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4星以上
  • 20-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5折特惠 正义如何实现 柏拉图与荀子正义思想的比较研究
    •   ( 29 条评论 )
    • 韩毅 /2018-04-01/ 山西人民出版社
    • 本书旨在对柏拉图与荀子的正义思想进行比较研究,这一课题至今是学界的一个空白。作者采用了功能还原的方法来比较柏拉图与荀子政治思想,这一方法有益于打通不同文明和思想传统之间的不可通约性。本书发现柏拉图与荀子之所以在正义的实现问题上踌躇于人治与法治之间,因为他们意识到法治与人治都有局限,需要相互配合。柏拉图倾向于以法为主、以人为辅,而荀子倾向于以人为主、以法为辅。

    • ¥24 ¥48 折扣:5折
    • 中西哲学略述
    •   ( 5 条评论 )
    • 余志民著 /2013-05-01/ 宗教文化出版社
    • 《中西哲学略述》概以 述而不作 为原则,而以中西哲学史为主要内容。在语言表述上,不拘文白,多随文献的语势,求其通畅与辞达。这种表述的方式,或与时下的习惯略有差异,而述而不作本身或亦嫌创新不足。但如孔子所教,述而不作却是一种历史的传承。本书既述而不作,则犹有待于后来。从现代西方哲学的生存论转向来看,西方哲学的精神由彼岸转为现世,这与中国固有的现世精神,恰恰是可以共通的。而中国哲学基于现世的建构,既关乎人之成人,又关乎社会治乱,是可援以发明。于此中西与古今之间,或可究中西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28.5 ¥38 折扣:7.5折
    • 中西哲学文献解读
    •   ( 10 条评论 )
    • 龚建平 等著 /2008-03-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为西安交通大学211工程课题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类项目“西部哲学论坛”中的子项目的成果。作者选择中国古代和西方(西欧)古代、近代以及现代哲学中有重要影响的哲学经典著作为解读文本,结合目前文献和学术研究的新成果,对其进行既符合文本原意又有一定新意的解读,为哲学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广大哲学爱好者提供学习和了解中西哲学思想及其发展过程的入门读物。具体内容包括了段意概括、重点和难点分析及重要思想阐释四个部分。

    • ¥24 ¥30 折扣:8折
    • 新时期中西哲学大论辩(平)
    •   ( 82 条评论 )
    • 韩震 等主编 /2006-12-01/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20世纪是中国社会大变动时期,其变动的规模、深度和速度,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没有哪一个世纪可以与之相比。社会大变动导致思想大变动,思想大变动的集中表现就是学术上的大论辩,而哲学论辩是其中活跃的部分之一。由于哲学是全部社会实践经验的概括,是一切学科的概括,因此,哲学论辩实际上就是关于社会实践指导思想的论辩,是各个学科论辩的焦点,其意义无疑是非常重大和深远的。本卷的宗旨就是要把这一百年内哲学论辩的整体面貌和基本内容真实、全面、系统、简明扼要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下面说明一下我们编写《论辩 哲学卷》的一些想法。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是一套熔资料性、思想性、学术性、可读性于一炉的大型系列书籍,是二十世纪关于中国哲学、历史、文学、艺术重要学术思想的汇要,共四卷四十册。本卷就是要把20世

    • ¥21.2 ¥42.5 折扣:5折
    • 对话:东西方哲学
    •   ( 30 条评论 )
    • 吾敬东刘云卿郭美 主编 /2012-09-01/ 上海三联书店
    • 《对话:东西方哲学》是本东西方比较哲学论文集。内容涉及:论人类早期思维的普遍特征;中西哲学的差异与原因;“中学西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哲学研究三十年回顾;谈谈中国哲学的话语特征问题;中西之学与世界哲学;康德黑格尔论伪善;道德感动与儒家伦理;现代主体性的起源、危机及其归宿:去存在还是为他者等。专业性很强,适合业内专业人士阅读。

    • ¥24.7 ¥33 折扣:7.5折
    • 再问“人何以可能”——中西经典思想批判讲演录
    •   ( 50 条评论 )
    • 吴炫 著 /2008-12-01/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作为一个古老的哲学话题,“人何以可能”在令天的物化和快感化时代重新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因为以文化文明为标志的“人的幸福追求”本身就包含占有和快感的内容。这个闻题放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视角下,更增加了复杂性。本书从“人的起源”、“自由和独立”、“批判与创造”这三个方面切入这一问题,在对中西方一些重大观念批判的基础土,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观念:人是在不满足于自然性生存的冲动中开始使用工具的,中国人的自由需以亲和现实为前提,个体化理解穿过群体化理解而存在,创造性世界与既定世界不同而并立,不能导向创造的批判不是今天我们所需要的批判,等等,从而引导读者进入“中国问题”必须有“中国式的解答”的理论思考。

    • ¥24.4 ¥31 折扣:7.9折
    • 本体与诠释:中西比较.第3辑
    •   ( 22 条评论 )
    • 成中英 主编 /2003-07-01/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本体与诠释》已出版了两辑,现在第三辑也即将出版。辑定名为《本体与诠释》。第二辑定名为《本体诠释学》。本辑则定名为《本体与诠释:中西比较》。本辑原拟集中在中国经典的诠释论题的讨论,但因目前学界对诠释的本体与方法的讨论似尚未成熟,应存在着宽广的理论探索空间,因而再加强中西对本体与诠释理论的认识,必能更进一步地带动学者对目前中西诠释理论的兴趣,也更能裨益中国诠释学的深度与更大幅度的发展,自然也将促进学者对“本体诠释学”(Onto-Hermeneutics)与“哲学诠释学”(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的比较认识及其对重建中国哲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学的相关性的重视。

    • ¥21.7 ¥27 折扣:8折
    • 对话:哲学与科学
    •   ( 24 条评论 )
    • 吾敬东陈蓉霞王幼军 主编 /2012-09-01/ 上海三联书店
    • 当时观念的变化要有社会的环境,没有社会环境当时社会变化就没有这个可能。所以观念变化并不排除社会因素的分析。时钟大体出现在13世纪,到14世纪中期成为判定一个城市是否是大城市的指标。当时的时钟有什么特点呢?在伦敦的科学与工业博物馆里,非常大的钟,里面的机械完全可以看到。但是自然的本性是看不到的。到了16世纪,就开始对钟表进行包装,而且越来越复杂。人们的生活有了时钟以后开始发生变化。调节时间是靠机械的始终调节,而不是靠自然的日起日落,时钟提供的统一性有规则的典范,可以把其运动的轨迹表示出来。时钟如此有规律在于一个钟表匠把它造出来,因此*自然如此有规律也一定是有一个高明的造表匠存在,这位明的造表匠就是上帝。由此看到科学与宗教一点也不冲突。但观念的巨大变革的确发生了。

    • ¥23.2 ¥31 折扣:7.5折
    • 探根寻源-新一轮中西哲学比较研究论集
    •   ( 1 条评论 )
    • 俞宣孟何锡容 主编 /2005-05-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本论文集共收录论文24篇,较集中地反映了一个阶段来中西哲学比较研究方面的*发展状况和讨论思路。全书正文内容分为“总论部分”、“理论部分”、“海外回响”、“个案分析”四个部分,“附录”内容为两篇综述。这些论文的特点是主题突出,讨论深入,是围绕中西哲学不同形态进行比较研究,力图突破过去以西方哲学为依傍的传统做法,为未来的哲学比较研究乃至哲学本身的发展寻求新的空间,体现了大胆探索、力求创新的理论热情和勇气,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相当的启迪意义。

    • ¥25.6 ¥32 折扣:8折
    • 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
    •   ( 2 条评论 )
    • 张世英 著 /1995-05-01/ 人民出版社
    • 作者认为人对世界万物的基本态度或关系有两种:一是主客二分,一是天人合一(指主客不分,物我交融)。中国传统哲学以天人合一为主导, 西方传统哲学以主客二分为主导。 本书以此为纲,论述了中西哲学的发展线索和各自的一系列特征,把中西哲学的各大流派思想观点放在整个人类思想发展的同一条历史长河中对它们作纵向的考察,并由此而集中论了两个问题:一是中国哲学向何处去?二是哲学何为?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历史”与中篇“理论”就是对这两个问题的直接回答和思考,下篇“哲学与哲学家”是以主客二分天人合一为主线对中西哲学史上的重要派别和哲学家所作的具体论述和比较研究,从而对上两个问题作出了具体的论证。作者认为,西方现当代哲学由于不满意主客二分的传统而兴起一股类似中国天人合一以及哲学与诗相结合的思潮,

    • ¥20.8 ¥26 折扣:8折
    • 西学东渐研究(第三辑)
    •   ( 79 条评论 )
    • 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 编 /2010-01-01/ 商务印书馆
    • 在中国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有两次文化交流的活动广泛而深入地影响了它的历史进程。一次是发生在公元1世纪到8世纪间的中印文化交流,另一次是16世纪末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在这两次文化交流中,哲学都是交流的核心部分,表现在前一次是印度佛教思想的输入,在后一次则是西方科学与哲学的东渐。这两次的西学东渐进展至今,前者已或多或少地成为历史,后者却仍在持续地进行之中。 这后一个文化交融与知识流动过程的影响是如此深远,以至于我们可以说,中国的近现代思想史,基本上是由西学东渐的历史所构成的。这个时期的重要思想事件,无一不与西方思想的进入相关联。尤其是西方哲学理论的东渐,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华历史迈向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文化现象。对这个过程的

    • ¥26.7 ¥37 折扣:7.2折
    • “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中西哲学比较的重要视角
    •   ( 37 条评论 )
    • 林可济 著 /2010-10-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对中西哲学的渊源、发展脉络、哲学史观等进行了比较。作者借用张世英先生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两个层次”和“三个发展阶段”的观点,将“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作为重要视角,对中西哲学进行了论述和分析。文章从中西哲学史人手,探讨了中西哲学形成和发展的路径,以及相互交流的几个阶段,从不同侧面对中西哲学在本体论、认识论、伦理观、审美观等各个领域进行比较。

    • ¥28.5 ¥38 折扣:7.5折
    • 东方启蒙:东西方思想的遭遇
    •   ( 164 条评论 )
    • 克拉克 /2011-08-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跨文化研究译丛”第三本,作者在书中追溯了东方主义者的思想史研究,检讨这种研究在西方思想传统中的地位,反思了东西方之间的遭遇所引起的一些重要问题。尤其解析了东方思想曾在西方科学、伦理、宗教、神秘主义和哲学领域所激起的深刻反思,以及作为“他者”智慧,对西方现代文化产生的重要影响。

    • ¥29.5 ¥59 折扣:5折
    • 对话:哲学与宗教
    •   ( 30 条评论 )
    • 吾敬东张志平 主编 /2012-06-01/ 上海三联书店
    • 《对话(哲学与宗教)》编著者吾敬东等。《创世记》伊甸园中所叙述的亚当与夏娃的故事通常被认为是人类的缩影,其意在指出或强调人类整体对上帝负有原罪。然而这完全是一种误解或误读,无论这是无意的还是有意的。事实上,伊甸园的故事只与犹太民族有关,而与其他民族或人类整体无关。我们应当知道:这个故事其实是一个隐喻,一个叙述犹太民族从上帝那里得而复失家园的隐喻。其所讲述的造伊甸园并安置亚当,吩咐亚当不能吃善恶树上的果子,蛇诱惑夏娃吃禁果,夏娃和亚当经不起诱惑而吃了禁果,亚当与夏娃终受到惩罚被逐出伊甸园并受苦受难这样一个故事乃是对犹太民族进入并离走迦南,即巴勒斯坦历史的真实记录。①就性质与目的而言,伊甸园的故事、《创世记》的故事、摩西五经乃至整个一部《旧约》,无非都是犹太先知在深刻反省自己

    • ¥21 ¥28 折扣:7.5折
    • 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辩证法
    •   ( 9 条评论 )
    • 毛建儒李志勤 著 /2012-10-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辩证法》是李志勤和毛建儒合作撰写的一部著作。这部著作共分四个部分:宗教与科学技术、中国文化与科学技术、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技术、西方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在这四部分中,有很多创新点和闪光点。

    • ¥28.4 ¥36 折扣:7.9折
    • (哲学大师)从康德出发
    •   ( 203 条评论 )
    • [英] 安德鲁·沃德 著,陈明瑶陈晓坤 译 /2017-06-01/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从康德出发》一书由不同的主题构成,开篇对康德成熟的哲学进行了概述,不涉及康德任何的专业术语,有助于读者理解康德著名的、史无前例的 形而上学领域哥白尼式的革命 。本书对康德形而上学观点的基本框架进行了评价,并阐述了康德的知识理论和道德哲学的含义。康德在这些领域的观点与他同时代的哲学家的观点息息相关,因此,通过了解康德反对者的意见,读者可以理解康德很多重要的思想。如果读者首次了解康德的作品,那么本书是读者的不二选择。

    • ¥25.9 ¥36 折扣:7.2折
    • 中西文化回眸
    •   ( 313 条评论 )
    • 许思园 /2019-09-30/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许思园先生文集。全书大概介绍许先生生平事迹、作品,并着重展示了许先生的中西文哲视野与观点。本书分为五部分,*部分论中国哲学的成就与弱点,以及与西方哲学面貌的不同。第二部分论中国文化的背景、缺陷及对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和评价。第三部分从中西文学的比较研究,评论中国诗歌的风格、特色,并尤为着重论述自然诗和李白与杜甫的诗艺成就。第四部分与第五部分汇编了许先生的五篇杂文,其中涉及与展现了许先生在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与成就。

    • ¥29.9 ¥59.8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