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勇教授评价袁了凡的《了凡四训》: 因为是写给后代,就格外诚恳,拼着一切法子想把自己毕生的经验教训、一切的人生感悟教给孩子,希望他们过上好的生活。 明代思想家袁了凡留给子孙的家训,以毕生学识、经历与感悟为根基,谆谆讲授 我命由我不由天 的道理。行善事、得善果 以入世心劝人向善、谋求磊落的生活,堪为一部历久弥新的生活方式手册。 曾国藩读后,感念书中 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 之言,为自己改号 涤生 ,胡适奉此书为研究中国中古思想史的重要代表作; 民国四大高僧 中的印光、弘一师徒提倡诵读;日本阳明学家安冈正笃认为本书是 人生所能动的伟大学问 ,建议天皇及首相视之为 治国宝典 ;日本 经营之圣 稻盛和夫自称从本书中得到人生顿悟。
纵横家始祖,兵家法宝。 《鬼谷子》是人类文明 轴心时代 产生的一部奇书,其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哲学、政治学、军事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情报学等多种学科,是一部可以被广泛解读的著作。《鬼谷子》提出了 捭阖 、 反应 、 内揵 、 飞箝 、 忤合 、 揣摩 等游说和谋略的原则和技巧,对纵横家学说的理论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它提供的智慧与谋略至今仍对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着指导意义。
列子,名御寇,亦作 圄寇 、 圉寇 ,战国郑人。据《汉书 古今人表》,列子在韩景侯、魏武侯之间。钱穆在《先秦诸子系年》中认为,列子生卒年份当为公元前450年至公元前375年,先于庄子,故多为《庄子》所称引。 列子确有其人。《汉书 艺文志》道家类载《列子》八篇,并自注: 名圄寇,先庄子,庄子称之。 但今所传《列子》一书历来争议颇多,大体上被认为并非列子自著,而是后世伪托之作。就具体成书年代而言,大部分学者主张今本《列子》出于魏晋。如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八云: 《列子》书晋时始行,恐即晋人依托。 姚鼐《跋列子》称张湛作假的可能性很大: 《列子》出于张湛,安知非湛有矫入者乎? 俞正燮说《列子》乃 晋人王浮、葛洪以后书 (《癸巳存稿》卷十),何治运亦以《列子》为魏晋伪书(见《书列子后》),李慈铭甚
《菜根谭》是明朝万历年间一位绝意仕途的退职隐士洪应明所撰写的一本语录体著作。 宋人汪信民说: 人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 朱熹云: 某观今日因不能咬菜根而至于违其本心者众矣。 明人孔兼称: 谭以菜根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 概是书名的缘起。其内容主要包括如何做好自己,如何涉世待人,如何过好生活,如何面对命运等方面,从方方面面教导人们如何跨越现实人生的苦难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正心、修身、养性、育德,让自己能够正义有效而又悠闲从容地活在世间。
《围炉夜话》,儒家通俗读物,是明清时期著名文学品评著作,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评价议论。作者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至交好友畅谈文艺的情境,使本书语言亲切、自然、易读,并由于其独到见解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是囊括五千年中国处世智慧的奇书。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采儒、道、佛三家之精髓,以儒道为核心,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大道;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于一体;它似语录,却拥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它似随笔,却拥有随笔所不及的整饬。它是一部文辞优美、含义深邃的读物,更是一部陶冶人之情操、磨炼人之意志、催人奋发向上的中国文学作品。 咬得菜根者则百事可为 ,《菜根谭》以众多富含哲理的名言警句教予世人出世入世之法则及
《鬼谷子》一书是其后学者根据其言论整理而成的,这部两千多年前的谋略学巨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奇葩,历来被人们称为 智慧之禁果,旷世之奇书 。其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哲学、政治学、军事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情报学等多种学科,是一部可以被广泛解读的著作。它一直为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究,现又成为当代商家的之书。它所揭示的智谋权术的各类表现形式,被广泛运用于内政,外交、战争、经贸及公关等领域,其思想深深影响今人,享誉海内外。
周敦颐是宋代理学的创始者之一。本人著作不多,由于得到朱熹、张栻等理学家的吹嘘,在后来理学界影响很大。这次整理是以贺瑞麟编辑的《周子全书》为基础,并参校其他各种版本,作了标点。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他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 《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 四句教 。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也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士人的推崇。
没有古代,哪有现代;没有祖先,哪有我们。本书从《管子》《货殖列传》《食货志》等中国古代各类历史典籍的财货观切入,具体深入地分析讲述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中金融、企业及管理体制等的演进历程。作者化古为今,视野广阔,对现代读者很具启发意义。
本书是作者所撰《中国近百年学术史》的一部分。当时着重阐述扬州学派,原名《扬州学记》,是用文言文写的,现在重新整理、补充、修订,写为语体文。并改用今名。关于叙述体例,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此书旨在阐述清代扬州学者在学术研究方面的主要成就和治学方法,抽举几位较为重要的中心人物为主题,次要者附见。 二、清代扬州府治,领二州(高邮、泰州),六县。(江都、甘泉、仪征、兴化、宝应、乐台)。今兹所述,不越此限。 三、扬州学派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他们的特点,都在《叙论》中首先概括地加以说明,至于详细进行分析或批判,则分见各专章。 四、此书以介绍清代扬诈朴学家为主要内容。近人刘师培,因与他们关联较为密切,故亦列入。后几十年前继起的学者或现在健在的人,例不写入。 五、书后所附一表,
《列子》,道家学派著作,相传为列子所撰。列子,生卒不详,名御寇,战国时期郑国人,主张虚静无为,独立处世,善于修身养性。《庄子》中有其事迹传说,西汉刘向《列子传》谓 其学本于黄帝老子 ,属道家学派。 《列子》共八卷,《汉书?艺文志》有著录,今本已非原书,约成于晋太康二年后。内容形式多为神话、传说、寓言,如 愚公移山 、 歧路亡羊 等成语便均出自其中。《列子》把 道 融汇于故事之中,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并包含深刻的哲学思想,以《天瑞》、《力命》、《杨朱》三者为*。主旨为万物生于无形,变化不居,人要掌握并利用自然规律。 《列子》有晋人张湛作注。唐天宝年间诏号为《冲虚真经》。北宋景德年间加封 至德 ,号曰《冲虚至德真经》,列为道教重要经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