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美学原理》是《美学》的一部分,《美学》是克罗齐的*部著作,它所讨论的不仅是普通的美学问题,尤其是美学在整个哲学中的地位,审美活动与其他心灵活动的分别与关系。克罗齐认为哲学自有一个系统,美学在这个系统里只是一个方面。继《美学》之后的三部书:《逻辑学》、《实践活动的哲学》、《历史学》,表现了克罗齐所谓的 心灵的哲学 的全貌。后来的这三部书的要义都已在《美学》里约略提及,所以《美学》这部书含有他的全部哲学雏形。《美学》分 原理 和 历史 两部分。
这套丛书在内容设计上没有采用教科书或者一般学术著作的框架,而是将每一种书的主题切割分解成若干小专题,每一小专题在少则一两页,多则五六页的篇幅内展开,图文并重,读者在相对放松的阅读感中,从一个小专题跳至下一个,直至本书的结束。每本书后除附有必要的参考书目外,还有延伸阅读以及索引,意犹未尽的读者可以继续在这一主题中探索徜徉。
《谈美》写于1932年,是继《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后的 第十三封信 ,同年11月由开明书店出版。作者说: 在写这封信时,我和平时写信给我的弟弟妹妹一样,面前一张纸,手里一管笔,想到什么便写什么,什么书也不去翻看,我所说的话都是你所能了解的,但是我不敢勉强要你全盘接收。在这封信里我只有一个很单纯的目的,就是研究如何 免俗 。假若你看过之后,看到一首诗、一幅画或是一片自然风景的时候,比较从前感觉到较浓厚的趣味,懂得像什么样的经验才是美感的,然后再以美感的态度推到人生世相方面去,我的心愿就算达到了。 历80年的时间淘洗,本书愈发显出字字珠玑的名作本色。
本书将审美问题放在人文价值科学的层面上进行探讨,试图以西方学说为参照坐标,从中国的传统和文化背景出发,结全中国的国情,对西方的相关学说进行吸收和同化,创权出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审美理论。阐发了儒、道、释相关思想的积极因素,特别强调它们共同的以天人合一的生命精神贯通,自然与社会、以及物态人情化、人情物态化的思维方式;突出主体在审美关系中的主导作用,并将意象问题提到了核心地位。
《南京建都概览》作为一本介绍南京城市建设与发展史的通俗读物,力图通过深入浅出的章法、图文并茂的形式向普通读者介绍南京自有人类活动以来的城市发展、古都建设成就。书中细说南京自公元前472年以来的建城史,
《三国史话》是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生前所写的惟一一部通俗性的史学作品。作者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基础,从文学和史学的角度,对三国目前存在过的与三国文学中塑造的人物、事件、战争及地理环境作了细致的区分,对许多
《抚夷日记》是清朝张喜撰写的一部私人日记,张喜受两江总督伊里布差遣至南京办理“抚议”。这部日记记录了其在南京前前后后八十五天的活动,是有关中国近代目前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谈判过程
两书均为明代图说南京的珍贵典籍。《洪武京城图志》为明太祖朱元璋敕吏部纂修,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了明初经过二三十年的建设,南京作为京都的盛大规模、雄伟气象,并附有多篇名家撰写的序、记、考、跋,为本书增
本书用生动的笔触、客观的视角记录了中华空军抗日名将高志航的一生,从孩提时代立志报国,到远渡重洋苦修飞行技术,最后投入到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并以身殉国。全书史料详实,细节丰富,以英雄的人生经历为线索,
1937年9月,八路军15师为配合友军防守内长城线,进至平型关后即投入战斗。25日晨,设伏部队居高临下,突袭经此的日军第21旅团第21联队辎重部队一部及护卫入员,首战告捷,取得了一场局部胜利。在当时影
本书是一本以逻辑分析和语言批判的方法来处理传统美学的学术专著。本书共分六章,前两章阐述了元美学产生的背景:传统美学存在界限不清、语义含混的缺陷;及元美学的方法及其来源。三至五章分别分析了美学的概念、命题的语义、命题的逻辑性。作者指出审美可分对象描述、心理描述、技术评价、审美评价、美学原理五个层次,各层次的性质不同,其逻辑价值也不同。本书具体对西方的主要美学思想,从亚里士多德到鲍姆加通、康德、黑格尔都一一作了剖析,最后一章还对中西方的美学思想作了比较,是一本具有创新思想和较高学术水准的专著。
十二封信,每封信以青年们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为题,如读书、修身、作文、社会运动、爱恋、哲理,凡此种种。自朱光潜先生笔下汩汩流淌的,是如长者劝导似的语重心长,如老友交谈般的诚恳真挚,读来亲切自然,受益颇多。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作者朱光潜虽随每个话题抒述其意见,统观全体,却似乎也有一贯的出发点可寻,就是劝青年眼光要沉,要从根本上做工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世俗图近利。
《美在自然》分上、下两编上编考察自然论从哲学到美学、从萌生到发展的历史轨迹,厘清了文艺自然论的几个阶段;下编主要是对“自然”作为审美理想的地位和“自然”的美学内涵展开逻辑的分析。“自然”的美学内涵,概括为“无意”、“无法”、“无工”项,揭示了自然论中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此外,还探索了“自然”的制约因素,说明“自然”并非神秘不可捉摸,辨析了与“自然”相关的某些范畴,显示范畴之间的亲缘关系全书力求对“自然”作出准确的现代诠释,一切以翔实的资料为依据,不作悬想和臆断。“自然”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元范畴,或核心范畴。崇尚自然是道家思想的精髓,道家将“自然”定位为“道”本体的品格,“自然”与“道”是同一的。浸润到美学和文学艺术的领域,便形成了“美在自然”的美学观。“美在自然”是中国美学
华民族的历史纷繁错综,治乱兴衰交错更迭,其中不乏可歌可泣的民族抗争史,也不乏悲痛屈辱的民族血泪史。历史不是简单地记录事件的发生,史学家们所争论不休的也决不仅仅局限于无足轻重的细枝末节,学习历史的目的应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于1932年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谈了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本质等问题。本书从净化人心、美化生活出发,提出人生的艺术化,倡导情趣化的生活。认为艺术化的生活,既是个人修养、快乐的源泉,也是净化社会、收拾人心、拯救社会问题的根本良方。本书一经出版,很受读者欢迎,值得认真阅读与领会。
衣之品位--衣装的品位时尚 食之品位--饮食的品位文化 住之品位--家居的品位构建 行之品位--旅游的品位格调 容之品位--美容的品位魔方 妆之品位--化妆的品位美学 玩之品位--休闲的品位艺术 心之品位--心灵的品位哲学
中国是个喜欢记录历史的国家,我们的文化离不开历史,要了解我们的文化,读史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功课。中国人常讲:“文以载道。”这个道,是治国之道,要了解治国之道不可不读史。以此而言,读书更要读史。但通常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