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20世纪之交,是一个旧学衰落,新学纷争的时代;在西学冲击下,出现 国粹 国学 等概念。本书聚焦于 国学 ,以此为 抓手 ,剖析 国家与学术 的时代主题 什么是国学?国学是否妨碍中国 走向世界 ?国学自身怎样 走向世界 ?在一连串追问之下,作者把一系列充满歧异而使人困惑的、远远超出学术的范围,形成社会参与相对广泛的思想论争展开在我们面前。 本书大体涵盖清末保存国粹与民国整理国故两大运动。讨论了这个时代思想文化层面所面对的根本性问题,投射入也表达出20世纪前期,许多中国士人的共同期待,即中国的整体 复兴 。
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和19世纪的生物进化学说所奠定的新的宇宙与人的观念,构成了今天对宇宙与人的认知基础。而宇宙与人观念的新旧变迁又引动了包括宗教、伦理、美学、社会政治学说等诸领域的思想震荡、观念协商或革命。本书以近代中国的大思想家、国学大师章太炎之思想经历为轴心,来辐射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跨越大西洋、太平洋的英语、日语、中文三个文化圈,涉及英、美、日、中四国,围绕革新中的宇宙与人的观念所牵动的宗教、伦理、社会政治学说、美学诸领域之思潮跌宕和交互影响。这是一部流动的人类精神的史诗。在寰球的同一段时空中,各个国别固有的文化特征不同、当前之社会命题有别、内部的派别分歧深刻,使得整体上步伐相同的观念革新面临理解要点之参差错落、逻辑理路之递演流变。恰恰是在这么一个复调喧哗的格局中,才能
本书通过对 事 的多维度考察,展示了把握现实存在的独特进路,在扬弃思辨的形而上学和形式的形而上学的同时,也使以真实存在为指向的形而上学在新的形态中得到延续。从总体上看,本书可以视为建构中国自主的哲学知识体系的具体尝试。
......
《道德经说什么》和《庄子说什么》是西安交大韩鹏杰教授精读道家经典的系列书籍。《道德经说什么》是韩鹏杰精研数十年,以魏晋时期天才学者王弼注解本《道德经》为依据,以独有的"以经解经"特色,用幽默风趣的讲解方式,带给读者的一个立体的《道德经》。他以形象生动的例子和自身厚重的国学素养,对《道德经》进行逐章逐句的解读,重点讲解书内《道经》 "道法自然""上善若水""尊道贵德""反者,道之动" ,《德经》"以下为基""大象无形""福祸相依"等核心思想,力求深入浅出,让读者全面了解《道德经》的思想与智慧,感受中华文化较为的魅力和时代风采,引领读者感受国学文化的智慧。《庄子说什么》是韩鹏杰对《庄子》一书的独到解读,带我们走近庄子其人其文。韩鹏杰从“内篇”“外篇”与“杂篇”中挑选出15篇反映庄子思想精华的代表文章,用
本书通解《老子》八十一章的全部内容,是为当代人量身 的老子思想入门读本。 全书通过比对 版本,复原 接近老子思想本义的《老子》原文,从先秦典籍的原始风貌中参悟真正的老子思想;全面吸收古今中外大家的研究成果阐释经典,将孔孟老庄和叔本华、黑格尔等西方哲人对照解读,融会东方智慧和西方思维,揭示古文背后的深刻道理和丰富内涵,理解伟大思想家在面临相同问题之时不谋而合的应对逻辑,尤其是老子思想穿越时空、普遍适用的伟大特性。本书重视将古典文本纳入现代人的认知框架和人生困境,为读者提供解决现代生活焦虑、迷茫、内耗和痛苦的启示,以摆脱情绪困扰。
冯友兰是20世纪中国*有影响的哲学家,以 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以道中庸 为座右铭,自称为 三史释古今,六书纪贞元 。12卷本的《冯友兰文集》,主要包括 三史 六书 ,还有《三松堂自序》、《人生哲学》。
本书收录宋、元、明、清30余位易学名家所著录的重要易图及其图说约780余幅(条),包括了历代易图的精华,清楚地反映了易图发展繁衍的线索,全面展示了不同时代以图解易的特点和成就,从而给读者提供一个丰富全面、系统明晰的易图工具书。
作为近代中国第一位会通中西文化的思想家,严复以开放的心态致力于西方文化的翻译和传播,向近代中国社会输入了一系列新的观念和价值,并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比较和融合,在中国近代文化的转型中扮演了非同寻常的角色,他创立的中国进化世界观,他的个人和国家自立、自强信念,影响深远。本书在展现近代中国境遇和严复人生历程的基础上,从多维度对严复的东西文化融合论、转型思想及其思想世界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考察,揭示了他的独创性和超越性,是严复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成果。
本书作者以风趣的语言和独到的眼光,对《论语》进行了深入浅出地剖析。在作者笔下,孔子有理想而不得实现,颠沛流离,像无家可归的流浪狗。对于如何读经典,如何看待经典,作者提供了他的思路,启示人们对《论语》到底在讲什么、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等问题产生新的思考。
梁启超著述集大成之作,再现民国初版原貌的经典版本 《饮冰室合集》编于1929年梁氏逝世后,是梁启超授权的著述集成,堪称梁氏思想文化探索与贡献的集大成之本。虽然在此前后出现过众多梁著版本,但它们都不能取代《合集》的典范意义。该本于193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充分体现了梁启超与中华书局的密切联系和长久友谊。是书一仍原貌分为《饮冰室文集》16册,《饮冰室专集》24册,合计40册。本书可见作者思想之发展及三十年来政局及学术界转变之迹。 2013年是梁启超诞辰140周年,中华书局特推出《饮冰室合集》典藏版。典藏版恢复初版原貌,分装40册,在对经典版本的纪念中增加使用的便利;放大开本与版心,重选底本,限量精印,制作更加考究。
这是一套南怀瑾先生讲给当代人的传统文化普及读物,按主题分为三本书:《中国有文化》《人生无真相》《正道的谋略》,分别对应南怀瑾作品中与当下普通读者关系密切、适合入门的板块。 《中国有文化》意在呈现南怀瑾先生对于中国文化总体脉络、特色和价值的概述。可以让读者快速认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与核心价值,了解古今社会在组织方式、经济、教育、政治等方面的差异,进而获得对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的认知。 不论古今中外,对个人来说,一生重要的事无非立身、处世、做事、安心,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方面拥有丰富的遗产。《人生无真相》这本书就将南怀瑾先生讲述的相关内容有序地组织起来,希望对于读者看透人生的规律、面对人生的困境、实现人生的价值有所帮助。 《正道的谋略》关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做人成事策略的话题,侧重于
严复和福泽谕吉是中日两国近代化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两人都在东方的强大帝国遭遇西方的坚船利炮之时为本国的自强和发展积极寻找出路;两人都是传播西方先进思想的先驱者,为开启民智,增进对于西方的了解做出了重要贡献;两人都著译兼备,将本国悠久的文化和西方思想融会贯通。中日两国的近代化历程相异,严复与福泽谕吉的行动、著译风格、思想和人生轨迹也有许多差异。在中日启蒙思想这一主题下,本书以历史的纵向变化和时代的横向关联为坐标,以严复与福泽谕吉两人的思想特点和变化为研究的重点,分列时代篇、文化篇、思想篇和实践篇,从不同的方面和维度,系统地对中日近代启蒙思想进行了透视和比较,呈现了两位启蒙思想家的复杂图像、相通性和独自性,作者在不少问题上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对于梳理中日两国的近代化历程给
在近代中国, 自然 和 人 是两个重要的思想概念,它们既是社会变迁、西方科学思潮东渐的产物,又对中国社会变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核心含义也不断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保留着中国古典思想传统的含义,另一方面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是时代变迁和东西方文化碰撞的产物。本书全面地梳理了这两个概念在中国近代不同的哲学家、思想家那里的不同意义,从严复、章太炎、胡适直至张岱年、辜鸿铭、殷海光等,分别深入地探讨了他们各自思想中有关两个概念的理论,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细致地展现出两个概念的发展谱系和链条。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研究》从文本考证与理论研究、历史考察与逻辑分析多维视角,并以一种独特的 叙述方式 ,深入而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历史演变和基本问题,是第一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专著。本书通过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历史考察和逻辑分析,说明了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基本特征,分析了苏联、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反思与重建,从本体论、辩证法、历史观、认识论、价值论等多维视角阐述了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基本问题,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使哲学的理论主题从 世界何以可能转向人类解放何以可能 ,从 认识世界何以可能转向改变世界何以可能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就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书是2018年王东岳在混沌大学举办系列讲座的文稿,从远古人类、氏族社会、农牧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从单细胞生物到组织形成、器官分化、人体系统对环境的适应;从象形文字、拼音、文言文;从孔子、老子、庄子到佛教、犹太教、伊斯兰教,本书内容涉及天文、地理、人文、生物、医学,无所不谈,无所不包。涉猎之广,令人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