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雠学》一书原是向宗鲁先生在川大授课的讲稿。向宗鲁逝世后,由其弟子屈守元根据讲义及部分手稿整理成书。本书分为十二篇,其中《原始》、《宗郑》、《明颜》、《申陆》四篇,分别对向、歆父子、郑玄、颜之推、颜师古、陆德明等列专章,对其校雠学上的业绩贡献作精辟论述,《择本》二篇从书史的角度对古籍诞生以来的校雠学历史作了深入的考论。全书分之则为历代校雠学家和校雠学的论列专章,合之则为一部完整的校雠学史。体大思精,结构严密。全书以骈文写就,俪语为纲,子注为目,疏密有致。阅读时除增长丰富的典籍知识外,还获得美的享受。
《藏书家》的宗旨,是联系世间所有爱书的朋友,倾听他们求书若渴、爱书如命的心声,记载他们访书的辛苦、读书的痴情和藏书的乐趣,从而展现爱书人的思想境界和生活追求。 本辑仍保持原有特色,由老、中、青三代爱书人谈访书、读书和藏书的经历和乐趣。本辑所收录的文章中,既有对历经沧桑劫存的老版本的记述,也有搜藏旧平装书的感受,从中认知历史,增广见闻,并使广大读者大开眼界,汲取知识,使爱书人通过心灵相通,将读书、藏书活动提高到一个新境界。 本辑《藏书家》编讫,又是春暖花开时节。《藏书系》限于编辑力量,仍每年只能出版两辑,名符其实的“春华秋实”,但仍积极争取每年的春华美丽、秋实丰硕。迄今已出版十四辑的《藏书家》。远重近轻,谈“新善本”、忆新文坛书事的文章仍然偏少。
该书以新修订的 档案行业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15)为基础,介绍了标准的修订情况,并对归档文件的整理原则、程序和要求等进行了细致讲解,方便各级机关、团体、企 和其他社会组织理解新规则并对照执行。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作为直接为企业培养新生力量的职业教育,更应积极开展创新教育和训练,围绕生产的、生活的、身边的技术,进行技术产品改造、制作和创新,培养师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形成创新本领和创新习惯。 因此,职业教育突出创新要求,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具有“三创”精神的时代新人的迫切需要: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是职业教育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为了更好地开展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发明创造水平,由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王乃国、章亦华、吕中起、沈红雷、易田慧、周利华等六人组成的编写组,认真总结职业学校创新教育的经验,编写了通用技能课程中“赢在三创
时雪峰、陈萍秀、刘艳磊、龚宏编*的《科技文 献信息检索与利用(第4版)》共分为8章:第1章为 文献检索基础知识,介绍信息的概念、类型、特点, 以及文献信息检索原理;第2章介绍了网络信息检索 技术及常用搜索引擎;第3章为中文图书检索,内容 包括工具书及电子图书数据库介绍;第4章为期刊信 息检索,介绍了几种国内主要期刊文献信息数据库的 使用;第5章为标准文献信息检索,介绍了标准相关 知识及标准信息检索;第6章为专利文献信息检索, 介绍了专利相关知识及专利信息检索;第7章为科技 档案信息检索,介绍了档案相关知识及档案信息检索 ;第8章为网络开放资源,介绍了网络开放信息资源 的特点及资源利用。 本书既可作为三年制工科类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教 材,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科技 人员和图书、信息部门有
作者考察了电子媒介语言与传统交往方式的差异,并认为这种差异深刻地影响了人感知自我和现实的方式。当电子媒介进入我们的日常交往时,其语言的多变性引发了意义去中心化,以及自我意识的消解。作者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方式的概念中发展出信息方式的概念,并指出晚期资本主义的转变是和从生产方式转向信息方式相对对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