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鹤山人郑文焯为晚清词学四大家之一,著名词学家、书画家、金石学家等。其传奇经历一直被世后文人所仰慕与讨论,是传统文人的重要代表。郑文焯不仅有深厚的文学造诣,更有极高的艺术审美观。目前仅见其词学出版物,但关于郑文焯的艺术观的文献资料尚未见。此次整理出版郑文焯自用印集可概观与讨论郑文焯的艺术观、补充文献价值。从闲文印章更可见其人生观。以往存世印谱仅存建国后上海书店编辑《大鹤山人自用印谱》(非正式出版物),仅存49印。此次从书画原作、原钤印谱、手稿藏书等扫描收集郑文焯自用印147印,为目前所见zui全印集首次面世。收集工作长达五年,过程严谨。此次收集之外,将可考证出的印作作者一并列出,多为篆刻大家,部分含边款记事,可见证、补充郑文焯不同时期的交往历史。
四库系列丛书已出版多种,比如我社文渊阁《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等,乃为历代典籍之汇集,为文献工作者提供极大便利,然品种较多,查找亦较繁琐。本书将已出版的十八种四库系列丛书书目汇于一编,编制索引。著录已出版的全部“四库系列丛书”书目,计著录古籍20000余条,包括《文渊阁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全书珍本初集至十二集》《四库未收书辑刊》《文津阁四库全书》《文澜阁四库全书》等。是书将已出版的“四库系列丛书”目录汇于一编,编制书名、著者索引,再编制书名著者索引字头笔画和拼音检字,便于读者查找。是书可作为版本目录学研究者以及图书馆人员的工具书之用。
上海市档案馆收藏的资料数量较大,为了方便读者了解上海市档案馆的有关情况,《上海市档案馆指南》专章介绍这些资料的基本情况。为了方便读者查找,全书按档案形成年代的不同和立档单位性质的不同,分成若干节。按资料的不同,分节介绍综合资料、革命历史资料、报刊、外文资料等的情况。另编制附录,以帮助读者了解有关信息,包括:上海市档案条例;上海市档案馆查阅服务指南;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名册,收录所有已经开放和准备开放的档案全宗名单;上海市档案馆编研出版成果一览表等。本书除了方便查档者对馆藏档案资料的整体结构和相关内容有一个概要的了解,对于从事上海近现代和当代史各科研究以及史志书写的研究者、工作者而言,也是一部很重要的参考资料。
本书从传销的含义、本质、类型、危害、行骗方法等方面,揭露了传销的邪恶性和非法性,揭示了传销和直销以及同其它合法销售模式的根本区别,对认识传销、判断传销、抵制传销,提供了简单有效的理论依据。
这是一本很好的工具书,是古籍研究者参考捡索的好帮手。
这是一本专业性很强的工具书,是广大古籍研究者必不可少的好帮手。
《图解三命通会第3部:论命精要》内容简介:《四库全书?子部》收录了大量中国古代的术数经典,《三命通会》即为其中重要的一部,自明代以来广为流传,被公认为古代命理的集大成之作。《四库全书》将其收录于子部-术数类,使其更好地保持了原貌和流传于后世。然而,囿于古时不发达的科学及古人的认知水平,以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传统命理文化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能自圆其说的理论,有的甚至流于荒谬。不过,作为一种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生活有着广泛影响的文化现象和文明遗产,它也值得我们对其进行比较全面地了解,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中汲取传统文化的智慧涵养为了适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图解三命通会》对原书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编辑工作:以《四库全书》文渊阁足本12卷《三命通会》为底本,结合其他不同版本,对全书进行了精心点
《协纪辨方书》被公认为中国古代择吉术的集大成之作,《四库全书》将其收录于子部术数类,并由乾隆皇帝亲自作序,对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图解协纪辨方书》以《四库全书》文渊阁足本36卷《协纪辨方书》为底本,对其进行了精心点校,请专家对古籍原文进行了白话释意,加入了简练的小标题,使其结构更加合理有序。同时,本书运用大量图表、插图、图解等现代手法,对原书进行了生动阐释,使读者能够在畅快的阅读中了解择吉术这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便于读者理解,编者将全书分为三部,本书为第二部《用事宜忌》,主要总结了各神煞的宜忌事项和各事项的宜忌神煞,古人主要依照本书内容据神行事和因事择神。此外,本书还收录了择吉年表,是研究者查找神煞的便捷工具。 当然,由于古代科学的落后和古人认识水平的局限,择吉
一个关于设计问题的答案,有时需要我们跳出设计本身;一个优秀作品的背后,凝聚的不仅仅是设计师的汗水与设计智慧,更需要设计师具备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学识修养,其中也包括对社会、国家以及人性的理解。《上上之册 书册设计专业之道》和您分享了高水准作品背后的感悟,对于新上路的设计师以及以设计为奋斗目标的人们来说极具参考价值! 《上上之册 书册设计专业之道》中收录了作者胡永和过往的优秀作品,对于设计实践是一个非常好的参考。除此之外,作者还分享了他多年来经营设计公司的经验与心得,这对于独立设计师以及经营设计工作室的老板来说,也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本书目录简介:一、福建和广东的村落与宗族;二、村落生活的经济基础;三、家庭与家户;四、继嗣群体的等级制度等。
社区是社会的组成细胞,社区的文化建设关系社会和谐。本书的理论篇阐述了举办社区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如何组织社区工作者开展工作;实践篇介绍了二十几个社区活动策划方案,对操作的侧重点、经费预算、如何应对突发状况等予以详细说明,直观地呈现了社区活动从筹备直到圆满举办的过程。 ??内容全面,案例丰富,操作性强,经济实用性与文化性兼具,是开展社区活动的常用范本。
本书共二十卷,是一部版本目录书。清乾隆时编纂的《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分经史子集四部,共收录三千四百多种古籍,但未着录版本。清于,邵懿辰将所知所见诸书历代主要版本,列举分注于每书之下,还补充了一些有关书籍。对各本的存佚,刻本的善否,时有论述。之后,孙诒让等人又进行补注。一九一一年邵章将补注列为附录,与邵注一并刊印,名曰《四库简明目录附注》。此外,邵章又作续录,侧重收录清咸丰以后版本,增补了不少资料。一九五九年整理出版时,进行增订,续录也一并收入,使本书成为一部比较完善的版本目录书,从中可以了解《四库全书》所收诸书主要本子,孰优孰劣,足与不足等情况。作者对《四库简明目录附注》着録书众多善本、别本进行批注,并且收载《四库全书》未加栏入的重要典籍,因此它是一部较全面地介绍我国古典文
《四世同堂》手稿在2001年被国家正式确定为首批进入“国家档案名录”的珍品,属于国宝,在四十多种国家档案名录精品中,它是的文学类作品的手稿,其珍贵性由此可见。
《中华印刷典故》是“外行人一看便懂的印刷史书”。笔者遂萌生在广泛搜集史料的基础上,以时间先后为序,将中国印刷史上的一些典型事例辑选成书,让印刷术的故乡人多了解一些自己祖先发明与发展印刷术的光辉业绩,岂不妙哉。此后十余年间,笔者于中国印刷博物馆的筹建,连续数届中国印刷史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此书的编纂,两赴英山对新出土的毕异墓碑作实地考察与论证,以及捍卫印刷发明权……等一系列学术活动中,积累了大量的史料,遂将这些史料之中的典型事例,汇成95则,自己排印成册。
本书为目录版本校勘学家、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绍曾的学术论集。反映了王绍曾先生在目录版本校勘领域的精深造诣和真知灼见。有助于对中华古籍的学习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