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 女性是太阳:“青鞜”及其女性研究》介绍了1911年秋天,平塚雷鸟与一群知识女性创办了《青鞜》杂志并成立了“青鞜社”。《青鞘》杂志存续5年间,不仅促进了日本女性的自我觉醒,为日本女性的自我表现提供了舞台,而且为近代以来日本女性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百年陆达(1914.12.18-2014.12.18)》是为纪念新中国钢铁工业的缔造者,故县铁厂创始人陆达诞辰一百周年编纂的文章合集。全书分6个部分:中钢协的纪念文章,陆达生前好友、同事的纪念文章,陆达亲属的纪念文章,长钢采访老兵工的实录,长钢文艺爱好者撰写的缅怀文章和文艺作品,陆达部分作品选编,从不同角度讴歌了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陆达光辉、战斗、奉献的一生,以及为创建新中国钢铁事业所作的贡献和表现出的崇高品德,对后代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和深远的正能量影响力。
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前夕,我们再版《佩剑将军张克侠军中日记》,以纪念这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三军军长的张克侠同志。这部日记始于抗日战争爆发的1937年7月,止于1948年10月,时任国民党第三绥靖区中将副司令官的张克侠,在淮海战役的关键时刻率所部2.3万余人战场起义,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受到中共中央通电嘉勉。鲜为人知的是,张克侠实为1929年入党的受周恩来直接领导的一名特别党员。他深谋远虑、运筹帷幄,遵照党的指示长期潜伏、孤身作战,为掩护革命志士,为培养和发展爱国进步力量,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本书初版于1988年7月。此次再版,修订了原书中的少量差错;并根据作者亲属的要求增加了若干重要的历史照片;还收录了一篇公开发表过的张克侠回忆淮海战役战场起
《郭汝瑰回忆录》是郭汝瑰的回忆录,详述传奇险难人生,同时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多次战役有精当分析,对国民党高层政争缠斗也有精要点评。 郭汝瑰,出身名门,先为黄埔五期,又入陆军大学。抗日战争中,率旅参加淞沪会战,与日军反复争夺七天七夜而阵地不失,名扬军界,备受陈诚赏识;长沙会战中又得薛岳青睐;成为蒋介石心目中的军界精英。其实,这样炙手可热的人物,曾是中共党员,抗战中已与中共高层建立联系。在国共争锋紧要关头,由于郭汝瑰进入国军中枢决策层,经常向蒋介石提供作战方案,听取指令,因而有机会将大量最高机密转交中共。他隐藏很深,又多谋善算,受当局信任,在糜局、危局中始终官运亨通。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任命郭汝瑰为兵团司令,防堵解放军入川。郭在宜宾通电起义,破坏了蒋固守大西南的计划。蒋介石
本书由唐纵1927年至1946年之间的日记整理辑录而成。唐纵(1905-1981年),字乃建,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早年为军统头目戴笠十人团成员,后曾任“力行社”特务处书记长、驻德使馆助理武官。1939年开始进入蒋介石侍从室工作,不久被蒋钦命为第六组组长,在蒋介石身边工作8年,负责为其处理情报信息,深得蒋的信任和倚重。后调任国民党政府参军处参军、内政部政务次长。1949年随蒋介石溃退台湾后,任国民党总裁办公室资料组组长、革命行动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省政府秘书长、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总统府国策顾问等职,继续为蒋效命。
《面向实践的反思》收入的是郭湛30年来发表的62篇论文,分为“实践与批判”、“社会的发展”、“人的主体性”、“公共性思考”、“认识与效率”、“文化观探讨”、“哲学的反思”七个专题。这些论文连贯地展现了作者30年来思考和研究的轨迹。文集有作者1977~2009年著述要目,提供了该论文集选编的资科背景。刚刚过去的30多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历经曲折而又凯歌行进的年代。激动人心的历史创造实践,是哲学这种理论思维不断涌流的现实源泉。这个时代理论和实践相互砥砺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社会作用的有力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