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路/未来艺术丛书》是20世纪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海德格尔的后期代表作品之一。它在当代学术界享誉甚高,业已被视为西方思想的一部经典著作。如其中的篇《艺术作品的本源》,原为海德格尔在1935年至1936年间所做的几次演讲,当时即激起了听众的狂热的兴趣——此事后被德国当代解释学哲学大师伽达默尔描写为“轰动一时的哲学事件”。书中诸篇也各有特色,均为厚重之作。若要了解后期海德格尔的思想,这本《林中路/未来艺术丛书》是不可不读的。
《心之道》是一本西方人写的东方哲学类著作。作者针对现代人面对的危机,即一个人如何生活在一个他永远不能从中获得安全感的世界,从东方禅学思想的角度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答。他指出这个问题本身包含着它的解答——人们恰恰应该接受生活中充满痛苦与不安全感的事实,而不应该拒绝和逃避它们。为了有一个充实的人生,人们应该拥抱现在,活在当下。
《细读道家经典200句:老子的生命真言》杏一证诸多古注今释资料,旁征博引而深入浅出,对老子智慧和经典名句加以图解、分析,让您200句通晓一本哲学经典。跟随老子名利,体味清静、无为而有为,游刃于大千世界。老子思想玄妙深奥,《细读道家经典200句:老子的生命真言》总结其思想菁华,集腋经典200句,老子思想即可了然于胸,让自己的生活、工作、人际关系有所补益。
英国哲学家贝特兰·罗素与后来的绝大多数分析哲学家不同,他对社会和人生的种种问题是极感兴趣的。他是一位流畅和多产的作家,他毕生的著作中绝大部分是属于社会思想和政治方面的通俗著作,而属于纯哲学的尚不及三分之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类前途命运深切关注是罗素精神活动的重要方面,而对自由和幸福这两个人类基本生存价值的探讨就成了罗素为大众而写的通俗著作的主题。他对知识确定性的追求,他的重建社会的理想,以及他对战争、政治、道德、教育、信仰等方面传统观念的怀疑,其目的在于探求如何使人类摆脱愚昧和迷信,获得健全的理智和良好的生存环境,也就是如何获得自由与幸福。他对人类走向自由和幸福的必由之路的研究就是通过他大量的关于社会、政治、伦理和教育等方面的著述表达出来。罗素自己曾经坦言,他的非哲学的
《康德三批判书》由《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构成。“批判”是康德代表性的著作。当今哲学领域的所有探讨几乎都要回溯到“批判”上。学术界认为,康德的“批判”为整个哲学领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革,西方思想界从中获取了创造现代哲学的营养。基于此。西方的思想家仍将他的“批判”尊为现代“哲学母乳”。“批判”展现了康德哲学的多元化的价值体系,即“科学的真,道德的善,审美的美”。康德对人类多元化价值体系的探索。触及到了现代主义的最核心部分。如果把西方的现代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