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一卷,记述自1931年 九一八 事变、1937年7月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直至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国民党军队广大爱国将士在对日作战的正面战场英勇杀敌的详细过程,重点描述了战略防御阶段长城抗战、卢沟桥抗战、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晋中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一次次空前惨烈的大会战,谱写出中国人民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奋起反抗、浴血沙场的民族壮歌。 《国殇》第二卷,讲述了中国抗战从战略防御阶段转向相持阶段的艰苦历程,重点记述从1938年10月到1943年国民党正面战场几次重大战役,详细地描述了南昌会战、长沙会战、桂南会战、上高战役、浙赣会战等。歌颂了中国官兵顽强不屈、殊死血战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同时也从日军发起的一次次 围剿 战、 扫荡 战和细菌战中,揭露出侵略者的凶残和罪恶。 《国殇》第三卷
本稿叙述和刻画了发生于1944年9月的贝里琉岛战役。美国海军陆战一师将领预计几天内可较轻松拿下该岛,不料守岛日军依托大量诡异而坚固的防御工事进行顽强的抵抗,致使攻岛美军蒙受重大伤亡,战斗拖延了两个月才以守岛日军被整体消灭而结束。战后美军仔细研究了守岛日军的防御工事及战法,吸取了大量血的教训,并将之广泛运用于后来的对日作战之中。 本书基于详实的史料,从纯军事的角度,具体生动而客观地讲述和刻画了发生在贝里琉岛那场残酷、激烈、令人难以遗忘的战争。
1944年8月,德军在西线溃败后,西线盟军迅速向德国边境挺进,每个人都认为战争将在圣诞节前结束,但事实并非如此。德国设法拖延了最后的失败,直到第二年5月才最终宣告投降。 《德国人眼中的欧战胜利日:纳粹德国的最终失败》以盟军在法莱斯的胜利和随之而来的德国军队的仓促撤退为背景,详细描述了1944年即将结束时德国复苏的*迹、盟军在阿纳姆的失败、德国在阿登的最后一次进攻,以及1945年春天盟军攻入柏林,纳粹德国最后崩溃,涵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战争的最后一个时期。 这是一场由下级军官和其他官兵在德国国防军分崩离析时进行的战斗。该书从 "另一面 "出发,尽可能通过战斗员和平民目击者的口述进行叙述,用亲历者的声音讲述纳粹德国最终失败的故事。
二战期间,苏联武器以可靠、强*且颇具创新性闻名。战后,它们或成为经典模型被载入史册,或影响了之后数十年间的武器发展。比如:T-34坦克,据统计它是二战中用途*广的中型坦克;M1943型152毫米榴弹炮,直到20世纪90年代它仍在非洲和中东的部队中使用;PPSh-41冲锋枪和SVT-40步枪,它们为冷战时期声名赫赫的AK-47突击步枪奠定了基础;至于 喀秋莎 火箭炮,则一直被世界各地的军队复制和改进 本书介绍了苏联军队在二战期间部署的每一种武器,并按照类型分章介绍了 坦克和装甲战车 火炮 轻武器 飞机 和 海军装备 。此外,本书还专门用一章介绍了西方盟国提供的大量租借武器,包括坦克(马蒂尔达、谢尔曼和丘吉尔)、轰炸机(道格拉斯A-20和汉得利-佩季 汉普登 等),以及由通用汽车、雪佛兰、GMC、奥斯汀和福特公司制造的许多卡车和辅助车辆。 除了详尽
《二战德军武器图解百科》 是什么武器让二战时期的德国军队显得如此强*? 从战斗机、火炮到战舰,本书用图解的形式展示了二战期间德国军队所使用的那些重要的、有影响力的武器装备。 从德国国防军到武装党卫军使用的装备,本书提供了二战时期德国主要武器装备 从 豹 式坦克、88毫米火炮、 喷烟者 41型多管火箭炮等陆战武器,到容克斯Ju-88等知名空战锐器,以及 俾斯麦 号等一系列经典海军武装 的图解,每一件重要的武器都配有全彩图片,并附有其发展史、服役历史和规格表(包含了完整的尺寸、重量、性能,以及乘员、装甲、武器和动力装置等细节)。对于想要了解二战时期德军军备的军事迷而言,《二战德国武器图解百科》是一本相当不错的普及读物。 《二战苏军武器图解百科》 二战期间,苏联武器以可靠、强*且颇具创新性闻名。战后,它们或
太平洋战争 系列全景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轴心国的主要成员国日本和美国、英国等同盟国,于1941年至1945年进行的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东亚地区的太平洋战争。完整呈现日本军国主义兴起及败亡全过程,深入分析太平洋战争的前因后果,多角度展示轴心国和同盟国之间的军事、政治、外交和经济斗争。作者文字流畅,行文脉络清晰,引经据典披露史实,对事件和人物有精辟的见解。书中描写战争场面宏大、进程细腻;人物形象饱满,性格突出;情节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太平洋战争 系列图书共十部:山雨欲来、铤而走险、不宣而战、艰难时刻、绞杀日本、美日对决、钳形攻势、日本溃败、困兽之斗、东京审判。 第一部《山雨欲来》,主要讲述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军国主义的兴起,以及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等内容。 第二部《铤而走险》
《注意,坦克!》是古德里安的代表作之一,其德文原著出版于1937年。 装甲怪杰 古德里安将其对机械化战争长达15年的研究心得融入此书,本书具备的启发性、革命性震惊世界,并迅速成为*销多年的传世经典。 《注意,坦克!》根据1937年版德文原著直译。本书先介绍了一战期间的武器和战术,阐述了这次大战是如何演变为阵地战的,进而深刻地分析、探讨了盟军的坦克战术问题,并提出了机动作战、大规模协同作战、闪击战术等战略战术思想的合理推论。 古德里安意识到坦克部队不能单纯靠自己作战。为了有效地战斗,它需要其他武器的支持和帮助。这就是德国 闪击战 坦克战 理论的起源。其后德国正是通过这样的策略横扫二战欧洲战场。 本书是德军装甲兵缔造者古德里安的代表作。书中介绍了1935年至1945年间德军装甲兵战术在分队指挥领域内的发展情况,
本书从视觉角度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关键战役,包括敦刻尔克撤退、不列颠之战、击沉 俾斯麦 号、莫斯科保卫战、马耳他岛保卫战、中途岛海战、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阿拉曼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克会战、安齐奥 卡西诺战役、英帕尔 科希马战役、诺曼底登陆、阿纳姆战役、突出部之役、柏林战役、冲绳岛战役。书中不但有丰富的战场示意图、历史照片、三维地形图、彩色插图、武器图,还将兵力、武器、战术、地形等立体化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甚至设计出了陆地、空中、海上的三维全景式战斗插图,为研究和理解二战中的关键战役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书通过战争的视角,深入探讨了历史洪流中的29场关键性战役。从公元前3世纪的坎尼之战,到20世纪的现代战争,本书跨越了千年时光,覆盖了战争史上的多个重要时刻,包括色当战役、小大角河之战、乌姆杜尔曼之战和阿拉曼战役等,这些战役都在历史的转折点上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 书中*选的每一个战场案例,不仅具有强烈的戏剧性,更承载着深远的历史意义。为了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每场战役,作者特别设计了三维战斗图,将地形、部队部署、天气等关键因素融入模型之中。无论是阿纳姆上空的伞兵降落,还是布伦海姆战场上的泥泞斗争,读者都能通过这些精心制作的视角,洞察战争行动的每一个关键瞬间。
本书基于新的学术研究,以清晰易懂的文字描述了坦克的诞生和其在一战中的演变情况,以及在二战与冷战时期,相关技术发展是如何推动坦克从丑陋、笨拙的机械装置转变为机动性高、火力*大、防护性能佳的武器,成为现代机械化战争的核心武器之一的。 本书的前半部分以时间轴为主线,对英国、法国、美国、德国和苏联等几个主要坦克生产国的坦克发展史进行了详细梳理,描述了坦克在 进化 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和实现的突破。此外,本书还详细介绍了二战之后的瑞士、瑞典、以色列,以及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坦克生产国的相关情况。本书的后半部分以附录形式为主,从火力、装甲防护、机动性这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坦克的设计理念与技术发展情况。
军事战略家、历史学家富勒穷尽三十年之心血,终于完成这本战史学方面的结晶之作。 全书共有三卷,*一卷以战争历史的发端作为起点,以1572年勒班陀海战为终点,着重介绍了古典时代和中世纪的西方战争历史,阐述了西方战争艺术的诞生、发展,以及西方各民族围绕地中海世界所展开的争霸历程,时间跨度达3000余年。 *二卷以英国和西班牙争夺海上霸权作为起点,以1815年滑铁卢会战为终点,介绍了文艺复兴时代、近代以及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西方战史,分析了火药时代降临之后,铁路、内燃机诞生之前,西方历史上所发生的重大军事事件及其在历史上所造成的影响,涵盖范围约300年。 第三卷以美国南北战争拉开帷幕,以两次世界大战为其高潮,讲述了从美国内战到莱特湾会战期间所发生的数十场战役。并以大事记为纽带,串起了从工业革命开始,到*二次世
一部史料集。淮海战役胜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人民群众踊跃支前则是这些因素中重要,不可或缺的。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推车推出来的。为了重温那段历史,本书用历史再现的方式,辑录了文献资料、参战人员回忆文章、相关报纸报道、支前模范故事等史料,多角度、多方面、多维度地对淮海战役人民支前运动做一个实录展示,反映人民群众全力以赴支援淮海战役,终取得淮海战役伟大胜利的史实,以此来证明 战争的伟力之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
本书汇集了自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至2023年期间研究、重现这场战争的学术成果、文学作品、教学设计等著述和文章的书名、文章名、内容简介和封面等,是一部较全面反映130年来研究、展示甲午战争状况的工具类图书。
这是一部罗马通史,自特洛伊木马屠城起,至君士坦丁堡陷落止,整整2207年,包括王政、共和、帝国三个时期,也涵盖了罗马文明的主要对手,包括迦太基、继业者诸国、帕提亚、萨珊波斯、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等主要国家史,*方位、无死角地阐述罗马战争史上的传奇以及罗马社会演进的整个历史进程。 *一卷 主要包括罗马起源、罗马王政、共和早期、共和内战四块内容,几乎涵盖了这一阶段可查阅、见记载的*部战争,也介绍了罗马的基本制度、两大阶级、罗马军团等内容。 *二卷 主要包括后三巨头内战、帝政主要王朝、蛮族入侵、帝国分裂、西罗马帝国灭亡几大块内容,同样也以战争为主,但也完整阐述了各王朝兴替、内战等内容,*对不会让读者有跳跃感。 第三卷 主要为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史。着重讲述这一时期王朝的更迭,*核心的部分为查士
《轻兵器100年(上)》对在自一战初期至二战结束期间内使用的*种轻兵器给予了*常直观的指南。书中内容按战场地域和不同的战役进行章节划分,包括:西线战场的各个部分(1914-1918)、东线战场部分(1914-1917)、西班牙内战、*二次中日战争(抗日战争)、纳粹入侵波兰和法国及各低地国家、北非战役(1940-1943)、东线战场(1941-1945)、意大利与西西里岛登陆战役、西北欧战场以及太平洋战场。 本书篇幅紧凑,内含各款手持武器,譬如:连发左轮手枪、半自动手枪、栓动步枪、全自动步枪、突击步枪、狙击步枪、冲锋枪、轻重各型机枪和*种步兵支援武器。这些步兵支援武器包括:榴弹发射器、反坦克器材枪、巴祖卡火箭筒。对战争进程有重要影响的武器有做特*介绍,譬如:鲁格手枪、李恩菲尔德系列各型号步枪、SVT-40托卡列夫突击步枪和勃朗宁M2重机枪。同时
《日俄海战》是英国*名历史学家朱利安 科贝特爵士的作品,创作于1910 1915年。顾名思义,其主题是100多年前发生在中国东北地区的那场列强战争 它改变了东亚的政治格局。由于一开始只供英军级别高的军官传阅,该书*长时间都鲜为人知,直到近年来才随着解密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本书的参考资料来自三个方面,即日方提供给英国的机*版战史 《极密 明治三十七八年海战史》、俄国陆军在战后编纂的*方战史、英国观战武官的报告,它们为本书提供了详尽的描述。不仅如此,作者还融入了对战略和战术的冷静分析,让读者能领悟那些重大军事行动的前因后果。科贝特的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果我们检视一下20世纪英国和美国的海上战略,就不难发现科贝特理论的充沛生命力以及它在现代海洋战略思想的舞台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本书的内容包括日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