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4星以上
  • 50~元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尼各马可伦理学(汉译名著本)
    •   ( 248 条评论 )
    •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2003-11-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根据亚里士多德的授课讲义整理而成,堪称西方伦理学的开山之作。在书中,作者系统地阐述了善、道德德性、行为、公正、理智德性、自制、快乐、友爱、幸福等十部分内容和观点,其中不乏精辟的思想和精彩的论述。

    • ¥57.4 ¥68 折扣:8.4折
    • 劳特里奇美德伦理学指南
    •   ( 18 条评论 )
    • 罗琳·贝瑟-琼斯 迈克尔·斯洛特 /2024-04-30/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劳特里奇美德伦理学指南》一书是 当代美德伦理学译丛 系列图书中的一卷。本书特别强调了非西方的美德伦理学的多样性,同时展现了已经得到一定发展的美德伦理学在不同领域或不同地区的哲学中的研究进展。本书还收录了一些将美德伦理学和其他伦理学、政治哲学进行比较的文章,以及讨论美德伦理学如何被应用于 现实世界 的文章。 本书所呈现的整幅画卷可以表明,美德伦理学在历史上可能具有的研究形态,以及美德伦理学在当代哲学中可能获得全新方向,要比许多美德伦理学家直到最近才有所承认的更加宽广、更加多样。从而纠正西方的美德伦理学要比世界上其他地区的美德伦理学更发达、更值得关注这一偏见。

    • ¥154 ¥195 折扣:7.9折
    • 向死而善:“死亡之思”的伦理学考察 雷爱民 启笛丛书
    •   ( 83 条评论 )
    • 雷爱民 著 /2024-0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从生死学的视角来看,临界死亡的经历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认知水平、信仰体系、价值观念。在这种改变中,伦理学上称为善的东西常常露出其动人的身影,如果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 向死而善 ,那么,这种现象非常值得在伦理学上进行深入考察。 《向死而善: 死亡之思 的伦理学考察》从死亡之思的缘起、死亡之思的表达、死亡镜像与生命之美、死亡真相与理性认识、死亡信仰与终极祈愿、向死而善的逻辑、向死而善的理念及启示等方面,由浅入深地探讨了 向死而善 在 死亡之思 中的伦理学意义及其在生死教育中的实践价值,有助于人类在精神层面更从容地认识死亡、应对死亡。

    • ¥60.4 ¥75 折扣:8.1折
    • 伦理学与生活(第11版)
    •   ( 2826 条评论 )
    • [美]雅克·蒂洛 后浪 /2020-07-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作者直面当今社会深刻的道德危机,将伦理学理论应用于日常生活的阐释,鼓励道德主体的反思、批判和创新精神。这是本书的*特色。本书对描述的、规范的和分析的伦理学进行了科学综合,汲取东方伦理学的精华,构建了 人道主义伦理学 体系;力倡生命价值、善良、公正、诚实和个人自由等五条道德原则,为生命(医学)伦理、企业伦理、媒体伦理、环境伦理、性伦理等广泛的社会伦理问题提供了应对之道。 本书自面世四十余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拥有持续增长的读者群。本书不仅为哲学与伦理学专业师生所喜爱,也广受非专业读者的欢迎。正如中国伦理学大家周辅成先生所言,本书体现的 知行合一 的为学为人之道,必将在广大中国读者当中引起灵魂深处的共鸣。

    • ¥75.8 ¥96 折扣:7.9折
    • 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   ( 834 条评论 )
    • [德]阿图尔·叔本华 著; 韦启昌 译 /2022-09-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叔本华关于伦理学的两篇论文的合集,即《论意欲的自由》《论道德的基础》,分别是皇家挪威科学院(1839和皇家丹麦科学院(1840)的应征论文。这两篇论文各自独立、互相补足了伦理学的基本真理。叔本华认为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即同情心是道德的推动力,从同情出发的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是不伤害别人,尽量帮助每一个人,它对应的两大基本美德是公正和仁爱。叔本华把对他人不幸的同情即恻隐之心作为道德的基础,由此将康德的理性主义发展为一种非理性的情感主义。

    • ¥80.2 ¥98 折扣:8.2折
    • 心灵的揭示(汉译名著本21)
    •   ( 196 条评论 )
    • 安萨里 /2023-07-01/ 商务印书馆
    • 伊斯兰教权威教义学家、哲学家、法学家安萨里(公元10581111/伊历450-505),全名艾布 哈米德 穆罕默德 伊本 穆罕默德 图西 安萨里,生于波斯呼罗珊的图斯,自幼学习伊斯兰教知识,在家乡师从艾哈迈德 本 穆罕默德 拉兹卡尼研习伊斯兰教法,后赴内沙布尔尼采米亚经学院,师从艾什尔里派著名学者、 两圣地教长 朱韦尼(1028-1085)学习教义、教法、哲学和逻辑学。安萨里终生致力于诵经讲学,传道授业,修行苏菲,著书立说。

    • ¥71.8 ¥85 折扣:8.4折
    • 演化与创新 : 再谈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伦理学原理
    •   ( 179 条评论 )
    • 汪丁丁 /2023-10-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书为汪丁丁教授2021年出版的《情理与正义》的姐妹篇,内容同样出自他为北大国发院开设的EMBA课程,但完全不重叠。西方学者阐述的演化伦理学始终难以摆脱哲学的规范视角,而作者更愿意在科学的实证视角下阐述演化伦理学,故而,在浏览了西方文献之后,决定编写一部新的演化伦理学。在一贯的跨学科视角下,本书首先讲述地球的演化史与生命的演化史,其次是社会的演化与伦理的演化,尤其侧重于生命系统各层级各子系统的 内平衡态 。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期的目前阶段,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是人工智能技术。未来的20年,任何不从事创新的人类成员,以极高的概率将被机器智能取代。这意味着创新能力将成为每一个人的核心价值。有鉴于此,未来伦理学应是关于如何激发每一个人潜在创新能力的伦理学。于是在最后一讲,作者讲解了自己的 创新伦理学

    • ¥121.2 ¥148 折扣:8.2折
    • 机器问题:从批判视角看人工智能、机器人与伦理学 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伦理丛书
    •   ( 220 条评论 )
    • (美)戴维·J.贡克尔 著,朱子建 译 /2023-08-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简单来说, 机器问题 是这样一个问题:机器能够被纳入道德共同体吗? 《机器问题:从批判视角看人工智能、机器人与伦理学》详细考察了各种解答机器问题的可能方案,但到最后也没有告诉我们机器到底 能 还是 不能 被纳入道德共同体。这种选择是出于对康德意义上 批判哲学 的赞同,更是基于机器问题自身的内在要求,即道德共同体恰恰是通过对机器的排斥才得以建立。 或许可以说,《机器问题》是一部以机器为视角的伦理学著作。正是由于机器自始至终都是伦理学的他者,机器因而也就能够持续地为我们提供一个 不合时宜的视角 。从这个视角出发,我们能够对伦理学本身的根基和限度进行持续的发问和反思。

    • ¥63.6 ¥79 折扣:8.1折
    • 伦理学方法(汉译名著18)
    •   ( 1339 条评论 )
    • [英]亨利·西季威克廖申白 译 /2020-12-01/ 商务印书馆
    • 西季威克认为,伦理学是关于 应当 的研究,因而首先必须研究人们据以推断他们应当做什么的合理程序。这些合理程序即 伦理学方法 。按照人们的伦理学方法所隐含的目的,以往的全部方法可分为快乐主义的与直觉主义的。快乐主义方法又按人们追求快乐的方式分为利己的快乐主义与普遍的快乐主义(即功利主义),两者间存在重要区别。 本书分为总论、利己主义、直觉主义、功利主义四编。序言共含7篇,前5篇为西季威克为英文本前5版所撰,第6篇为西季威克助手琼斯在他去世后为英文本第6版所撰,其中包含西季威克本人的一份思想传记,非常重要。

    • ¥56.3 ¥78 折扣:7.2折
    • 进化论与伦理学(全译本)附严复《天演论》 科学元典
    •   ( 2533 条评论 )
    • (英)赫胥黎 /2005-08-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nbsp nbsp赫胥黎(1825-1895)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后,赫胥黎深为折服。次年英国科学促进会在牛津大学开会时,他为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了出色的辩护。此后他写了许多科普文章,扩大了进化论的影响。《进化论与伦理学》分导言和正文两个部分。导言阐述了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以生物学、地质学和天文学的材料说明物质世界是充满矛盾和变化的,生物是不断变化的,物竞天择是支配世界的法则。正文部分把进化论的观点应用于人类社会,论述伦理道德的演化,社会中的人和动物一样"优胜劣汰,适者生存"。1894年严复将《进化论与伦理学》翻译为《天演论》。但严复并不是直接翻译,而是对原书作了很大的改动,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思想。《天演论》的出版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52.3 ¥65 折扣:8折
    • 元伦理学——当代研究导论
    •   ( 538 条评论 )
    • [美]马克·范·罗伊恩 著; 张鑫毅 译 /2022-09-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元伦理学 当代研究导论》阐述了大多数元伦理学都要处理的一系列难题,可以给高年级本科生研习元伦理学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这些难题涉及道德分歧、指称、道德认识论、形而上学和道德心理学。为了应对这些难题,研究者们发展出了诸多元伦理学立场,本书作者马克 范 罗伊恩对这些立场做了深入探讨。对于初窥元伦理学的读者,范 罗伊恩还提出并回答了一些非常基本的问题,比如:什么是元伦理学,为什么研究元伦理学,鉴于元伦理学内在地充满争议性,我们如何着手进行讨论?本书各章的末尾均列有若干思考题,可以增进对文本的理解,也可以激发进一步的讨论,并且附有评论性的拓展阅读建议。

    • ¥88.4 ¥108 折扣:8.2折
    • 伦理学体系(汉译名著18)
    •   ( 727 条评论 )
    • [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Friedrich Paulsen)著 何怀宏 廖申白 译 /2021-05-01/ 商务印书馆
    • 《伦理学体系》是德国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和教育家弗里德里希 包尔生(Friedrich Paulsen,1846-1908)代表作。作者在本书中倡导一种自我实现的伦理观,其思想源流仍属康德主义伦理学,然而在许多问题上已转向目的论观点,并对康德伦理学提出了许多批评,这使本书在许多方面具有调和传统伦理学中义务论和目的论的矛盾的倾向。本书是在德国哲学和古典文化的气氛下使伦理学体系化的一个尝试,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亦不乏许多独到深刻的见解。同时,因其成于新旧世纪之交,其中也深刻反应着传统伦理学与新的伦理学思想的抗争。

    • ¥82.8 ¥98 折扣:8.4折
    • 希腊化时期的伦理理论与实践 西方古典学研究
    •   ( 2027 条评论 )
    • 玛莎·努斯鲍姆 /2018-05-30/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欲望的治疗:希腊化时期的伦理理论与实践》为著名古典学者、当代活跃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玛莎·努斯鲍姆探讨希腊化时期情感理论的代表作。 在希腊化时期,伊壁鸠鲁学派、斯多亚派和怀疑论的哲学家认为,哲学并非仅仅探讨与人类情感无关的理性定律,而是一门处理日常生活问题、发掘人生意义的艺术。在这种背景下,哲学的论题就囊括了:对死亡的恐惧,爱与性,愤怒与侵略。 在本书中,努斯鲍姆强调,在当下占主流地位的理性主义哲学传统中,希腊化哲学学派的重要性被严重忽视了。通过考察伊壁鸠鲁、卢克莱修与塞涅卡等哲学家的相关著作与文本,努斯鲍姆希望时刻引导读者关注希腊化哲学中的一些重要元素,展示这一时期的哲学对当今的伦理与政治思考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借助于出色的文本分析与理性论证,本书为大众读者提供了很

    • ¥67.5 ¥98 折扣:6.9折
    • 伦理学新说
    •   ( 714 条评论 )
    • 李泽厚 /2021-10-01/ 人民文学出版社
    • 本书为李泽厚四部伦理学论著之合集,系统地阐述其 伦理学新说 :一是伦理(外在规范)与道德(内在心理)作二分,并 由外而内 讲道德的起源;二是道德内作意志、观念、情感三分,调和康德与休谟,认为理性为主,辅以情感;三是道德外作传统宗教性(私德)与现代社会性(公德)二分,主张以 情本体 的中国哲学来解决当代既人欲横流又理性跋扈的问题。但所有这些都只是概括性的哲学提出,具体探讨仍留待有关学科。

    • ¥74.1 ¥98 折扣:7.6折
    • 康德的伦理思想(伦理学名著译丛)
    •   ( 144 条评论 )
    • 艾伦·伍德 /2023-04-01/ 商务印书馆
    • 《康德的伦理思想》出版于1999年,是当代康德伦理学研究不可忽视的代表作品之一。 本书部分聚焦于定言命令的解释和相关讨论,第二部分则深入康德的一系列历史和人类学著作中,展示了康德伦理学的广度和深度。近10万字的注释列举丰富的文献资料,因此亦可以将本书视为20世纪英美康德伦理学研究的一部总结性作品。 本书强调,康德的伦理观点奠基于每个人的理性本性之尊严这一理念之上。在经历自然竞争和社会敌对之后,人类发展出了可以同冲动做斗争的理性能力,终走向所有人的目的相互一致与和谐的人类共同体。本书首次集中讨论了作为目的自身的理性本性的价值在康德伦理学中的核心作用,表明了康德有关人性和历史的体系性理论的重要性及在康德道德原则的结构、表达和运用中的内涵,为当下汉语学界的康德伦理学研究呈现了全新视野。

    • ¥82.8 ¥98 折扣:8.4折
    • 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陈嘉映著译作品集第18卷)
    •   ( 35 条评论 )
    • Bernard Williams /2023-03-01/ 商务印书馆
    • 《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是当代英国著名伦理学家B.威廉斯的代表作,初版于1985年。在本书中,威廉斯检讨了伦理学理论的几种代表性理论如亚里士多德传统和康德传统,指出伦理学理论反思的对象应该是人的伦理生活,而不应该是人的伦理反思。如果把伦理学定位为后者,并且一味地要在一定的理论起点上为人的伦理活动寻找解释,就会实际地破坏了我们的真实伦理生活面貌。因此,伦理理论的问题,在于其不知反思的节制。威廉斯因此提出,反思有可能破坏人们的伦理生活。尽管现代社会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到了全面反思的阶段,我们仍然有必要对于反思在伦理理论中,以及反思在一般的哲学思考中的作用保持警惕。本书的出版为当代英美伦理学乃至当代哲学的发展一件大事。英国学界在2015年6月特意为本书出版三十周年开了学术研讨会。本书的意义,在于对

    • ¥86.1 ¥102 折扣:8.4折
    • 伦理学简史
    •   ( 1462 条评论 )
    • [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 /2003-09-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为英美国家大学本科学生提供伦理学的历史背景和视野的伦理学史书,具有通俗性和研究性的双重特征。书中作者坚持历史主义和普遍主义的立场,简明地阐述了荷马、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路德、霍布斯、休谟、康德以及现代西方的伦理思想。 本书不仅对当代哲人的思想研究有着它的特殊价值,更重要的是,它确是一部难得的有关伦理思想或者说哲学思想的史书,它是一部充满了哲学睿智的好书。本书不仅能使你获得哲学的知识,而且使你的思维得到训练。

    • ¥55.7 ¥66 折扣:8.4折
    • 重新思考生命伦理中的知情同意(生命伦理与法律译丛)
    •   ( 38 条评论 )
    • Neil Manson /2023-12-01/ 商务印书馆
    • 知情同意原则已被视为医学与生命伦理的基石,但其制度发展却日趋烦琐和形式化,甚至异化成为医疗和研究机构规避法律责任的手段。本书作为当代学界反思知情同意制度之形式化和异化的代表性著作,摆脱了局限于知情同意讨论知情同意的狭隘性,摆脱了所谓知情同意保障 个人自主性 的思维定势,摆脱了聚焦于知情和同意而无视实际的知情和同意能力的 制度性虚伪 ,而将知情同意置于哲学认识论和语言哲学的思考框架、置于围绕知情和同意而开展的沟通交互活动中进行考察,由此形成了迄今对于知情同意最深刻和拥有影响力的论述。本书出版以来,被西方国家的研究者以及医学、生命科学、法律、公共伦理和公共政策的从业者视为推荐阅读书。

    • ¥54.9 ¥65 折扣:8.4折
    • 社交机器人:界限、潜力和挑战 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伦理丛书
    •   ( 286 条评论 )
    • (丹麦)马尔科·内斯科乌 /2021-1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nbsp nbsp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经常默认社会交往空间仅仅属于人类以及人际交往关系。然而机器人作为全新交往 伙伴 不管是作为人类伙伴的替代还是补充 的出现,都在挑战着我们在各个层面上对自身作为个体和共同体成员的自我理解。《社交机器人:界限、潜力和挑战》就是在这些科技发展及其前景的大背景下,从哲学的角度,探索我们与这种全新类型的社交伙伴之间的相遇所涉及的的界限、潜力和挑战。社交机器人学的诞生以及它在未来的发展导向,都会对所有学术领域带来挑战。而由于这门学科不断地将技术和想象力推至极限,因此很多对它的短期和长期应用,以及这些应用的语境都只是概念性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不相关的内容。恰恰相反,我们必须不断地去思考这些带来潜在风险的技术的界限、潜力和挑战,并以此来勤勉地保障所有利益相关

    • ¥54.4 ¥79 折扣:6.9折
    • 机器人伦理学导引 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伦理丛书
    •   ( 268 条评论 )
    • (希腊)施皮罗斯.G.查夫斯塔(Spyros G. Tzafestas) /2022-07-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已经逐渐走出科幻作品或实验室,和人们的现实生活产生越来越密切的联系。从娱乐到社交、医疗乃至战争,机器人的参与已经为人类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诸多变革。 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为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又造成了什么问题?未来我们又可能面对怎样的挑战?本书从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出发,展示了医用机器人、助力机器人、社会化机器人、战争机器人等机器人在各领域的实际应用和前沿突破。同时对中日韩特别是日本的机器人学传统作了深入梳理,力求对机器人伦理学作全方面、多角度的讨论,颇具前瞻性和指导性。既可以作为工程学和机器人技术课程的理想教育资源,也可用作该领域的入门参考。

    • ¥63.6 ¥79 折扣:8.1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