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主义威胁是一个杂糅了真实和想象的多面体,每一种恐怖威胁都有着不同的来源,每一种恐怖威胁所采取的战术和所造成的政治问题也大相径庭。伯兰德在书中系统地梳理了各种国际恐怖组织、恐怖策略的起源、演变、特征和发生机理,以及相应的反恐策略。无论是对于专业研究人员,还是实务部门工作者来说,这部融理论性、知识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作品都是值得反复研读的经典之作。
虽然恐怖主义活动由来已久,但是2001年美国“9·11”事件的发生敲响了新世纪恐怖主义进攻的“号角”,非国家行为体可能发动的恐怖袭击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和重点防范对象。而在一个拥有大量核武器及核材料的世界,恐怖主义与核在非国家行为体身上的结合无疑会给社会、国家的稳定以及人类文明本身造成巨大的威胁,尽管目前还没有发生此类核恐怖主义事件,但是对此世界各国都应该高度警惕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防范乃至打击。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主编的这本《应对核恐怖主义:非国家行为体的核扩散与核安全》在此问题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能够增进大家对核恐怖主义的认识和提高对其的防范意识。
本书以非传统安全为研究视角,以“9·11”恐怖袭击事件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美国“9·11”之后的国家安全观与“反恐”。“9·11”事件作为国际安全研究的重要驱动力不仅凸显了非传统安全威胁对人类的危害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美国的国家安全观,使其一改冷战期间将主要大国作为头等威胁的思维,转变为将恐怖主义,以及恐怖主义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结合视为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由于恐怖主义是一种遍及全球的威胁,美国必须寻求“反恐”盟友。南亚的巴基斯坦、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中东的沙特阿拉伯基于自身特殊的国家利益选择与美国合作“反恐”。美国—巴基斯坦、美国—印尼、美国—沙特对合作“反恐”的利弊权衡、“反恐”合作的领域及“反恐”合作的成效是本书探讨的主要内容。此外,本书还阐述了美国与印度、俄罗斯、欧盟等大国
本书是我军多年生物武器医学防护研究成果的结晶,也是外生物恐怖应对策略和新技术的荟萃。全书共八章,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生物恐怖袭击的历史与现状,生物恐怖袭击的应对原则和策略,医学处置程序与要点,生物恐怖病原体的检验与鉴定,生物恐怖袭击的医学防护,生物恐怖引发的社会心理学问题。对可能用于生物恐怖的各种病毒、细菌、立克次体、真菌和生物毒素所致疾病的病原学特征、流行病学、诊断方法、预防与控制措施等做了重点而翔实的介绍。附录部分介绍了突发生物事件污染区域测算、污染消除评价方法并提供了相关的法规和实验室规则。内容全面,观点新颖,可操作性强。适于各级卫生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和微生物检验人员学习参考。
在中国,有多少政治“分析师”,就有多少缺席的政治参与者。为什么?因为我们一直以为政治是可以交给别人的东西,留给自己的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徐贲从观念纠错开始,指出政治应成为每个人的副业,而通过现代启蒙和自我教育,提升自身的道德、学识和能力,学做“精明的公民”,就是在追求好的政治。 《政治是每个人的副业》想告诉读者的,正是如何成为“精明的公民”,从而让政治成为“的职业和所有人的副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