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编著的《梅花易数》为《故宫珍本丛刊》术数类占卜、属中之一种,原书藏北京故宫,宋邵雍著,清秣陵德聚堂刻本。 相传, 宋庆历中,康节邵先生隐处山林,冬不炉,夏不扇,盖心在于《易》,忘乎其为寒暑也,犹以为未至。糊《易》于壁,心致而目玩焉,遂于《易》理,欲造《易》之数而未有徵也。 后偶得此奇书,融会贯通,乃 观梅以雀争胜布算 ,即赏梅时以雀争叫声取卦,甚验, 后世相传,遂名 观梅数 云 。这就是《梅花易数》书名的由来。 《梅花易数》或以年月日时起卦、或以字的笔画数起卦、或以某物的数目起卦,即所谓 随物起数,随数起卦 是也;然后利用易经、易理进行分析,以判断人或事的吉凶。此外,本书还详细介绍了我国传统 拆字术 的理论和方法。 术数包含的内容十分庞杂,长期以来对其误解甚多,为了使读者对术数有一个
本书在《中国八卦象数疗法》*版 (1994 年 ) 的内容基础上,又增添了 比类取象,以类万物 、 八卦象数疗法再现神奇 等重要内容,介绍了治疗各种疾病的病例及象数配方。 八卦象数疗法是以人体健康为核心的一种无药疗法,属于自然疗法。 八卦象数疗法源于易经,基于中医,效于气场。它即简易又深奥。 该方法简捷 可施治于日常的行、走、坐、卧之中:疗效奇特 通过默念象数配方来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 补不足,损有余 ,达到疗疾健身。 八卦象数疗法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药库 ,是随时相伴的 医生 。 本书在 2009 年团结出版社出版的《八卦象数疗法》一书的基础上,作为续集又推出了本书。本书是作者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学员的实践总结,内容非常精彩,是自然疗法不可多得的一书。
《参同契阐幽》《悟真篇阐幽》者,清代云阳道人朱元育著。朱元育,耋年慕道,*初拜北宗张碧虚师,指示玄关,而尚未窥其堂奥。从此足穷五岳,遍参诸方,鲜有豁其积疑者。*后入终南深处,幸遇灵宝老人,点开心易,表里动然,方知一粟可藏世界。《周易参同契》和《悟真篇》两书向来埋藏九地,而今始升九天之上也;两书向来沉沦幽谷,而今始浴盐池之光也。阅《参同契阐幽》和《悟真篇阐幽》者,如贫子得宝藏,不胜庆快平生。
《道德经》,相传为春秋时老子所作,是道家开山立派的经典,更是中华文明的智慧源泉。可是,两千年来,人们对《道德经》的思想议论纷纷,莫衷一是。那么,作为普通人,怎样才能找到进入《道德经》的门径呢? 曾仕强教授学贯中西,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入和精确的理解。《道德经的奥秘》就是曾教授帮助大家轻松进入《道德经》堂奥的一大力作。本书中,曾仕强教授指出《道德经》主要讲述道与德。道法自然,道就是自然,德是道在人身上的表现,道是本体,德是用体。同时,曾教授对无为、知道、无中生有、无知无欲、智慧与阴谋、柔弱与刚强也做了独到而深刻的解读。 曾教授认为,《道德经》和作为 群经之首 的《易经》有着密切的关系。老子写作《道德经》的目的,就在于为高等智慧的人解释《易经》中的 天之道 。老子所提出的
本书是曾仕强教授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中国传统哲学的优秀之处,并将其中的精华部分撷取出来,阐明了做人做事需要遵循的道理。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但其背后存在着不变的道理,这个道理便是人们所拥有的哲学理念。
本书深入探讨了古天文历法的沿革、大衍之数与阴阳五行思想之间的渊源等,并对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的一些重大典故和传说,提出了新的重要诠释。既有旁征博引,又有别具一格的论述方法和结论,令人耳目一新。 本次增补的 论 三正 之说 部分,涉及古代历法的起源和演变,乃至夏商周三代的历法,对读者从总体上认识阴阳合历的创建和演变过程、西周历法在阴阳合历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本小书,南怀瑾先生仿若置身中国文化的河流,由中医文化 溯洄从之 ,探到了《易经》文化的方方面面,又回转头 溯游从之 ,厘清了《易经》、道家与中医之间千丝万缕的复杂联系,探讨了诸多相关联的问题,如《易经》的体用、气候与医疗、卦象与历法、道家的生命学说、各家的阴阳之说、五行医理、心理与疾病,等等;涉及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如八卦、阴阳、历法、律吕、五行、干支、五星、 洛书 、 河图 等,使人得见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于《易经》与中医之间某些牵强的理论联系,先生亦有深刻的反思和犀利的批评,发人深思。并收录《太极拳与静坐》,其中南先生自述习武、访道的经历,对太极拳的源流及拳法、练习要点等做了深刻剖析;对学生 静坐 问题的答疑言浅意深,精辟到位,为静坐的学习提供了正确的观念。
为什么说《易经》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儒释道共奉的经典? 故宫三殿、清华大学的校训、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名和《易经》有着怎样的关系? 自强不息、物以类聚、正大光明等常用的成语都出自《易经》? 身在职场,我们怎样运用《易经》的智慧与领导、同事相处? 本书凝聚张其成教授四十余年研究《易经》的精华和成果,作者将经义中的阴阳动静、得失吉凶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平实易懂。*部分系统阐述《易经》的历史起源、文化内涵、卦爻辞的解读方法等基础知识,第二部分则详细解读《易经》的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句爻辞,帮助读者懂得知变应变的法则,获得做人、做事的启示。 《易经》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六十四卦,对应着世界和人生的六十四种场景,每个场景对应着不同的阶段。张其成教授侧重于揭示《易经》中蕴藏的中华文明基因,并融合
冠居 群经 之首的《周易》,是我国古代现存最早的一部奇特的哲学专著。本书将《周易》全文译成易读的现代汉语,并加以详细的注释、解说,对《周易》的历史、读易的方法,每卦、每爻爻辞内在含义等向读者作了深入而又浅近明白的介绍,自从我社推出以来,本书深受读者欢迎。此次推出的《周易译注》(注音版),内容按照原文、译文、注释、说明四个部分展开,译文忠实原著,简洁流畅。此次修订,对照底本,更正了部分字词错误;又添加注音,方便读者诵读学习。
《周易参同契》释义一书是东汉魏伯阳所著的《周易参同契》的注释本。《周易参同契》是 道家 最早的系统论述养生的经籍,全书6000字,基本是用四字一句、五字一句的韵文及少数长短不齐的散文体和离骚体写成的。《周易参同契》意为参悟《周易》和大自然的异同。《周易》的六十四卦以乾、坤、坎、离四卦为纲领,乾坤是门户,坎离轮廓。乾坤好像人的心肾,心肾相交,永远在上下合一地交流。心火和肾水不能直接交融,心火借道肺金与肾水交流,肾水借道肝木与心火交流。心肾和肝肺从位置上像一个十字,但本质是一个圆圈。这个圆圈就是自然之光,就是人体的大自然,也是天地的大自然。人是大自然完美的杰作,人体小自然和宇宙大自然之间就是这样契合的。 本书对《周易参同契》这部经典著作的学术体系作了全新的破译和通俗的阐释,为人们了解生
本书是一部象数易学通史。 本书以历代的象数易学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量易学文献的梳理和解释,系统地论述了象数易学自先秦至明清的发展历程,阐明了不同时代易学家的象数思想及其注经的体例方法。并对象数易学史上的一些公案做了考证,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同时,本书既沿袭了传统易学的解经方法,又借鉴了现代西方哲学中的解释学、符号学等方法,使得象数易学被置于当代的文化语境中,不再是一种僵死的传统。
《易经》 《易传》=《周易》。 《易经》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六十四卦,对应着世界和人生的六十四种场景,每个场景对应着不同的阶段。张其成教授侧重于揭示《易经》中蕴藏的中华文明基因,并融合现代的道德准则、管理策略、教育方法、人生态度等,帮助读者灵活运用《易经》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惑,做有大智慧、大格局的人。 《易传》是对《易经》智慧加以解读、提炼和升华的早期文本,也是后世解读《易经》绕不过去的权威文本。张其成教授认为《易传》是对先秦道家、儒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诸子百家思想的大融合、大发展,认为《易传》是先秦思想集大成的成果,是先秦哲学的巅峰之作,《易传》所提炼的易道滋养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和灿烂文明。
人处在困境中应该如何突围? 怎么应对现代社会的心理压力? 在动荡不安的时代怎么做到心灵寂然不动? 哪九种品德可以用来战胜困难? 哪三种修为可以让人抵达完美境界? 《易传》是对《易经》的解释,包括《彖传》《象传》《文言传》《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其中《彖传》《象传》《系辞传》各分上下篇,一共七种十篇,又称 十翼 。《彖传》《象传》《文言传》三种分散于《易经》六十四卦相应的卦爻辞之后,《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四种为独立篇章。本书即是对《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的逐句详解,并将其中的易学易理及相关背景知识讲解得透彻生动,内容平实而有趣。 张其成教授精研易理四十年,擅长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将深奥的易理讲透讲通,将难懂的天道、地道与人道讲得通俗易懂,
你的命运你做主 趋吉避凶不求人 探寻易经密码 解决人生困惑 探究自占自解 的奥秘,把握乐天知命的无忧人生! 随书赠送《大道口》手册;价值398元《易经思维》线上体验课;精美书签一枚 请读者扫描曾仕强纪念文库上面的二维码,关注易经思维服务号以后,点击下面的 易学就会 菜单,扫描弹出来的易学就会宣传页上面的二维码,加对方为好友即可报名学习。 自曾仕强教授 2009年国庆60周年大典之际受邀百家讲坛之《易经的奥秘》以来,同名图书相继登上当当网、卓越网、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新华书店、中关村图书大厦等全国各大书城榜首位置,销量过百万册,掀起了一轮全民学易的浪潮!本书先后荣获年度畅销书、十大途书、*受大学生欢迎的图书等一系列奖项。 因《易经的奥秘》仅仅是《易经》普及本,根本无法满足
冠居“群经”之首的《周易》,是我国古代现存最早的一部奇特的哲学专著。 黄寿祺,张善文撰的《周易译注(新修订本)(精)》将《周易》全文译成易读的现代汉语,并加以详细的注释、解说,对《周易》的历史、读易的方法,每卦、每爻爻辞内在含义等向读者作了深入而又浅近明白的介绍。
本书是儒学大家徐醒民老师《读易简说》和《儒学简说》两书的合集。《周易》,乃 五经 之首,凡学中华文化,不可不读《周易》。《周易》包罗万象,天地万物一切事理尽在其中。正如夫子所言,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伦天地之道 通天下之志,断天下之疑,定天下之业 。然学《易》,若无明师指点,或不得其门而入,或读而不得其要。《读易简说》一书,正为普通读者打开一道《周易》之门,读者于此书,可知学习《周易》的方法和门径。其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堪为《周易》入门之。 儒学,乃中华文化之核心内涵。《儒学简说》一书,徐醒民老师以《易》《书》《诗》《礼》《春秋》《中庸》《大学》《论语》等经典为源头,将儒学之精神娓娓道来。读是书,可知儒学之经义,明儒学之体用,实为今人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之入门快捷方式。
本书是丛书 潘雨廷著作集 中的一种。该丛书是潘雨廷著作的首次集中出版,历经数年,对此前出版过的内容作了全面修订,并增加了几种新整理的内容。经重新组合,共分十三册,每册内容简介如下: *册《周易表解》:本书用表解形式阐释《周易》经传,共分四卷百表,每表辅以解说。卷一: 《说卦》、《序卦》、《杂卦》;卷二: 上经(《彖》上、《象》上);卷三: 下经(《彖》下、《象》下);卷四: 《系辞》、《文言》。本书可以作为理解《周易》经传的入门,是基础读本。 第二册《易学史发微》:《易学史发微》是作者撰写《易学史》中的主题论文汇编。本书从历史的角度综述了从先秦至近代易学典籍和人物的核心思想,勾勒了中华易学象数发展的主要线索,是简明的易学史纲要。 第三册《易学史丛论》:《易学史丛论》收入了从上古至清的易
本书为古代典籍中术数类阴阳五行属中之一种,包括《郭氏元经》《璇玑经》《阳明按索》《佐元直指》《三白宝海》五部古籍。 《郭氏元经》托名郭璞所著,其门人赵载注,共十卷,九九八十一篇,主要介绍了太岁、月建、年命、禄马贵人、刑害、金神等数十种神煞的用法及趋避,并首立吊替飞宫之说,可谓诸神煞之汇总。 《璇玑经》一卷,署名赵载所著,清代姑苏人顾沧筹(吾庐)作旁注。此书主要对《郭氏元经》进行补充和说明。 《阳明按索》四卷,首一卷,附一卷,元代陈复心编著,其孙陈汉卿补注,清顾沧筹作旁注。此书以图为主,将郭氏的干支神煞以八方九宫之图式逐年逐月标示出来,极便于查找使用。如将《郭氏元经》比作锁,《阳明按索》可谓解其锁之钥。 《佐元直指图解》九卷,首一卷,托名明代刘伯温所著,除增加若干选择神煞外,还
本书是对之前版本的补充和完善,在百家讲坛版原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百家讲坛未播出部分的内容和六十四卦精解部分,展现了曾仕强教授的讲解。
本书作者李镜池先生是中国现代易学研究专家,是古史辨派的重要学者。本书稿是作者对易学的研究和普及的经典著作,内容涉及周易的名义和著作年代,周易的内容的阐释,周易的文学和文字训诂问题,周易的经传问题,以及对周易卦爻辞的举例解释。
本书是曾仕强教授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中国传统哲学的优秀之处,并将其中的精华部分撷取出来,阐明了做人做事需要遵循的道理。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但其背后存在着不变的道理,这个道理便是人们所拥有的哲学理念。 本书以 认知 为主题,介绍八宫卦的形成、孟喜卦气说的内涵、京房的占筮体系、虞翻的系统卦变说等等,另外,曾教授也以 渐、归妹、萃、升 这四卦为例,解说卦爻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启示──渐卦是循序渐进的道理,主张事缓则圆;归妹为女子于归,讲求谨守伦常;萃卦表现凝聚的动力,务求坚持诚信;升卦显示攀升的力量,不妨借力使力,顺势而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