 中篇关于《古田会议决议》的贯彻,主要从《决议》贯彻中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和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地位在全党地位的确立及其对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性的认识过程进行阐述。 下篇关于《古田会议决议》的弘扬,主要从《决议》弘扬对于当前思想政
《改革忆事》“国事篇”,由于光远、杜润生、吴象等30多位重大决策、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钩沉史实,或亲笔,或口述,定格决定中国改革开放走向的关键瞬间,披露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具有极强的历史资料价值;《改革忆事》“家事篇”,由各阶层、各行业的人士留下生动的生存档案,或详述,或碎片,但求真实准确,见微知著。2008年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30年来与改革开放兼程共进的各个方面的实践者、研究者、记录者,得以真切回顾这一激起中华民族“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沸腾岁月。
《全甲板攻击:战火中成长的美国航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和刻画了美国海军航空兵诞生、成长、通过二战战火的考验而走向全盛期的故事。“全甲板攻击”是指航空母舰搭载尽可能多的飞机,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放出尽可能大的攻击机群,向敌人发动毁灭性的一击。“全甲板攻击”是美国海军航空兵最主要的作战理论,这一理论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萌芽,在20-30年代期间逐步成熟,经过一战战火洗礼,成为了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致胜法宝,证明了战列舰时代的消逝,并影响了全球海军的发展。
徐黎丽编著的《中国边疆安全研究(1)/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研究丛书》从边疆安全理论、文化戍边、边疆治理、边疆民族问题四篇来分别探讨边疆安全;倡导以跨学科的视野对边疆安全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探索和分析,总结了中国边疆历史与现实问题的经验与教训。
本书从“生活世界”的视角出发并作为分析工具,观照作为特殊教育形态的整个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探索了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何以可能和如何可能,揭示了生活世界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契合点与同构性,指出生活世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源,并进一步探究了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本质,以及回归的意义和途径。“生活世界”的提出,是近代哲学向现代哲学的重要转向,即从科学世界转向生活世界。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当下的一种教育思潮和走向。本书立足于新的时代背景,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刻哲学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回归生活世界的主张,将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