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多么怀念我们曾经有过的那张脸呀,那张脸白皙红润充满纯真与朴实,就如无污的净水一般,一眼就能看透灵魂。曾经的那长脸娇嫩、脆弱、害羞,一句话就让脸红,轻轻地戳击就让它疼痛。 曾经的那张脸已经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厚脸,因为无数次的戳击,痛疼使这张脸变厚变木了。生活的残酷需要我们这样。因为我们的脸必竟不是用阳光和玫瑰铸造成的,而是在生活的溶炉烈火中,由木材与矿石,由铁锤与铁钻锻造而成的。 当这种脸在别人的狠戳下也不觉得痛疼时,脆弱的生命突然明白不痛的脸是普天之下坚硬的盾牌。有人用它来实现自己的美好目标,既能对别人的责难和非议无动于衷,又能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免受别人恶言语的伤害。
这是一本图文结合的有关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书。
卢梭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作家、思想家。是人类近代*杰出的人物之一,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著作,各种不同的形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本书收录了卢梭数十篇关于爱情、婚姻、家庭、伦理、道德、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的论述手札,是一部难得的传世佳作。
本书内容包括:悲观论集;宗教对话及其他;论文学艺术;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自然界中的意志。
禅学是一门生活的智慧和艺术,特别是在现今快节奏的繁华社会中,功名利禄,人心浮躁,禅恰似甘露,能在我们的内心世界洒下清凉一片。禅师参禅在于开悟,人活着是为了幸福。从本质上讲,两者没有太大的不同。开悟靠什么?“悟”字拆开就是“吾心”,参禅靠的正是我们的心,人心本就是世间宝贵重要的东西。从这个角度看,学禅就是学习一种心态,人活着就要有禅的心态。参好生活的禅,需要一个平常心,有了平常心,才能活得自在。视角改变了,心态调整了,对待事物的看法就会更积极向上。人生不也是如此吗?痛苦的反面是快乐,我们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生活。人活一世,功名利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真正随身的只是你的心。
冯友兰先生1912年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6年赴美任客座教授。1948年末至1949年初,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1952年后一直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本书为其研究人生哲学的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