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哲学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素的一部随笔集,分为工作、教育、爱情、社会、文明五个部分,展现了罗素对个人和社会问题的广泛关注及其广博的学识。罗素强烈反对现代社会人们的超负荷工作,他认为,人类要过上幸福生活并实现全部潜能,不是通过更努力或更聪明地工作来实现的,而是通过利用闲暇的非凡力量。在本书中,他还为“无用的”知识作激烈的辩护,他推崇冷静思考和自由探究的美德,认为传统的财富积累是一种文化和道德贫困。这些文章虽然写于20世纪30年代,距今已快一百年,但对当今的读者仍然具有深刻的启迪价值。
黑格尔以历史与逻辑一致的辩证原则和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逻辑学相统一的方式,建构了哲学历史记录庞大、最全面的本体论哲学体系。在这个哲学体系中,黑格尔辩证法无疑占有重要地位。它在哲学目前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居于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在理论上仍不失其重大现实意义。 黑格尔哲学研究专家邓晓芒教授在本书中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了全面介绍和探讨。全书共分五讲,从黑格尔哲学的开端和黑格尔辩证法的两大起源到黑格尔辩证法的灵魂——否定,再到黑格尔辩证法的形式——反思,最后落脚到黑格尔辩证法的逻辑学、认识论、本体论的统一。本书是了解黑格尔辩证法的书。
本书对比研究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作品与文学创作中的思想与尼采哲学作品中的思想,中间还穿插分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托尔斯泰作品的诊断。作者的思想倾向,就是突出和强化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尼采存在主义思想中的非理性的、绝对信仰与绝对抗争的要素。陀思妥耶夫斯基强调生活就是一场伟大的最后的斗争,不是向上就是向下,不是救赎就是堕落,不是抗争就是沉沦。而尼采的永恒轮回思想,同时也强调了人要在这个已经失去了根基的现代生活中,自我决定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一个超人式的战斗的生活。而这一切,无不揭示着人的一种对于绝对信仰和终极救赎的渴望与投奔。舍斯托夫自己也告诉读者,伟大的最后的斗争在等待着我们。尽管我们并不能够清楚舍斯托夫的伟大的最后的斗争该怎样去进行,但是我们的确能够从舍斯托夫的文
一场发生在暴风雨之夜的哲学之旅,开启你思想的宝库。 献给所有的大人和小孩,或是那些想要知道自己是谁、生命是什么的人,以及所有深信好奇心和想象力永远不会消失的人。
《创造进化论》流行于20世纪早期,现代演化综论出现以前。书中提出并论证了作者关于“生命冲动”的理论和直觉主义方法论,标志着析格林的生命哲学的完成。《创造进化论》是亨利·柏格森的代表作,书中提出和论证了“生命冲动”的理论和直觉主义方法论,并对之前的进化论哲学体系进行了批判。该书1906年在法国巴黎首次出版,标志着柏格森生命哲学的成熟。生命哲学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哲学的范围。 除了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詹姆斯和英国过程主义哲学家怀特海这样的哲学家之外,英国戏剧家萧伯纳和法国小说家普鲁斯特等人都吸纳了柏格森生命哲学的思想。
本书汇聚了柏拉图、尼采、叔本华等享誉世界的50位哲学大师、横跨多个世纪的50部经典哲学著作,力求向读者展示大师们的思想精华,生动地介绍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生活境遇等。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拆解50部经典哲学著作,带你快速了解哲学中关于人生、世界、政治、思想等基本命题,建立哲学与个人之间的桥梁,引导你以崭新且自由的方式去行动、思考和感知,打开广阔的思想世界,提高人生的质量。
《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作的哲学对话体著作。全书以苏格拉底之口,通过与其他人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书中讨论的大多数问题都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优生学问题、节育问题、家庭解体问题、婚姻自由问题、独身问题、宗教问题、道德问题、文艺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男女参政、男女参军等问题,几乎都是普通人一生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其思想博大精深,几乎代表了整个希腊的文化。而书中内容,对我们现今生活仍有绝大的意义。2015年11月,《理想国》在英国“学术图书周”中,被评为拥有影响力的20本学术书之一。
马克思是“千年*思想家”。了解马克思的生平和事业,理解马克思的学说和思想,懂得以马克思命名的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与意义,我们才能把握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信念和追求。本书通过对马克思与我们的人生观、马克思与我们的历史观、马克思与我们的时代观、马克思与我们的科学观、马克思与我们的宗教观、马克思与我们的文明观、马克思与我们的理想观等方面的论述,带领我们“重读马克思”“走进马克思”,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包括哲学观、实践观、物质观、发展观、真理观、价值观、思维观、历史观、时代观、人生观等内容。
本书是英语世界很的马克思生平、思想研究文献之一。它的优选特色:一是详细剖析了以往不为人注意和重视的后来发表的马克思的思想文献,如马克思的几大本经济学笔记;二是深入细致地刻画了马克思一生的生活、工作和理论研究经历,揭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情况和资料。书中所提供的新资料对我国学界正在盛行的马克思著作的版本和文献研究,无疑有重要参考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我革命》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反思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自我革命的紧迫性、内涵和途径,说明自我革命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和当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