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社交媒体概论(第二版)
    •   ( 68 条评论 )
    • 禹卫华 /2024-07-01/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本书聚焦于社交媒体理论框架的构建与实际应用,尝试建立一个与大众媒体时代不同的传播理论体系。 全书基于用户、内容、在线社交网络、效果、平台五个理论支点,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以及未来传播趋势,既对社交媒体所涉及的概念、分类、生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还专门就社交媒体大数据研究方法进行了 总结,形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知识闭环。 本书引入了多学科的新概念和新理论,也结合了国内外探索的最新成果,视野开阔,亮点突出。 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学生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者。

    • ¥54.8 ¥68 折扣:8.1折
    • 后台:解密一个大报的新闻后台操作(当当网_网络独家销售)
    •   ( 4003 条评论 )
    • 邓科 主编 /2006-12-01/ 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
    • 后台(第二辑)已上市,火热抢购中!!: 这是 追寻真相 的真相,这是 没有表达 的表达。 这本书,展现了一份影响全国的报纸新闻生产的秘密,展现了一个不断追求的媒体新闻后台操作的真相。 有人说,书中文章的价值甚至可能超过南方周末的公开报道。这当然是谬赞。不过,它确实从很独特的角度记录了新闻与新闻人、现实与反思者。 《后台》*辑分 行动 、 思考 、 争论 三部分。 行动 展现了记者在采访报道过程中的辛酸苦乐:如何在垃圾里找到新闻线索;如何靠借宿减缩采访费用来确保客观报道而避免因靠赞助不得不在报道中 卖身 ;如何与采访对象建立良好关系以获得持续关注;如何通过多方采访使报道更具 肉感 。 思考 凝集了编辑记者的职业思考和经验心得:大到如何理解把握 客观报道 的标准与 道德化 的尺度、如何实现大尺度观

    • ¥19.7 ¥29 折扣:6.8折
    • 新媒体用户研究:节点化、媒介化、赛博格化的人(新闻传播学文库)
    •   ( 8043 条评论 )
    • 彭兰 /2020-05-1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新媒体用户研究》关照新媒体时代的人,探究人与新媒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在新媒体作用下人与人的关系。 全书从三个关键视角来观察新媒体时代的用户:其一,节点化的用户。作者将新媒体用户视作新媒体的传播、社交关系、服务这三种网络的节点,以此洞察新媒体时代传播的新意涵以及社会关系的重塑。其二,媒介化生存的人。移动时代新媒体用户的数字化生存,也是一种典型的 媒介化 生存,媒介与现实生活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映照、相互生成的关系。理解这些新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新媒体时代的人。其三,赛博格化的人。正在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在促成人的 赛博格 化,也使得人-机关系成为未来重要的传播关系。 人既是新媒体的用户,也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更是复杂的生命体。《新媒体用户研究》既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察视角,更呈现出面向

    • ¥64.2 ¥88 折扣:7.3折
    • 高校新媒体运营36式
    •   ( 18 条评论 )
    • 金雪,胡昊,曹杰 /2024-10-01/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运营的理论总结和核心经验分享,包括机制篇、实务篇、技术篇、互动篇、团队篇、品牌篇6个部分共36式。本书叙述了学校从0到1,推动体制改革,坚持品牌驱动,注重源生内涵发展,实现全员全媒体转型的历程,并分享了上海交大新媒体运营成功案例。本书也提及了新媒体运营过程中存在的 痛点 ,并就高校新媒体运营中普遍存在的难题,提供了上海交大运营团队的解决方案,贡献了交大人的智慧。 本书适合新闻与传播相关专业的学生和教师研读,也适合从事或有志于深耕新媒体工作的相关人员阅读。

    • ¥54.8 ¥68 折扣:8.1折
    • 西方数字游民研究前沿
    •   ( 61 条评论 )
    • 姚建华 主编 /2024-09-01/ 格致出版社
    • 近年来,智能设备的全球互联、工作的远程化,以及自新冠疫情以来人们对传统生活方式的重思,都推动了 数字游民 这一群体的迅速崛起。他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创造性和趣味性的远程工作,努力挣脱传统工作地点的限制,追求自由、灵活和自主的生活方式,在全球范围内自由移动,以实现工作与休闲的最佳平衡。数字游牧代表了一种新型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与此同时,西方学界对数字游民的研究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许多学者围绕数字游民的内涵与类型、数字技术应用、生活方式、自由、流动性与流动体制、(元)工作、休闲、网络叙事、身份认同、纪律实践、社区建设等核心议题展开了大量既有理论深度又充满社会关切的跨学科研究。这些研究成果通过各种方式在全球广泛传播,增进和加深了人们对该群体及其生活方式的理解。本书收录了其中颇具

    • ¥47.5 ¥58 折扣:8.2折
    • 媒介仪式:一种批判的视角(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   ( 574 条评论 )
    • 【英】尼克·库尔德里 /2016-10-1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媒介仪式:一种批判的视角》是一本媒介人类学著作。媒介是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中无法逃避的一部分。但媒介的重要性有时会凌驾于日常惯习之上,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样的时刻呢?在危机降临或者胜利凯旋的时候,媒介怎样在公众中打造出一种社区共同体的感受,并且塑造人们的个人行为,或者让我们相信它有这种能力呢?在媒介饱和的时代,本书让我们重新思考已经被广为接受的对仪式性行为的认识。它把仪式与权力、管制和监视等问题直接联结起来,并且探究了媒介构建的仪式空间 媒介的权力在其中得以合法化。

    • ¥40.2 ¥55 折扣:7.3折
    • 自媒体写作,从基本功到实战方法——迈出下班后赚钱的坚实一步!
    •   ( 4835 条评论 )
    • 余老诗 /2018-09-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为了帮助众多初学自媒体写作的读者和学生更快掌写作基本功和自媒体写作基本规律,实现通过自媒体平台满足表达欲望,乃至实现下班后价值提升和个人创业,本书全面讲述了写作一篇文章所的基础知识、方法和技能,生动阐述了新媒体写作的基本属性与特点、新媒体写作的基本规律、初学者的写作开启模式、新媒体写作底层逻辑、新媒体写作的进阶等内容。这些内容分别对应了自媒体写作初学者的写作基本功训练、自媒体认识和自媒体写作进阶等方面的痛点和需求点。从原理、方法、技巧等层面讲述自媒体写作的基本功,结合具体案例讲解,让初学者水到渠成地掌握自媒体写作。 本书突出案例讲解和技巧分析,对写作方法的阐述深入浅出,且技能实用,是初学自媒体写作者的入门读物,也是自媒体写作进阶的自修指南。更是简书、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写作爱

    • ¥39.3 ¥59 折扣:6.7折
    • 连接:社交媒体批评史(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   ( 1529 条评论 )
    • [荷兰]何塞·范·迪克 /2021-03-1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关于社交媒体批判史的专著,研究社交媒体 连接 的本体论(关系、社会资源)与平台理论(技术文化、社会经济、社会重组),展示了对社交媒体、社会关系和盈利机制三者微妙关系的独到发现与见解。 何塞 范 迪克在书中提出了生态系统法,其作为一种超前的框架,在微观上采用行动者网络理论来理解人类和非人类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又采取政治经济学方法,并引入了宏观经济因素,将二者有效地融会贯通。沿用这种框架,作者选择了五个*常见的网络平台Facebook、Twitter、Flickr、YouTube和Wikipedia作为分析对象,在梳理平台的发展历程和特征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其背后隐含的技术文化元素,从所有权、治理和商业模式三个维度,研究了形成社交媒体的社会经济结构。对于对社交媒体感兴趣的读者而言,阅读《连接:社交媒体批判史》当会有所收获。

    • ¥51 ¥69.8 折扣:7.3折
    • 数字时代的生活者研究:数字生活空间中对人的重新审视与学术反思 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刚著
    •   ( 100 条评论 )
    • 陈刚 主编, 宋玉玉 著 /2024-02-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对人的研究始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生活者 究其本质是对于人的研究。自21世纪以来,全球信息传播已经进入到数字传播时代,人类所面临的变化是从原有的大众传播模式向数字传播模式的转型,这是媒介传播领域的变革,同时也是整个人类社会所共同面临的转变与重构。在此社会背景下,具有解释力、判断力与预测力的概念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匮乏的。 生活者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其发展嬗变过程中折射出更为深层次的内在逻辑,即研究者对于人类所面对的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化。 在数字时代,基于跨学科交叉研究场域下,对数字社会 生活者 的重新审视与学术反思,是本书的研究重点与亮点,这将为我们当代人理解数字生活空间中的人类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本书可供广告学、传播学、设计学和社会学研究者与从业者阅读,也可用于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

    • ¥69 ¥69 折扣:10折
    • 2024中国海外网络传播力建设报告
    •   ( 0 条评论 )
    • /2025-05-01/ 经济管理出版社
    • 网络传播力的测量指标大致有三种类型和测量方式。第一类是简单性指标,即直接使用网络的相关参数,如将社交媒体的转发量、粉丝数、评论数等作为指标。这类指标的优点是数据采集快,结果呈现直观,容易看明白;但也有明显的缺点,如指标的含义比较单一,解释力有限,分析范围有限等。第二类是关键性指标,即针对考察任务专门设计、由少数关键参数构成的指标。这类指标的好处是参数较少,数据采集较容易,模型相对精练;但往往会出现指标效度不高,或参数不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第三类是综合性指标,即用多个参数来建构指标模型。这类指标的优点是解释力较高,层次多,能够呈现所考察对象不同维度的特征;但由于参数较多,模型建构难度大,要建构有解释力的模型需要过程,也容易出现由于参数多解释不清的情况,且数据采集周期长,数据处理复

    • ¥66.6 ¥98 折扣:6.8折
    • 突发:全媒体时代舆论处理与引导
    •   ( 29 条评论 )
    • 罗俊丽 /2025-01-01/ 东方出版社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升级迭代,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传播已嵌入政治、经济、社会运作的基本环节,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深度融合,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彼此塑造,使得互联网 最大变量 有了新的内涵和发展,网络舆情应对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将互联网 最大变量 变成事业发展的 最大增量 ,是一个政治层面的战略问题,也是一个具体策略方法问题。本书将围绕网络舆情的处置和应对方法,探讨基本的理论问题,并通过2011年温州动车追尾事故、郭美美事件、日本福岛核泄漏引发国内抢盐风波等典型案例来具体分析实践应用问题。

    • ¥40.7 ¥59.8 折扣:6.8折
    • 智媒体论
    •   ( 0 条评论 )
    • 李鹏 /2025-07-01/ 东方出版社
    • 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媒体人,在人工智能时代将如何拥抱新的挑战?本书聚焦新闻媒体的转型和实现高质量发展,作者将所思所想不断打磨,精炼出一套转型等式,并尝试建立一套理论体系,以期为媒体提供可借鉴可实操的转型路径,主要观点为:新型主流媒体要努力打造自主可控的生态型智媒平台;以平台媒体为核心,构筑起生态发展的新模式。

    • ¥51 ¥75 折扣:6.8折
    • APP时代
    •   ( 4 条评论 )
    • 魏超谷征 /2024-08-30/ 知识产权出版社
    • 本书包括 APP 时代的媒介化生存 APP 时代的内容生产 APP 时代的 用户行为与社会化交往 三部分内容。 借助案例的呈现与分析, 深入阐释了用户 行为影响因素以及现实世界的真实情感与利益动机是如何在媒介化生活空间中得 以投射, 进而探讨 APP 如何实现用户需求的满足。

    • ¥49.6 ¥68 折扣:7.3折
    • 互联网的误读(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   ( 642 条评论 )
    • 詹姆斯?柯兰James Curran) /2014-07-03/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互联网的发展蔚为壮观。如今,全球的互联网用户达到20亿之众,约占世界人口的30%。这无疑是一个新的现象,对于当代各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意义重大。有关互联网的大量大众读物和学术著作鼓吹其潜力将从根本上被重新认识,这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片唱好时表现尤甚,那时许多论者都对互联网敬畏三分,惊叹有加。虽然敬畏和惊叹可能已成过去,然而它背后的技术中心主义 相信技术决定结果 却阴魂不散,与之伴生的则是对互联网的误读 不能将其置于社会经济政治语境中去理解。本书从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的视角,简明扼要地讨论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全书分三部分:*部分讲互联网的历史,总览其社会地位;第二部分聚焦于互联网的规制和互联网经济;第三部分审视其政治影响和文化影响。

    • ¥43.7 ¥59.8 折扣:7.3折
    • 数据新闻蓝皮书:中国数据新闻发展报告(2020~2021)
    •   ( 22 条评论 )
    • 王琼童杰徐园 /2022-04-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试图通过对中国数据新闻的实践现状进行研究,深度探析国内数据新闻生产团队和生产流程的发展现状,丰富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的理论内涵,推动我国数据新闻行业良性发展。书中主要关注2020~2021年中国数据新闻领域的发展变化与行业现状,分析了中外数据新闻研究的脉络、议题与走向,总结了近年来国内数据新闻在议题分布上的变化规律,探析了海外数据新闻的实践动态。此外,针对中外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数据新闻教育情况,从培养层次、师资配备、资源供给等维度解析了我国数据新闻教育现状。

    • ¥93.8 ¥138 折扣:6.8折
    • 理念与经验:中国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研究
    •   ( 15 条评论 )
    • 本书编写组 /2024-10-01/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网络治理开始步入正轨,治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建设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如何建构科学高效且契合中国国情的网络治理体系,是关系到我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重大现实命题,亦是本研究开展的时代背景。 本书从治理理念、组织领导、制度建设、服务和监管机制、专项治理活动等主要方面,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综合治理路径,为新时代背景下 中国之治 提供有力支撑。本书对网络综合治理的基本要素的理论依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治理主体、治理手段、治理权责、治理过程、治理资源五个主要方面加以阐述,提出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必要性、迫切性,破解重点、难点,对运行机制和建设方向提出具有前瞻性的理论观点以及结合中国实际的可行性策略。

    • ¥66.6 ¥98 折扣:6.8折
    • 数字环境下的广告实战研究:理论、案例与分析
    •   ( 70 条评论 )
    • 薛敏芝胡雅 编著 /2016-01-01/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薛敏芝、胡雅编*的《数字环境下的广告实战研究--理论案例与分析》内容涵盖广告、品牌、整合营销传播、B2B营销、广告植入、病毒营销、事件营销、OtoO模式营销的基本原理和策略制定,以及*新的国际大牌案例介绍和*接地气的本土实例分析。每个章节分4个部分:理论阐述、案例分析、问题探讨和问题思考,以*简单、实用的方式向读者呈现理论的基本框架、运作的实际指导,以及发展的*新动态。

    • ¥41.9 ¥52 折扣:8.1折
    • 云端影像:中国网络视频的产制结构与文化嬗变
    •   ( 136 条评论 )
    • 曹书乐 /2020-01-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随着网络视听行业的大生态圈不断扩张发展,近年网络视频节目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态势。网络视频的背后,交织包容了技术融合、产业结构、资本运营、媒介生态、受众行为、伦理法规等丰富多元的维度,反映了媒体创新与实践方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探索的价值。《云端影像》一书从政策、资本、创新、粉丝四个关键概念入手,用传播政经框架、文化研究、影视艺术批评三个理论工具,试图为当下国内的网络视频研究提供一幅全景描摹。

    • ¥36.6 ¥59 折扣:6.2折
    • 社交网络上的传播计算与网络空间治理
    •   ( 1 条评论 )
    • 姜萍 /2024-10-08/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传播现象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中,伴随着社交网络的出现,在线信息的涵义、传播模式与传播行为都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在线信息传播研究不能囿于传播学的定性分析与案例研究,应广泛借助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复杂网络分析等量化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为了更好地探讨和解决社交网络中的谣言、虚假信息、网络舆情、网络暴力等传播问题,本书借助传染病模型、动力系统理论、复杂网络分析和计量分析来计算社交网络上的各类传播行为、传播规律与传播可控性,探寻和建立各种传播现象背后的理论基础,服务于网络舆论空间的治理。Web3.0时代,社交网络上的在线信息的裂变式扩散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改变着人们的行为,左右着人们的决策。更为重要的是,在线信息的传播与扩散很容易诱发线下的舆论效应和群体行为,正如阿尔

    • ¥56.9 ¥78 折扣:7.3折
    • 媒介,居于世界之间:张磊自选集
    •   ( 7 条评论 )
    • 张磊 /2024-10-01/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人类在世界中的生存,是藉由媒介所展开的。形形色色的媒介物品与媒介内容打造了光怪陆离的世界,人们滑动手指、移动视线,沉浸在叙事之中,也分享着独特的生命体验。各个民族国家建立起基础设施网络,信息洪流澎湃涌动,或汇合或碰撞。如何理解个体与集体的媒介化生存?本书是张磊研究院在过去十年间发表的论文合集,通过将媒介视为 世界 的 居间之物 来探讨生存论问题。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媒介技术哲学、媒介人类学和文化研究的视野交汇在一起,探索人工智能媒介、时间制度、屏幕、电视机和真人秀等媒介现象。第二部分的文章则通过对天下、人类命运共同体、信息与传播新秩序、软实力和文化互惠等概念的思想史检视与案例研究,为中国国际传播寻找新的理论资源。

    • ¥59.8 ¥88 折扣:6.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