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教禅坐(增订本)》是圣严法师指导禅修的一本通俗实用的著作。禅修是调节心灵的一种方法,一般通过静坐,采用止观,使心情平静,获得身心的安宁,心态的平和,缓解现代人身心的压力和疲惫。通常的禅修一般是以静坐为主,《圣严法师教禅坐(增订本)》不仅介绍静坐的方法,还有圣严法师自编的运动的禅修方法,并配有指导图片,是一本很实用的调节身心的好书。
《元代白莲教研究》对白莲教的产生、渊源和教义、传播和演变、被禁和复教,以及与明教的关系,与弥勒净土信仰的关系,与元末农民战争天完红巾军、大宋红巾军的关系,与大明国号的关系等问题皆作了精辟的分析,并对著名史学家吴晗《朱元璋传》、《读史札记》中的相关观点提出了中肯的批评。本书论从史出,视野开阔,逻辑严密,文字洗炼,实为具有真知灼见的学术专著。作者的前期研究论文已引得日本学者竺沙雅章、小川贯戈的重视,此次以专著形式推出,必将受到海内外学术界更多的关注。此次全新推出,增补了一份重要的元代白莲教的相关文献。
《菩提达摩、慧可、僧璨禅法录》以中国禅宗初创期的祖师禅法思想为研究对象,分为三部分:部分 正编 ,是对菩提达摩、慧可、僧璨禅法语录的校刊,收录了菩提达摩《二入四行论》、慧可与向居士的信、僧璨的《信心铭》。第二部分 附编一 ,是达摩、慧可、僧璨相关传记资料的校刊,将中国佛教史书及碑铭中所在有影响的达摩、慧可、僧璨传记汇集载录,如《续高僧传》《楞伽师资记》《传法宝纪》《历代法宝记》《祖堂集》《景德传灯录》中的相关内容等。第三部分 附编二 ,是关于达摩、慧可、僧璨生平事迹与禅法思想的研究论文,包括《达摩 二入四行论 的思想》《二祖慧可邺城行迹考》《三祖僧璨生平事迹及其禅法思想》等,是作者zui xin学术研究的成果体现。本书全面地反映了初创期的禅宗思想。
《路易斯著作系列:裸颜》北欧、肥腴月湾、爱琴海沿岸、尼罗河畔 凡是神话发达的地方都流传着一则类似的神话故事,虽然情节各依地理风貌和民族想象变化多致 有一位神,死了,却又复活;他的死给大地带来新的生机。 C.S.路易斯借用 丘比特和赛姬 故事演绎的神话小说,其中不但有与基督信仰基石相合的寓意,更在于把教义化了的信仰还原为耐人寻味、需要人用心灵加以体会的神话。
自唐代百丈怀海禅师制订《百丈清规》以来.编撰包含寺院管理章程及僧众日常行事仪轨的清规,就成为中土佛教的一项传统。清规既体现了历代僧众实践佛教义理的努力,也是角度独特的社会生活史资料。《增修教苑清规》系元代自庆法师据其所藏天台宗清规旧本修订增补而成,初刻于元至正七年(1347年),是传世的**一部天台宗古清规,历来被学术界视为研究天台宗历史的重要资料。自庆编撰的《增修教苑清规释读》对《增修教苑清规》进行标点、注释,书首有长篇导读,介绍了该清规的编撰背景及成书过程,各门前均有题解疏解大意。
《魔鬼家书》,亦译《地狱来信》,是一本纯粹想象的通信集。通信的双方,一个是位高的“私酷鬼”副部长,另一个是初级的试探鬼——“瘟木鬼”,二者乃叔侄关系。二鬼以书信方式交流诱惑人的伎俩,恶毒地揭露人性中的丑陋与“疮疤”。不过,两个鬼虽表面惺惺作态,暗地里却也尔虞我诈,渴望最终能够“吞噬”对方。书中,C.S.路易斯展开想象,绘声绘色地描绘魔鬼的语调,以魔鬼之口对人之本性进行深度挖掘,让人在捧腹后亦自省,透视自己意识中的真实动机,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
一位来自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的十八岁的毕业生,不顾父母的反对,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伤了她小弟弟的心,失去了几乎所有的朋友(仅剩的朋友也认为她已经走火入魔了),并与她生命中的挚爱分手。终于,她来到乌干达,在那里她只认识一个人,而且不会说当地语言。是什么促使她这样做? 追随耶稣的热情。 凯蒂结束了她的圣诞假期,在乌干达进行了一段短暂的旅行,她的生活因此完全被改变了。她发现自己被乌干达人民所感动,她听到了这些人对她的呼唤,她知道自己需要回来照顾他们。凯蒂,一个充满魅力和善于表达的年轻女性,在乌干达收养了十三个孩子,并且已经成立了非盈利机构亚码齐码传道会,让他们进入学校学习和生活,并向他们传达耶稣基督的话语。 《凯蒂之爱》邀请读者踏上前往乌干达的爱心之路。当凯蒂跟随耶稣进
《解深密经》是中国佛教唯识宗的基本经典,由中国古代的高僧玄奘大师译出,该经名相精致丰富,义理深刻精微,充分展示了佛教哲学与逻辑博大精深的严密体系。通过阅读该经,读者能充分体会到佛教大师们达到的思维高度与理论深度,体悟到他们对宇宙生命真相的深沉洞察与精准辨析,也能使自己的人生增添冷静的大智慧。本次白话译注,作者广征博引注释详尽清晰,译文流畅朴实而不失原文风采,能使读者充分涵泳领会该经魅力,了解认识唯识精义。
《童蒙止观》是陈、隋之际著名佛教学者、天台宗创始人智 NFDC9 所著,它简要阐述了天台宗的两大根本教义“止”与“观”及其实际修行方法,内容深入浅出,具体切实,是佛教徒修行的入门书,还成为一般群众学习气功的重要参考。本书以金陵刻经处本为底本,用明北藏本对校,又以日本大正藏中的增上寺报恩藏本等参校。在校勘的同时,分章划段,并略加注释。
赖永海主编的《梵网经》在佛教“三藏”中属“律藏”,是大乘戒律之一,在中国佛教大乘戒律中,《梵网经》的影响优选。经中主要讲述修菩萨的阶位(发趣十心、长养十心、金刚十心和体性十地)和菩萨戒律(十重戒和四十八轻戒),是修习大乘菩萨行所依持的主要戒律。另外,经中把“孝”与“戒”相融通、“孝名为戒”的思想颇富中国特色。 本书为其译文本。
本书是“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名僧传”之一。噶当派的奠基人,是古格王朝时期从印度迎请的著名佛教大师阿底峡(982-1055年)。阿底峡的三大弟子之一的仲敦巴·嘉瓦窘乃(1005-1064年)于1056年创建了热振寺(位于今林周县境内),正式开创出噶当派。在其近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噶当派汇聚了众多的高僧大德,如开派导师阿底峡、创始人仲敦巴·嘉瓦窘乃经典支系传出者博多瓦·仁钦赛、“辩经”制度首创者恰巴·却吉僧格等,对藏传佛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书即是对这些噶当派大师中的杰出人物为之做一略传并结集,使读者在了解各位高僧大德的传法、修身经历的同时,也了解了噶当派的传承历史。
本书按照杜威哲学思想的内在逻辑来组织材料。按照杜威哲学的方法论、经验概念、本体论、认识论和社会哲学这个思路来撰写,一方面,这符合杜威哲学体系的内在逻辑结构,包括*为基础的本体论、作为认识方法的认识论、作为哲学思想的应用的社会哲学。从*为基础的部分开始,能够清晰地解释应用阶段的概念和思想来源;另一方面,这也符合杜威用发生学方法考察哲学史的顺序。杜威对哲学史的考察,按照历史的顺序,包括古代哲学、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杜威是按照经验的历史发展的线索来考察哲学史的,这样也符合发生学方法对经验功能性的解释。哲学史是逻辑和历史统一。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杜威的哲学思想。虽然整体架构是以杜威哲学思想的内在逻辑发展为主线,但是在个别章节中(例如,思想来源方面)将会采取按照历史顺序的方法来组织材料。这
密宗是中国 中具神秘性的宗派,以“三密加持”“即身成佛”为主要特色,被认为是 修行的迅疾法门。密宗在唐朝曾盛极一时,宋代以后实现转型,继续以咒语、手印以及复杂神奇的造像等相互联系的样态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信仰与生活。李心苑、李永斌编著的《金胎合曼:密宗及其祖庭》以密宗的源流与核心意涵为主要内容,以密宗的祖师以及其他各类传播密宗文化的人物为线索,以密宗祖庭为基点,在走进神秘的密宗世界的同时,让现代人 了解密宗的历史演变和发展现状,深刻领会密宗文化对社会人生的特别观察与奇妙的应对之法。
佛教之律,身心俱摄,塑成僧格,匡扶生命,其法其意,其恩其威,如蓝天遍容一切,如大地承载万物,至今依然是佛门不可或缺之支柱。中国佛教之律学源远流长,至唐代蔚为八宗之一,同时又为八宗所共举,地位显赫,旨趣幽深。李继武编著的《以戒为师:律宗及其祖庭》以历史文献为依据,以学人成果为参考,以个人研究为支撑,以凝练通俗为追求,对律宗的渊源、创立、思想以及律宗祖庭等进行了系统而简明的阐述,希望能带领读者进入一个特别的佛教文化领域,也相信有心的读者会因此而发现一个奇妙的佛法世界,并在思考与践行中获得生活的启迪和生命的提升。
本书是费尔巴哈的一本重要书籍,作者在本书中进一步论证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认为人的依赖感是宗教的基础。基督教认为宗教是人生下来就有,自然而然地具有的观点是错误的,自然是宗教最初的原始对象,从根本上揭示了宗教的本质。
菩提心、菩萨行是大乘佛教的重要思想,本书汇集了印顺法师关于如何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的精彩论述,包括菩萨行通说、学佛三要、自利与利他、菩萨行的精进、正常道与方便道,以及佛菩萨的胜德与法门等内容。
菩提心、菩萨行是大乘佛教的重要思想,本书汇集了印顺法师关于如何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的精彩论述,包括菩萨行通说、学佛三要、自利与利他、菩萨行的精进、正常道与方便道,以及佛菩萨的胜德与法门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