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我在底层的生活:当专栏作家化身女服务生:一部读来心酸又有趣的“卧底”纪实作品、一部探讨“穷忙族”生存困境的经典著作
    •   ( 26603 条评论 )
    • Barbara Ehrenreich 后浪 /2014-07-0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失业必然导致贫穷,努力工作就一定能改善生活吗?在美国,数百万的底层劳工终日工作,却只能赚得每小时6 7美元的*时薪,他们要如何生存,又是否能够走向成功? 为了寻找底层贫穷的真相,作者隐藏自己的身份与地位,潜入美国的底层社会,去体验底薪阶层是如何挣扎求生的。她为此制定了严苛的执行标准,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做出相应调整,力求贴近低薪阶层的生存实态。在化身底层劳工的这段期间,作者流转于不同城市、不同行业,先后当过服务员、旅馆服务员、清洁女工、看护之家助手以及沃尔玛的售货员,也遇到了许多拥有不同背景、个性迥异的上司与同事。作者将自己在基本生活线上挣扎的经历描述得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又出乎意料地幽默,展现了底层劳工在薪资、住房、医疗、雇佣关系等各方面的生存实态。

    • ¥16 ¥32 折扣:5折
    • 我,厌男(不是理论,而是态度。一本好读、耐读、金句频出的女性主义宣言)若水文库02
    •   ( 4448 条评论 )
    • [法]波利娜·阿尔芒热 /2023-07-01/ 新星出版社
    • 你是不是厌男? 每当女性就性别歧视、性暴力等发声时,就会遭到这样的非议。但,厌男真的是这个意思吗? 《我,厌男》为厌男发声,探究背后的心理文化机制与社会背景,进而一针见血地指出,厌女导致的系统性压迫与厌男造成的轻微自尊伤害之间,有着天壤之别,长期被污名化的 厌男 和 厌女 不同,它并不是性别歧视,而是对性别歧视的回应,是对男性特权的愤怒,旨在呼吁女性摆脱羞耻与禁锢,关注由此带来的团结与女性情谊, 想象一种全新的存在方式 ,按自己的方式追寻自由与解放。区区104页的小书,却蕴藏着无穷大的能量,波利娜谈论厌男而不止于厌男,将日常生活经验与实际数据串联起来,书写女性处境,是一部四两拨千斤,揭露男性特权、呼吁改变厌女现状的振聋发聩之作。

    • ¥18 ¥36 折扣:5折
    • 海外中国研究·生命之道:中医的物、思维与行动
    •   ( 2200 条评论 )
    • [美]冯珠娣刘小朦申琛 译 /2023-03-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在西方,中医向来被认为带有神秘主义和迷信色彩,其效验有赖于人们的盲信。冯珠娣教授以她对于今日中国社会、知识界和医学圈的扎实深入的了解,在此做出了一番关于中医简明而精确的论述,回答了此前长久萦绕的一些本体论、认识论和伦理上的问题,试图超越生物医学和西方中心主义的局限,在科学与人文的交汇点上重新认识传统中医的价值。 此书以其2017年于耶鲁特里讲座上发表的演讲稿为基础整理而成。在大致分为 物、思维和行动 三个部分的论述中,她考察了现代中国理性化、科学化的传统中医学如何建构其真正的客体,医师们又如何诊察、思考和把握病理机制,以及如何根据 治病求本 以人为本 的原则找出病因展开行动进行相应的治疗。 在这番细致的考察中,东西方的对立消失了,系统化的中医学不再是神秘事物和伪科学,而是一套糅合性的哲

    • ¥20 ¥40 折扣:5折
    • 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第5版)
    •   ( 9065 条评论 )
    • (美)罗伯特·K.殷 /2017-02-23/ 重庆大学出版社
    • 本书全面而深入地介绍了案例研究方法,可与《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一起作为学习案例研究方法的基础教材。 本书从研究规划的角度,将案例研究分为6个相对独立的环节:研究计划、研究设计、研究准备、材料收集、研究分析和报告分享。 关于案例研究的实践,本书*突出的观点就是 案例研究是一个线性、反复的过程 。各章分别对6个环节进行论述,除了说明单个环节的特点与要旨,同时也论述各环节之间的关联性,清晰地展现了案例研究的各环节在实践中如何交叉往复。 全书收录了不同学术和专业领域的50余个已发表案例,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每章的 小贴士 呈现了本章的核心内容,读者可根据 小贴士 迅速获知这一章节的难易程度。 每章都有 实战演练 ,演练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多角度、深层次探索不同的解决思路。 章节末尾的 辅导材料 拓展

    • ¥19 ¥38 折扣:5折
    • 重新发现社会(修订版 文津图书奖作品 年度十大好书)
    •   ( 25704 条评论 )
    • 熊培云 /2011-05-01/ 新星出版社
    • 《重新发现社会》(修订本)对身处 历史三峡 中的中国及其前途作了一次通盘思考,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历史、文化、互联网等领域。作者以 中国,重新发现社会 为大脉络,既条分缕析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又提纲挈领地记录了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的革命性成长。如何超越左右纷争,重建国家伦理底线;如何重新焕发社会的活力与创造、扶正个体的权益与价值,即在 自由即秩序 的条件下建设一个 新新中国 ,是本书探讨的重点。 至于作者为什么对中国未来有信心,读者当能从本书中找到答案。

    • ¥18 ¥36 折扣:5折
    • 下海
    •   ( 1369 条评论 )
    • 陈国霖 著 /2010-09-01/
    • 一位美国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教授,历时两年,奔波9个城市,访谈了149位“小姐”,选取28位在海外淘金的中国内地“小姐”,呈现其口述实录。

    • ¥12.6 ¥28 折扣:4.5折
    • 质性访谈方法:聆听与提问的艺术
    •   ( 2624 条评论 )
    • [美] 赫伯特·J.鲁宾Herbert J.Rubin),等 著 /2010-05-01/ 重庆大学出版社
    • 主要讨论了研究设计、访谈实施和数据分析三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提出了相应的工作目标和实施路径,并在讨论的过程中结合了大量的研究实例,详细明确地提供了不同种类的研究展开操作的可行办法。为了*限度地利用《质性访谈方法:聆听与提问的艺术》,建议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带着自己的研究兴趣,根据书中提供的指导,具体思索并回答有关这一主题在各个阶段应解决的问题。《质性访谈方法:聆听与提问的艺术》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研究指南,既适合质性研究的初学者作为入门的指导,也适合正在做研究的学者作为研究参考。

    • ¥14.9 ¥29.8 折扣:5折
    • 江村经济(作家经典文库)
    •   ( 4902 条评论 )
    • 费孝通 /2020-07-15/ 作家出版社
    • 《江村经济》是费孝通先生的博士论文,是已经被公认的社科名著,被认为是研究中国经济、社会与文化的之书,是我国社会人类学实地调查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书中描述了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是根据对我们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

    • ¥16 ¥32 折扣:5折
    • 乡村振兴十人谈——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解读 十位资深专家解读
    •   ( 3037 条评论 )
    • 温铁军 张孝德 /2018-12-01/ 江西教育出版社
    • 本书围绕乡村振兴话题,邀请长期在*线关注、研究、践行乡村建设的十位专家学者开讲乡村振兴战略十堂课。从全球危机到中国战略转型中的乡村建设,从乡村遇工业文明衰到逢生态文明兴,从发展什么样的农业到建设什么样的农村,从文化建设是重点到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之道,从双层经营 三位一体的体制框架到综合性农协的构建是重建乡村社会基础,等等观点进行了一次汇聚,为乡村振兴建设基层领导干部提供了启发和帮助。

    • ¥16.2 ¥36 折扣:4.5折
    • 乡土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传世经典,研究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与社会结构,认识中国国情的杰作。畅销七十年,了解中国文化
    •   ( 56224 条评论 )
    • 费孝通 /2018-06-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费孝通先生是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对我国的社会制度、民俗、文化有很独到的研究,从早年的乡村制度到晚年的文化的自觉与反省都对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是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取材于作者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 乡村社会学 一课的内容,而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分期连载的14篇文章。作者用 熟人社会 、 礼治秩序 、 差序格局 等概念概括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广大农民的生存和生活状况。书中所提出的 礼治秩序 及其 差序格局 的概念,是以民间传统习俗为基础,进行社会管理,并提升为一系列制度的社会管理模式。它作为治国理政的蓝图,为历代圣贤所推崇。以礼治秩序来概括乡土中国,是认识前现代中国社会国情,切入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重要思路。本书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

    • ¥11 ¥20 折扣:5.5折
    • 如何做好政策研究:讲证据、得人心、负责任
    •   ( 853 条评论 )
    • 作者: 安·马克捷克 ,林恩·马库斯 , 译者: 李学斌 等 /2020-05-07/ 重庆大学出版社
    • 政策研究是关于社会生活的研究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类型。政策研究实践性强,与学术性研究相比,具有许多独特之处。本书专门针对政策研究的特点,提供了一系列流程、方法和策略上的指导。 本书将政策研究比喻为在大海中的一段航程,分成七个阶段,分别是:发现和界定政策研究问题、对政策问题做STORM背景分析、合成现有证据、获取新证据、设计政策建议、扩大利益相关者参与、反思政策研究。每一个阶段,书中都给出了具体的操作建议。

    • ¥16 ¥32 折扣:5折
    •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汉译名著本)
    •   ( 2900 条评论 )
    • [法]E.迪尔凯姆狄玉明 译 /1995-12-01/ 商务印书馆
    •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是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之一,书中,作者E.迪尔凯姆为社会学确立了有别于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的独立研究对象 社会事实。全书共分六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关于观察社会事实的准则、关于划分社会类型的准则、关于解释社会事实的准则、关于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的准则等。

    • ¥12.5 ¥25 折扣:5折
    • 民族志:步步深入(第3版)
    •   ( 1824 条评论 )
    • 作者:大卫·费特曼David Fetterman),译者: 龚建华 /2019-04-09/ 重庆大学出版社
    • 本书简要地介绍了进行民族志的程序、方法和伦理。作者结合自己的研究项目(如辍学生研究)的经验来分享了怎么做民族志。本书依据民族志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步骤,条分缕析地向读者展示每一个环节所可能用到的工具、软件、资源。这使本书成为一本做民族志研究的操作手册。同时,书中对方法的适用、田野调查、资料分析和论文写作等节点可能会遇到的难题有许多深入剖析,对正在实践民族志的学者而言,本书亦可成为他们设计和反思其研究的帮手。

    • ¥17.5 ¥35 折扣:5折
    • 砍手党的城乡之路
    •   ( 621 条评论 )
    • 安海波 摄影;傅剑锋 /2013-10-01/ 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
    • “作为媒体从业者,我们能写出与这个伟大而复杂的时代相衬的东西吗?能真正为记录、解释这个时代提供有分量的东西吗?能把易碎品,做成经得起时间与思想检验的东西吗? 在过去的时代,曾有不少颇具历史自觉与公共情怀的记者,写出与时代交相辉映的东西。而我们,虽身处于信息奔涌与新闻力量都超越其他任何时候的时代,却也迷失于浮躁、跟风、追逐新闻泡沫的庸常中。所以,我时时以反省自励,我不敢说我是否做到了他们的万分之一、但以此高标为志业。”

    • ¥11.2 ¥25 折扣:4.5折
    • 社会网络分析法(第3版)
    •   ( 2715 条评论 )
    • 【美】约翰.斯科特 /2016-03-04/ 重庆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社会网络分析的一本导引或手册,而非需要一口气读完的讲义。 我把一些辅助性说明和难解的技术放在脚注中,不过有一些复杂的公式仍有必要留在正文内,希望它们越少越好。 我建议社会网络分析的初学者首先阅读第 2、3 章,然后泛读本书的其余章节,再返回到一些难点部分。 对于已经熟悉社会网络分析的读者来说,他们可以反之,首先浏览第 2、3 章,然后重点阅读第 4 章到第 9 章的内容。 如果在一项特定的研究中需要运用某种技术,那么与该技术相关的章节就应该精读。 尽管后续的章节依赖于前文中提出的论证,但是当试图应用某种特殊技术的时候,都可以反过来视每一章为一个参考源。 第 2 章讨论社会网络分析的历史,考察它在小群体社会心理学中的起源,随后在有关工厂和社区的社会学及社会人类学研究中得到发展,接下来到 19

    • ¥17.5 ¥35 折扣:5折
    • 呦呦有蒿-屠呦呦与青蒿素
    •   ( 3495 条评论 )
    • 饶毅 张大庆 黎润红 /2015-10-01/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给中国科学界一个巨大然而值得回味的惊喜。屠呦呦以及青蒿素研究,虽历经40余年风雨,仍难掩其光辉,且越发呈现出独特的意义与价值。本书作者饶毅、张大庆两位教授,以其科学史的慧眼以及关怀,早在数年前,就带领研究生黎润红,关注青蒿素研究项目,以事实厘清中国科学研究的这个经典案例。书中首次呈现了三位作者的精彩工作成果,披露了屠呦呦先生以及青蒿素研究独特而漫长的科研历程,是全面理解屠呦呦先生及其团队的重要文本。

    • ¥17.1 ¥38 折扣:4.5折
    • 乡土中国
    •   ( 1091 条评论 )
    • 费孝通 著 /2019-11-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巨擘费孝通先生的一部研究中国基层传统社会 乡村的经典著作。这本书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根据费先生所讲授的 乡村社会学 课程内容写成,篇篇短小精悍,语言朴实却深沉精确;书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各方面分析、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构建中国社会特有的乡土伦理体系。它对中国社会的分析鞭辟入里,发人深省,为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提供了重要参考,是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也是解读传统中国的经典之作。

    • ¥19 ¥38 折扣:5折
    • 论特权 第三等级是什么(汉译名著本)
    •   ( 411 条评论 )
    • [法]西耶斯冯棠张芝联 校 /1990-03-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所收的这两篇论文,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著名法学家、政治思想家西耶斯的代表作。《论特权》集中揭露了特权阶级的垄断性和寄生性,以及特权的弊端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危害。《第三等级是什么?》着重回答了三个问题;第三等级是什么?是一切,是整个国家;第三等级在政治秩序中的地位是什么?什么也不是;第三等级要求什么?要求取得某种地位。这本书在法国大革命前夕起了极大的宣传鼓动作用。

    • ¥14 ¥28 折扣:5折
    • 乡土中国(注解本)
    •   ( 7888 条评论 )
    • 费孝通 著, 岳永逸 注释 /2020-04-25/ 中华书局
    •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研究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的一部名著。作者基于自己田野调查的丰富积累,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进行了充分的思考和分析,尝试回答 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 这个问题。作为社会学本土化的重要论著,《乡土中国》对研究中国乡土社会的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具有开创性意义。 今天,读懂《乡土中国》对于理解中国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状况仍十分必要。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岳永逸教授,从学术研究与时代需求等多方面入手,撰写两万余字导读,带领读者了解费孝通先生的知识谱系、学术实践、精神世界和家国情怀,进而条分缕析、抓住核心概念,把握知识体系,拓展阅读思路,挖掘当下阅读本书的价值与意义。

    • ¥19.8 ¥25 折扣:7.9折
    • 论幸福生活
    •   ( 2991 条评论 )
    • 塞涅卡 著,穆启乐邱羽王彤张亚君 译 /2017-02-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论幸福生活》是一部短论,所论及的不仅仅是幸福的生活,同时也是道德上善好的生活。塞涅卡认为,真正的善好是道德的善好,真正的败坏是道德的败坏,所有其他的东西都是中性的。尽管如此,我们本性上仍然会偏向某些中性事物,如健康、财富和好的名声,但并不会对它们产生任何依赖。娓娓道来,层层深入,令人豁然开朗,对于幸福生活的含义有更为透彻的认识。在浮躁风气甚嚣尘上的今天,《论幸福生活》仍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 ¥17.5 ¥35 折扣:5折
    • 中学图书馆文库——乡土中国
    •   ( 2728 条评论 )
    • 费孝通 /2013-09-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农村的作品,初版于1947年。一共由12篇文章组成。该书本为其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 乡土社会学 时的上课内容,辑录而成一书。在此书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较为全面的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而 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描绘,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生活的各个方面

    • ¥18.4 ¥24 折扣:7.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