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本书讨论了人内心的主要的冲突类型和它们的各种表现形式,分析并归纳了各种相互矛盾的态度和倾向,指出了被这些冲突所扰之人旨在解决冲突的努力结果怎样导致失败并陷入恶性循环,提出了解决这些冲突的切实可行的建议和设想。因此,即使读者已经从作者早期论著如《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中初步接触了她的理论,但要真正认识、全面了解作者及其代表的学说,则只有在进一步细读她后期的成熟之作——《我们内心的冲突》之后才能实现。 本书的主旨是为了推动心理分析的发展。它的内容主要来自于对病人和自身的的心理分析的经验总结。 本书对致力于提高我们的理论和治疗方法的精神分析工作者有所帮助。
《论语》记述了孔子一生的言行,它不仅是个人的修身箴言,也是一部以人为本的东方教育大纲。书中体现孔子“爱的教育”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成为两千余年中华民族的血液、东方文明独特的伦理方式。
本书中杨伯峻先生对《孟子》的字音词义、历史知识、地理沿革、名物制度、风俗习惯及生僻字、破读和易生歧义和晦涩费解的词句作了详细的注解和简要考证,并译为白话文,可以帮助读者籍自学方式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
的思想者和的圣人总是在滋润着历史的篇章。新柏拉图主义者扬布里柯(Iamblichus,约公元245—325)和古罗马贵族哲人波爱修(Anicius Manlius Severinus Boethius,公元480—525)两人相隔二百余年,其人生际遇、思想旨趣以及对后世的影响颇为不同;尽管如此,两人还是共享着新柏拉图主义的思想资源,都把哲学当作人生之根本指南。《哲学规劝录》原书以希腊语写成,作者旁征博引,或喻或证,旨在规劝人们过上一种哲学式的生活,即理性而有美德的生活。《哲学的慰藉》原书以拉丁文写成,作者现身说法,诗文并茂,旨在探索人生的本性、价值和目标,劝诫人们弃恶扬善,既发挥人的自由意志,又契合上帝的预知。两书风格固有所不同,但是正好给读者提供了参较阅读的机会。
小朋友们。你们即将开始跟我进行哲学旅行了。小朋友们知道什么叫哲学吗?哲学听起来好像很深奥、很枯燥,其实它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是非常有趣的一门科学。我们应该如何生活下去?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首先要做什么?什么是幸福的生活?解答这些问题的学问就是哲学。听到哲学能够教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小朋友们是不是突然对哲学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如果你对哲学产生了这种兴趣,就说明你已经做好了进行哲学旅行的准备。现在,就让我们开始吧……
本书在对道德建设的基本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现实情况的审视和反思,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给出了提升道德建设实效性的可能答案。在对已有的道德建设原则进行梳理与整合的基础上,凝练出了增强道德建设实效性应该恪守的四个基本原则;提出了提高道德建设实效性应该采取的八个主要对策;对道德建设的基本路径也作出了新的思考。研究旨在为现实社会的道德建设提供积极的方法论参考,为推进社会整体的道德建设状况探求有效的建设方案。
本书是为青年编写的一本形式逻辑读物。 逻辑学是一门思维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们的思维形式及规律。在逻辑科学中,主要的有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和数理逻辑。本书讲的是形式逻辑。形式逻辑所研究的,主要是概念、判断、推理这样一些思维形式,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等正确思维的基本规律,以及定义、划分等简单的逻辑方法。 本书从概念、命题、推理、逻辑基本规律等方面,通过通俗而有趣的故事,向读者介绍逻辑基本知识及其应用,展现逻辑的魅力,培养广大读者学习逻辑的兴趣,帮助读者打开逻辑知识的宝库,锤炼驾驭逻辑工具的能力。 本书在体例上,采用先提问题后解答的方式,讲点基本逻辑知识;在取材上,尽量着眼于实用、有趣,希望能对青年朋友学习和运用形式逻辑知识有的帮助。
本书不是德训条的集合,但其中的许多箴言被人们广泛引用,成为民间流行的道德格言和警句。它以出色的思想影响了包括马克思、尼采、纪德、爱因斯坦、司汤达、圣佩韦在内的许多世界著名的思想家和作家。
本书紧紧围绕胡塞尔全集第十卷《内时间意识现象学(1893—1917)》展开研究,并结合相应时期胡塞尔生前已发表著作和身后被整理出版的讲座手稿与研究手稿,从文本细读与分析入手,对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进行历史性的考察与梳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现象学的分析与释义。最终“还原”出一条胡塞尔时间思想的发生、发展脉络,并在胡塞尔现象学思想发展的大背景下批判性地考察其时间学说。
改革三十年来,中国的社会价值观呈现出高度的多元化,这是社会活力的体现。但与此同时,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不应迷失在价值观的多元化之中。本书即为探讨和重建当代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而进行的一场大讨论。参与讨论的四十佘位学者分布于人文、社科各个领域,分别对三十年来我国价值观变迁的现状、原因、存在的问题、重建的方向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探讨,见解纷呈,语言生动,充满现场感,从中让你看到巨变中国的一个重要侧面。
《理解的真理及其限度:西方现代诠释学的艺术哲学向度的考察与批判》以艺术真理问题为线索,对以伽达默尔、利科为代表的西方现代诠释学及赫施、阿佩尔、哈贝马斯、德里达等人与伽达默尔展开的诠释学论争的艺术哲学内蕴,进行了系统的考察与批判,并在此基础上将艺术作品的存在经验重释为“理解与创造的张力的存在”,进而把艺术的真理在存在论上思为意义与行动的真理——艺术的真理之途回荡着自由的召唤。
《谎言》 “永远不要说话”是否可能? 如果扭曲事实为说谎,那么为了掩盖真相而保持缄默呢?如果说谎是不安好心、伤害他人,那么所谓“善意的谎言”呢?如果说谎只是个人的事,那么因为说谎而造成的不公正呢? 《谎言》一书试图跨越谎言的所有差异,探讨无论哪一种谎言,其共同点是什么,不变之处又是什么,让我们从谎言开始观察人性。 作者:[法]玛丽–法郎士?阿兹布鲁克 出版社/出版:新星出版社 策划出品:读库 尺寸:120x200mm 开本:32开 装帧:平装 定价:84.00元
《外国哲学名家丛书:亚里士多德的宇宙哲学》从亚里士多德的核心思想出发,对其形而上学、伦理学、逻辑学、公民教育论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解读,另外,对他的幸福原理和人生观也有一个全面而精练的介绍。从某种程度上说,《亚里士多德的宇宙哲学》是亚里士多德博大精深的思想的浓缩,是广大读者了解其思想精要的一个便捷渠道。
《庄子》,包括内篇、外篇和杂篇。《庄子》一书,内容博大精深,行文恣肆汪洋,涵盖了天道无为、万物齐一、世间和出世间等重要思想法则和修身养性之道,是传统文化中最伟大不朽的经典之一,在中国文化的建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部《庄子》三十三篇有所抉择,精选、精注、精译,重要篇章予以阐释说明。期望广大读者对庄子能“相视而笑,莫逆于心”,品读之后有所获、有所得。
本书是《柏拉图全集》增订本第三册,本册包括美涅克塞努篇、小希庇亚篇、伊安篇、高尔吉亚篇四篇对话。译者除了对原译文进行逐字逐句的修改外,还做了较大改动有:(1)原版中各篇对话的提要译自伊迪丝?汉密尔顿所撰写的各篇对话短序。本次修订,所有提要均由译者根据本人的研究心得亲自撰写;(2)对柏拉图的疑伪之作16篇做了补译并收录;(3)专有名词(人名、地名、族名、神名)有少量改动和增添;哲学概念和术语的译名结合近年来的研究动态有改动,并以注释的方式说明旧译和新译的基本情况。(4)参照已有各种版本的柏拉图著作,重新修改了书中所有注释;(5)参考英文版柏拉图全集索引,重编修订版索引,增加希腊文对照;(6)将原来四卷本拆改为十本小册子,以解决全集篇幅过大问题,便于青年学生购买。
这是一部解读老子思想的著作。作者从不同的视角阐发老子从天道推演到人道的逻辑关系,将涉及的每一个命题都放在人类与这一命题相互关系的大背景下展开,同时也介绍了儒家、佛教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以及西方哲学家的有关观点,进而把老子的智慧和现实紧密地联系起来,使人们从老子那里得到更多的人生启示。
从朱光潜等老一辈学者把西方美学引进中国以来,西方美学渐渐成为大学的一个学科,近二十多年间,西方美学的翻译介绍和研究有的更大进步。本书作者在大学教授这门课程,他依据西方美学的分期,把西方古代美学分为古希腊美学和希腊化—罗马美学两个时期,讲述西方美学的起源和最初阶段
本书精选了当代国际著名的美学名家的访谈,不仅深描出的“美学国际”之版图和走势,而且使得中西美学之间形成了一种积极的“文化间性”的对话。这就是“全球对话主义”的时代,中国美学已经融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