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出版学是传播科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是人文社科领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新兴的独立学科。本书是作者在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中,为在大学编辑出版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编写的学位课程教材,是四川大学出版社即将推出的“高等院校编辑出版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系列”中的本。它不仅较集中地体现了我们对学科发展的基本理念,也注重实用性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重要性。全书共分十四章,主要依照编辑出版活动的工艺流程来安排各章内容,如主要章节有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出版校对、图书的整体设计、图书的印制与装订、发行与营销等。注重新理论、新观点的介绍,对期刊、电子出版物、版权贸易、著作权等设专章讲授。各章后附有出版业的实践案例,供学生课堂上讨论;各章末列有思考题,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本章重难点。
自1981年步入书业,作者从营业员起步,到身为一家书域的负责人,至今已20来年。作者参与筹建并主持的浙江图书大厦为同业翘楚,本书整理了大厦从筹建到目前运作期间作者的主要文字,凝聚了他对图书卖场的设计与管理、书店员工队伍建设、书店连锁经营等问题的心得体会。同时站在零售书店的角度上,作者对国内书业各方面各环节都有深刻独到的见解,时出惊人之语,如认为应由市场淘汰部分出版社,主张提高书价等。作者在业内以敢言著称,整理出这份做书店的记录,一方面是对转型期零售书业的个案回顾,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对同样在做书店的朋友有所帮助。
《业余书店》如实记录了独立书店读易洞的成长历程,内容涉及书店经营的故事、乐趣与思考的方方面面。 有三段文字可简略提炼《业余书店》: 1、 太理性了书店开不起来。 太感性了书店开不下去。 先感性后理性书店越开越违背自己初衷。 所以想开书店就赶紧开,根本不要想那么多。 开不下去了也不要勉强,也不要想那么多。 人生怎样都是死路一条, 关键是如何生得有意义。 2、 名副其实的“社区书店”,而他的店主人,经由这家书店,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鲜活的城市社区,它折射出了当下私人家庭与公共生活之间的微妙关系,其背后是个体在公私领域之间进退的尺度和认知,或者,它至少是我们这个社会中一部分人的精神写照。--摘自《文化纵横》杂志 3、 2010年第五届民营书业评选,读易洞荣获“年
本书系统而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著作权的基本概念,著作权法的产生、发展及其基本原理,国际公约原则等,并且结合修正后的著作权法以及科技期刊著作权实务,具体讲解了著作权的主体、客体,著作权的内容,著作权的归属,著作权的使用方式,著作权的转移和著作权合同,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使用,著作权的集体管理以及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结合典型案例)等。其主要特点是首次结合具体的合同文本,详细讲解了科技论文著作权合同和科技期刊著作权合同,并对期刊工作中遇到的典型问题进行了解答。 书后附有常用的14种与期刊著作权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关键词索引。 本书内容新颖、深入浅出、重点突出、实用性强,能够结合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和科技信息的网络传播等实际工作,对涉及到的著作权问题既有法学理论上的分析,又提出具体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