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供调查方言音系之用,一共选择了比较常用的字三千七百多个,依广韵的声母、韵母、声调排列。用来调查方言,可以得出方言音系在古今演变上的要点。书前有用法、说明及声母表、韵母表、声调表。书后附音标及其它语音符号表。初步研究汉语音韵的人也可以通过本书的音韵系统得到对于广韵和等韵的基本知识。 第二版据1955年7月版增订重排,增加了一些字,也酌量删去若干不常用的字。 新一版据科学出版社第二版第四次印刷纸型重印,改正 摹、综腙 三字的位置,重排书后所附的音标及其他符号。
《新上海人学说上海话》主要面向改革开放以来前来上海生活工作的新上海人,对于来上海已久还说不好上海话的人,或者出生在上海但不会说或说不好上海话的人,尽量使大家用*方便*快的方法学好上海话,从而有助于学好标准的上海话,帮你尽快更好地融入上海大都市。 全书以课文的形式,选取日常生活工作中*常见的场景以情景对话为主题,内容实用、简单、易学;同时每课均配有替换练习便于举一反三;配有补充词语和语法要点,有助于深度掌握与拓展。另配有音频朗读,方便自学;附有上海话练习题,便于学习检测。
1.内容全面,符合学习规律。 设置发音、语法、单词、实用句子、情境会话等篇章,即使自学,也能掌握完整的粤语学习体系。 2.赠送视频,助您精确掌握发音。 聘请地道粤语母语者录制发音视频,您可以边看、边听、边练习,快速掌握准确的发音口型和方法。 3.列举基础单词,一次性扩充单词量。 给出常见的25个主题,共计900多个单词,让您的单词量一举增至交流水平。 4.列举常用短句,日常交流没问题。 列举粤语母语者频繁使用的交流短句,贴近日常生活,为您打好会话基础。 5.设置实景对话,任何场合都会说。 提供14个情境,42组对话,让您在基本的交际场合中可以流利使用粤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20天学会粤语(广州话)交际篇》设计了20个生活场景,基本囊括衣食住行工作交友等生活各方面,并针对每个场景提炼出经典例句30个,为初学者进行类似场景会话提供方便,做足准备。每课分为单词学习和句子学习两大块,针对性非常强。如果能够坚持认真地学习完这20天的学习,相信基本能掌握广州话的听读。 修订说明: 20天学会粤语 系列丛书自出版以来,以其规范、权威、简明、通俗、有趣、实用的学习内容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设计,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迄今已重印20多次。 为了与时俱进地满足广大读者学习粤语的需求,同时根据读者的反馈意见,我们对本书作了修订。具体有以下几点: (1)订正了个别方言字和非规范字; (2)删掉了一些不合时宜的用例; (3)校订了个别拼音错漏; (4)增补了近年流行的一些社交、媒体、支付方面的词句
《从零开始学广东话这本就够》精心设计的内容,采用图文式自然记忆法,必定能让你的学习轻易而举、如鱼得水。 本书 特色1:针对从零开始的学习者,强调图文式视觉学习。 特色2:角色扮演生动有趣,学习广东话超简单。 特色3: 跟着香港老师录制的MP3学习,掌握发音,反复练习,你就能轻轻松松学会地道广东话。
本书包括20个单元,从问路篇、交际篇,再到打工篇、买楼篇等,每一篇都有一个或几个代表句子或对话,然后针对一些语法和词汇进行讲解。除此之外,还设置了一些栏目,如俗语应用、粤语挑战题、粤语答疑等。适合初级粤语学习者。
《20天学会粤语(广州话)基础篇》是粤语学习入门级教材,从基础语音、词汇、语序读写到日常生活场景对话练习,每一个新字词都配有粤语拼音,全书有9个声调、60个常用词以及180个常用字,每天1小时的学习内容,非常适合零基础入门学习者。如果能够坚持认真地学习完这20天的学习,相信基本能掌握广州话的听读。 修订说明: 20天学会粤语 系列丛书自出版以来,以其规范、权威、简明、通俗、有趣、实用的学习内容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设计,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迄今已重印20多次。 为了与时俱进地满足广大读者学习粤语的需求,同时根据读者的反馈意见,我们对本书作了修订。具体有以下几点: (1)订正了个别方言字和非规范字; (2)删掉了一些不合时宜的用例; (3)校订了个别拼音错漏; (4)增补了近年流行的一些社交、媒体、支付方面的
本书共收录老北京方言口语词条一万多条,50余万字。有一些是读者耳熟能详的,也有一些是比较生僻的。同时本书也收录了不少儿化音的口语。
《青岛方言》收录方言词条2600余条,并逐一注音、释义、举例,呈现了青岛方言的整体面貌与显著特点。作者没有将语言学的框架凌驾于鲜活的方言语境之上,也没有脱离生活的土壤而单纯分析其语言形式,而是将方言研究和乡情民俗、地域文脉紧密地结合起来。由于提供了大量的生活场景例句、文献资料与古典文学作品释例,这本书读起来犹如在古今之间穿越,在市井与乡野间飞梭。
《苏州话寻根(图文本)》的宗旨,在于寻求苏州话的根源,涉及的历史典故、人文逸事、风俗民情、民间故事等,相信会引起读者浓厚的兴趣。 苏州人说话,素有“吴依软语”之称。所谓“软语”,除了说话软绵、柔和之外,还表现在语言简洁生动,含义深刻,富有韵味。苏州人说话,其声细而糯,其音清而亮,如溪涧流水,雅静而好听。苏州话的特点非常明显,一是诙谐幽默,富有情趣;二是不显不露,意思含蓄;三是联系历史,善于用典;四是因地制语,地方性强;五是结合民俗,乡情味浓。这些话语,虽只仅有两字、三字、四字……含义却十分深刻,有的包含一个故事,有的藏有一个典故,有的是一种生活习惯……假如是个外地人,不了解苏州地方的人文掌故,不懂得苏州地方的风俗民情,不知道苏州地方的地理环境,这些话是无法听懂、难以理解
这是沪语研究专家钱乃荣教授细说上海话的一部文集,共分五册,作者以其长期的研究成果和深切感悟,对上海话和上海话文化进行具体详尽的分析,用通俗有趣的文笔娓娓道来,让你能感性体验上海方言与海派文化。 本书是完全用上海话书写的一本散文杂谈集,有 心里向永远年轻个复兴公园 、 平民乐园城隍庙 、 上海旧书店 、 煞根 、 夹忙头里髈牵筋 、 十三点 、 老克拉 等篇,读来亲切自然,系作者视为珍宝的上海经验、岁月印痕和独特的生活情趣的探幽掇英,展现了上海文化与上海方言的魅力。
本书是对河北献县方言单点的调查研究。河北献县方言隶属于冀鲁官话,内部差异较大,从百余年前西方传教士开始,调查记录者一直很多,如汉学家戴遂良、方言学家陈淑静等。本书运用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的方法,对河北献县方言进行了语音、词汇、语法上的共时描写。也从历史语言学的视角,将献县方言音系与中古音系进行比较,归纳了献县方言声韵调演变的特点。此外,本书还提供了详实的分类词表和语料记音。
方言学的读物,可以写得深奥、严谨、学究气十足,但那样不符合本书的宗旨。本书的读者对象是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读者,因此,我们写作时便要处处考虑到这些读者的接受能力和品味,文章要短小精悍,笔触要生动活泼,用词要通俗易懂,通过各个版块的有机联系,将汉语方言的知识和现象串联成一个“网络”。读者读完全书,自然对汉语方言的基本知识有概要式的了解,即使是有选择性地阅读,对于提升读者的语文知识,对于加强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也大有好处。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载体,可以说,没有方言,地方文化就失去了依附。我们以前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对于方言有不少误解,以为研究、介绍方言,不利于推广普通话、不利于语言规范化。其实,深入地研究和认识方言的特点,非但不会妨碍“推普”,不会妨碍语言规范化,反而会有效
随着网络通信日益频繁,在线交流无所不在,电子传播全面崛起,网络交际已经成为大众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网络语言随之发展出一系列独特的语言特征,从一种社会方言变成了一种功能语体。口语体、书面语体和网络语体三分天下之势已经初步形成。 本书对此进行系统的学理研究,分为六章,用比较通俗的语言讨论一些学理问题,既给语言学同行们一些启发,也能使普通读者读来不觉厌倦,并为母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工具书编撰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提供切实的理论依据。
本书从区域语言学的角度描写、分析苏皖两省境内的吴语、徽语和江淮方言的五种语法现象,比较不同方言点的异同,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从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语和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话在语法上具有类型差异这一工作假设入手,选取若干项具有典型的类型对立或差异的特征进行调查、比较,证实该区域的上述特征多不属北京话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