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20-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荀子解说 张法祥,柯美成 编著 华夏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张法祥,柯美成 编著 /2009-04-01/ 华夏出版社
    • 《荀子解说:全本(套装上下册)》内容为:荀子是先秦儒家中三个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继孔子、孟子之后被称为儒学大师。和孟子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荀子及荀学在历史上却几经浮沉,引起的争议非常激烈,迄今不息。荀子其人其学,有叙说不完的话语,有值得深入探究的义理,也有为智为仁争讼不已的疑案难题。千百年来,伴随着绌荀、申荀的起落反复,人们对荀子之学不断地推出新的认识,获取新的启示。

    • ¥29 ¥63.37 折扣:4.6折
    • 概括的力量 覃永恒 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覃永恒 著 /2009-08-01/ 湖南人民出版社
    • 这本书是笔者对当前外概括思维研究以及长期的教学实践进行分析、概括、创新,并结合语言和思维的特点进行创造的结晶,是本关于概括力培育的书。 《概括的力量》将给你一根思考的拐杖,引导你做一根有思想的芦苇。你在读这本书时,要自己动脑,甚至要有和作者PK的精神。真正的科学之路,也就是在怀疑中不断往前延伸的。 不管你是在校学生还是教师,这本书都会给你带来思维的冲击,带给你思维的力量!

    • ¥29 ¥99 折扣:2.9折
    • 简明中国伊斯兰教史
    •   ( 73 条评论 )
    • 马平 主编 /2006-12-01/ 宁夏人民出版社
    • 伊斯兰教文明是世界文明之一,它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巴比伦文明等相遇成辉,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迄今依然对中国穆斯林社会、世界穆斯林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产生着重要影响。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重要的时期:一、唐、五代、宋时期,基本上是伊斯兰教传入的初期,也即伊斯兰教在中国的萌芽时期。二、元明至清前斯,基本上是伊斯兰教在中国迅速发展的时期。三、清中后期,是伊斯兰教在中国遭遇到的处境为险恶的历史时期。四、民国至新中国建立,伊斯兰教在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复苏时期。 本书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伊斯兰教在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等不同的历史时期,在经济、政治、宗教制度改革、新文化运动、教派门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变革历史。

    • ¥21 ¥28 折扣:7.5折
    • 伊斯兰的历程
    •   ( 57 条评论 )
    • 秦惠彬 主编,秦惠彬 等著 /2008-08-01/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当今世界对于伊斯兰教、伊斯兰文明越来越关注,尤其是政界和学界对于伊斯兰文明表现出强烈而深厚的兴趣。这同世界发展的总趋势、同伊斯兰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是相一致的。因此,一位世界著名的政治人物把伊斯兰文明称为当代国际舞台上的“举足轻重的文明”。 伊斯兰教同佛教、基督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教7世纪初产生于阿拉伯半岛。这一事件揭开了阿拉伯历史的新篇章。历史学家认为,此前的阿拉伯处于“贾黑里亚”即蒙昧时期。不久,伊斯兰风暴便席卷了西亚、北非、中亚、西南欧等广大地区。从此,伊斯兰教具有了世界性品格,成为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共同信仰。在那个西方学者称之为“萨拉森帝国”的穆斯林王朝里,同一性的标志就是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内涵是广博而丰富的。伊斯兰教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同时也是一种

    • ¥21.3 ¥27 折扣:7.9折
    • 光龛 苏莱曼和艾卜斯春园(节译)爱的火焰
    •   ( 78 条评论 )
    • [古阿拉伯]安萨里 ,[古波斯]贾米鲁米 著,康有玺 译 /2013-05-01/ 宗教文化出版社
    • 《历代伊斯兰教经典学术文库:光龛苏莱曼和艾卜斯春园(节译)爱的火焰》力图通过学人们的翻译和研究来回顾、检阅和丰富汉语伊斯兰研究的资源,促进汉语伊斯兰学术的反思和建设;尽可能翻译早期伊斯兰教原典及其经典解释;吸收海内外研究伊斯兰的汉语学人的翻译和研究成果,尽可能反映他们的新的研究言路和立场;反省20世纪汉语伊斯兰研究的文化历程,在此基础上收集20世纪初的一些较有思想的学入的研究成果,并结集出版。

    • ¥23.7 ¥30 折扣:7.9折
    • 早期汉文伊斯兰教典籍研究
    •   ( 65 条评论 )
    • 杨晓春 著 /2011-09-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杨晓春等的《早期汉文伊斯兰教典籍研究》正文依照研究的开展过程,分为三章,章“早期汉文伊斯兰教典籍的调查与辨析”,第二章“早期汉文伊斯兰教典籍的总体状况与基本特点”,第三章“早期汉文伊斯兰教典籍与明末清初中国回族一伊斯兰教史研究”。章下之节,大抵是专题研究。具体专题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学界讨论较少或者我有不同意见的问题,而不是面面俱到,有比较多的讨论而一般较少异说的问题便略去了。比如汉文著译家生平的叙述,于张中、王岱舆二人讲得很少,而于马忠信、马明龙二人则讲得详细些。

    • ¥22.9 ¥29 折扣:7.9折
    • 卡布斯教诲录
    •   ( 384 条评论 )
    • (波斯)昂苏尔·玛阿里 著,张晖 译者 /1990-09-01/ 商务印书馆
    • 昂苏尔·玛阿里编著的这本《卡布斯教诲录》以睿智深邃的思想、诱导劝诫的口气、言简意赅的语言,论述了波斯中世纪的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科学文化、国家管理、经济、军事、哲学思想等各方面的问题。其书寓理于文、警策隽永,议论中夹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和格言诗句,颇引人入胜、寓意深刻。其书既是一本社会科学著作,又是波斯古代的优秀散文作品。

    • ¥20.2 ¥24 折扣:8.4折
    • 回坊内外
    •   ( 27 条评论 )
    • 马强 著 /2011-10-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文对历史悠久、伊斯兰文化传统深厚的西安回坊和回坊之外的穆斯林社区进行了民族志研究,在记录、描述20世纪,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寺坊结构变化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了城市化对宗教文化环境的影响、伊斯兰教育及其实践、清真女寺和女学、穆斯林迁移人口、经堂教育、宗教管理、清真饮食、教派观念、信仰认同,以及宗教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认为在都市化进程中,西安伊斯兰教经历了剧烈的变迁,社区结构由古老的|“七寺十三坊”变为坊内十二寺和坊外十五寺的局面。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西安伊斯兰教历经的变革。认为在此阶段内,城市改造和拆迁影响到穆斯林传统的地理生活空间,大量流动穆斯林人口出现,经堂教育衰落,各种带有护教和救教性质的文化教育活动和民间组织出现,寺坊结构和寺坊管理体系发生了较大变化。如何在都

    • ¥30 ¥38 折扣:7.9折
    • 《清真释疑》研究
    •   ( 92 条评论 )
    • 马占明 著 /2013-10-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清真释疑研究》编著者马占明。 《清真释疑研究》内容提要:《清真释疑》是回族先贤留给后人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作者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资料来源,以儒生们熟悉的语言为工具,以比较、描述和批判为主要方法,用问答形式解答了大约20个问题,内容涉及宗教信仰、宗教功修、饮食习惯、衣着与仪表等。《(清真释疑)研究》对《清真释疑》产生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著述原因、论述方法以及版本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对原著进行了点校、对原文进行了分段、断句、标点和今译;对一些人名、地名、书名以及生词做了注释;对作者的思想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补充了前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疏漏,纠正了一些学术错误,次将《清真释疑》这部清代文献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 ¥22.9 ¥28 折扣:8.2折
    • 一个信仰群体的移民实践-义乌穆斯林
    •   ( 22 条评论 )
    • 马艳 著 /2012-11-01/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民族学人类学倡导人类不同群体之问要宽容、尊重、公正、理解,这个主张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世界上每个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认为自己民族的文化是*好的,*秀的。这既是一种天生的感情;也是一种偏见。当今弥漫于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歧视甚至争斗,正是源于这种偏见。偏见往往是由于隔阂造成的。而民族学人类学就是要打破这种隔阂。它主张这样的道理,就是人类文化虽然形式各异,但都是各民族适应特殊环境而形成并发展的,都对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产生过实际价值,因而人们对文化的价值判断都是相对的。不同民族之间,对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应该互相尊重、相互理解、取长补短。要求文化与文化间,民族与民族间,也包括人与人之间要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就是不仅要保持本民族的、自己的美,也要懂得欣赏学习他人的、他民族

    • ¥25 ¥30 折扣:8.3折
    • 中国伊斯兰教概论(阿文版)
    •   ( 12 条评论 )
    • 冯今源 著,(埃及),侯赛因 译 /2013-03-01/ 宁夏人民出版社
    • 《中国伊斯兰教概论(阿文版)》简要介绍了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并对伊斯兰教教义进行了阐述。伊斯兰教文明是世界文明之一,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本书将对此做详细介绍。

    • ¥27 ¥36 折扣:7.5折
    • 伊斯兰文化哲学史
    •   ( 108 条评论 )
    • 王家瑛 著 /2007-05-01/ 宗教文化出版社
    • 如今,拥有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并列为当今世界四大文化体系;虽然伊斯兰文化兴起稍晚,却也同样是源远流长。文化的精髓在于其哲理,所以,伊斯兰文化的精华则为伊斯兰哲学。 伊斯兰文化与哲学的诞生地在阿拉伯半岛,始祖为先知穆罕默德(约570~632),其文化与哲学的神圣经典是《古兰经》。 阿拉伯半岛在历史上很久以前就有人类栖息。早在公元前30世纪的巴比伦铭文中就提到了半岛南部的马喀恩王国和麦鲁赫王国。 阿拉伯人 一词早见于公元前9世纪,用以指称阿拉伯半岛北部沙漠地区的游牧民族贝都因人。在古希腊人、罗马人的观念里,概指包括沙漠绿洲和西南部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在内的整个阿拉伯半岛的居民。公元7世纪以前的,亦即伊斯兰教诞生之前的阿拉伯哲学主要是指阿拉伯半岛上阿拉伯人

    • ¥29.2 ¥39 折扣:7.5折
    • 回族经堂歌
    •   ( 38 条评论 )
    • 马广德 选注 /2009-12-01/ 宁夏人民出版社
    • 《回族经堂歌》内容简介:伊斯兰教自唐代传人中国以来,在明末之前其传播基本是一条蹆走路,即阿拉伯语、波斯语为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所共用的语言。明末清初之后,汉语成为回族共同语言,中国伊斯兰教的传播开始两条蹆走路,即除在经堂中用阿拉伯语和波斯语传播外,东南地区的穆斯林学者开始用汉文译述伊斯兰教教义。 汉文译著活动的兴起,其目的“不但使吾教人容易知晓,即儒教诸君子咸知吾教非扬墨之道也”。对内使穆斯林能阅读经典,遵奉教礼,排斥异端,维护正统信仰;对外则增进社会对伊斯兰教的了解,减少种种隔阂和误解。可以说,这是中国穆斯林学者发起的一次护教辩教的宣传活动,也是中国穆斯林内部振兴宗教信仰的自救活动,它和经堂教育一起,为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汉文译著活动,从明末开

    • ¥21 ¥28 折扣:7.5折
    • 《天方性理》释解
    •   ( 12 条评论 )
    • (清)刘智 著,马永刚 主编 /2015-08-01/ 宁夏人民出版社
    • 《天方性理》是清代刘智的*名代表作之一,中国伊斯兰哲学*作,通过论述安拉的实有、本体和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特性以及天与人之间、性与理之间的关系等。《天方性理释解》是对《天方性理》的注释和注解。书稿不仅有对《天方性理》本经的注释,并将清末马复初对本经的阿拉伯语翻译列于书稿中;同时,还将《天方性理》图传也做了注解。书后还附有《天方三字经》和对他的注释。

    • ¥28.5 ¥38 折扣:7.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