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移情:弗洛伊德与拉康
    •   ( 88 条评论 )
    • 凯瑟琳·穆勒 著,姜余 严和来 译 /2025-02-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移情是精神分析的关键概念,正是通过移情,无意识才参与到治疗中;没有移情,精神分析就无从开展。本书作者凯瑟琳 穆勒在精神分析领域内详述了移情这一概念,并通过这个概念串连起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理论创新与临床实践,以新的视角揭示了他们之间的传承与超越。 作为拉康的弟子,凯瑟琳 穆勒在这项原创且新颖的研究中展示了拉康式的探究精神,通过对弗洛伊德著名案例的重新解析,提出了关于移情的新阐释。本书有助于精神分析工作者和对精神分析、心理学、哲学感兴趣的读者切实理解移情是什么、精神分析是什么。

    • ¥47.3 ¥49.8 折扣:9.5折
    • 自体的重建
    •   ( 10847 条评论 )
    • [美] 海因茨·科胡特 著,许豪冲 译 /2013-04-01/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此书比起六年前的《自体的分析》,在心理世界毫无疑问造成更大的骚动。 科胡特在《自体的重建》这本书中,对《自体的分析》这本先驱之作中所提出的理论,不仅加以扩展,同时也加以澄清。在古典的精神分析传统中,专业地耕耘了一辈子之后,科胡特已经认知到古典分析理论的某些限制。如今他无畏地增加了一个新次元,以补古典理论的不足。

    • ¥49.4 ¥52 折扣:9.5折
    • 精神分析治愈之道
    •   ( 6594 条评论 )
    • 海因茨?科胡特 著,訾非 译 /2016-03-23/ 重庆大学出版社
    • 《精神分析治愈之道》是自体心理学创始人海因茨 科胡特的后遗作,不仅回应了针对《自体的分析》与《自体的重建》的批评,而且从根本上修正和发展出了完全不同的精神分析治疗的思想基础,并对共情、俄狄浦斯情节和自体客体转换等核心概念作了细致的阐述;结合重新评估自体心理学的临床实践,陈述了自体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并通过临床案例,着重强调了精神分析治愈的本质。

    • ¥48.2 ¥56 折扣:8.6折
    • 万千心理·投射性认同与内摄性认同-精神分析治疗中的自体运用
    •   ( 4532 条评论 )
    • 沙夫 /2011-08-01/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投射性认同 和 内摄性认同 ,听起来很专业,其实就是说明人类的心态相互 感染 的机制。 来访者的情绪、感受、欲望会感染到治疗师,治疗师的情绪、感受、欲望也会感染回去给来访者。 作为治疗师,就是要积极主动地愿意接受来访者心态的感染,愿意感染对方传递过来的抑郁、焦虑、愤怒、仇恨、绝望、痛苦、悲哀等等,然后在内心通过对这些情绪的投射认同与内摄认同进行正念观察,产生理解接纳,带着悲悯慈爱。 如果是一个完美的精神分析过程,治疗师再把正念观察,理解接纳,悲悯慈爱这三种心态 传染 回去给来访者。 这样就完成了一个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的过程。

    • ¥38 ¥38 折扣:10折
    • 拉康式精神病主体
    •   ( 21 条评论 )
    • (比)斯蒂恩·范霍勒 /2025-03-01/ 上海三联书店
    • 本书深入探讨了雅克 拉康对精神病研究的贡献,作者将拉康的工作分为四个广泛的时期,详细介绍并分析了每个时期所包含的一系列核心概念和重要文本,尤其是这些概念和文本对精神病临床实践的影响。本书特别关注拉康对临床案例和文学作品的讨论,以及他与心理学、精神病学、哲学和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批判性对话。本书为理解精神病的复杂性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 ¥49 ¥58 折扣:8.4折
    • 万千心理·精神分析导论(第二版)
    •   ( 2147 条评论 )
    • (英)米尔顿 等著,余萍 等译 /2014-12-01/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章我们从精神分析发生的场所开始,病人和其治疗师正处于精神分析的一个疗程的中间阶段。由此,我们将逐步扩展到其他的病人,我们将对临床上精神分析中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什么会发生作一个更综合性的概述; 第二章我们将对精神分析理论作一个概述;第三章讲述精神分析的历史渊源;第四章介绍精神分析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播种、发芽以及扩展的情况;第五章转向有关精神分析评论中一些严肃的问题并就此予以讨论; 第六章把目光转向精神分析研究中的一些复杂的领域;第七章讲述精神分析在咨询室以外的应用的一些方式;第八章从精神分析和其他的心理治疗方式出发试着展现精神分析处在各种心理治疗方式中的地位。后,在第九章,我们介绍了英国精神分析的培训、职业体系、以及涉及到的国内和国际框架。

    • ¥50 ¥50 折扣:10折
    • 万千心理·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在精神分析中找到自己
    •   ( 3456 条评论 )
    • 梁凌燕 /2011-09-01/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作者大卫 沙夫在本书中,通过丰富而生动的案例呈现了他在与来访者心理治疗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共鸣,以及他如何以自己的方式运用这些共鸣,从而形成了其对心理治疗独特的观点: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心理治疗师在帮助来访者重寻客体和重建自体的同时,自身也在经历着同样的过程,而来访者的成长恰恰见证了治疗师自身的成长,反之亦然。可以说,心理治疗师和来访者都是在关系中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成为自己的人。能成为自己的心理治疗师,才可以帮助来访者成为自己;而一位可以找到自己的潜能从而发展自体的人,终将不再需要心理治疗。

    • ¥38 ¥38 折扣:10折
    • 精神分析治愈之道 (美)海因茨·科胡特(Heinz Kohut) 著;訾非 译
    •   ( 515 条评论 )
    • (美)海因茨·科胡特(Heinz Kohut) 著;訾非 译 /2016-03-01/ 重庆大学出版社
    • 自体分析创始人科胡特经典遗作。《精神分析治愈之道》是自体心理学创始人海因茨·科胡特的最后遗作,不仅回应了针对《自体的分析》与《自体的重建》的批评,而且从根本上修正和发展出了完全不同的精神分析治疗的思想基础,并对共情、俄狄浦斯情节和自体客体转换等核心概念作了细致的阐述;结合重新评估自体心理学的临床实践,陈述了自体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并通过临床案例,着重强调了精神分析治愈的本质。

    • ¥30.1 ¥56 折扣:5.4折
    • (守望者)黑太阳:抑郁与忧郁
    •   ( 350 条评论 )
    • (法)朱莉娅·克里斯蒂娃 著,郭兰芳 译 /2024-03-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法国著名学者朱莉娅 克里斯蒂娃从精神分析视角,对 抑郁 与 忧郁 所做的一系列探讨。书名 黑太阳 这个看似悖论、充满张力的意向,指代的是个体遭受抑郁折磨、被无法言说的痛苦吞噬的内心状态。在本书中,作者先进行 抑郁 与 忧郁 的理论阐述,再对四位创作者做详尽的个案分析。 经典精神分析认为,抑郁的根源在于主体丧失了某个他深爱的客体,且无法承受这样的丧失,因而无法完成对客体的哀悼。那么该如何化解哀伤、超越哀伤呢?作者认为,为痛苦命名、颂扬痛苦不失为一种方法。 崇高诞生于忧郁之中 ,抑郁者可以通过文艺创作而克服主体性的精神危机,使主体重塑虚无,从而穿越忧郁、超越分离的痛苦。 作者先以德国画家荷尔拜因的画作、患有癫狂症的法国诗人奈瓦尔的诗作为例,尝试阐释文艺创作如何作为一种 暂时的救赎 帮助创作者

    • ¥49.5 ¥90 折扣:5.5折
    • 梦的解析 德文直译 通俗易懂 心理学宗师弗洛伊德传世巨著 改变人类历史的划时代经典
    •   ( 442 条评论 )
    • (奥)弗洛伊德著 ; 朱更生译,高高国际 出品 /2016-03-30/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 梦的解析》是 人类历史上影响极大的 心理学著作,是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它像一把火炬照亮了人类心理生活的深穴,揭示了许多埋藏于人类心理深层的 奥秘 ,为人类潜意识学说奠定了稳固的基础,树立了人类认识自身的新里程碑,引导了整个20世纪的人类文明。弗洛伊德通过对梦的科学探索和解析,发掘了人性的另一面: 潜意识 ,揭开了人类心灵的奥秘。 它 对心理学的相关分支例如教育心理学有重要的影响。弗洛伊德的理论思想可以说在心理学和精神病学分析的每个领域都产生了影响,人类学作为研究以文化为主体的学科当然也从弗氏理论中感受颇多。

    • ¥31.8 ¥39.8 折扣:8折
    • 万千心理·驯服孤独:对分离焦虑的精神分析
    •   ( 1210 条评论 )
    • (瑞士)Jean-Michel Quinodoz 著 /2020-08-01/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本书是著名精神分析师让?米歇尔-奎罗多的经典著作。这本书有助于精神分析师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与分离焦虑有关的精神分析思想和观点,提供了弗洛伊德、费尔贝恩和克莱因等大家对分离焦虑的探讨。作者从多个精神分析核心理论出发,展示了精神分析中分离,并结合相关的实践案例,生动且有温度地加以诠释。对于心理动力学实践者、精神分析师来说,想要在精神分析中和来访者一起对分离焦虑进行工作,这本书必不可少。

    • ¥44.2 ¥56 折扣:7.9折
    • 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当代弗洛伊德:转折点与重要议题》系列--论弗洛伊德的《分析中的建构》
    •   ( 463 条评论 )
    • (巴西)塞尔吉奥·莱克维兹、(法)蒂里·博卡诺夫斯基、(法)乔治斯·佩几 主编 /2021-06-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我们很荣幸在《当代弗洛伊德:转折点与重要议题》系列中介绍这本新书,通过讨论和新的发展更新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的开创性工作。 解释? 建构? 解构? 重构? 正如弗洛伊德在他的论文《分析中的建构》(Freud, 1937d)[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和《有止境和无止境的分析》(Analysis Terminable and Interminable)(Freud,1937c)大致相同]中所说,精神分析工作的目的基本上是解除压抑(repression),从而解除婴儿期健忘症,也可能修复早期的情绪体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分析师有两种方法,也就是两种可用的工具:解释与建构。 在这个术语的经典意义上,解释是指对碎片化的材料赋予意义,从而促进对其背后的潜意识议题的理解;而建构是在之前解释的基础上,将这些材料的元素组合在一起,使之变得有序而完整;在某些情况下这会合成一个假设,为相关的婴儿期冲突带来新的

    • ¥36.5 ¥59.8 折扣:6.1折
    • 抱持与解释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348 条评论 )
    • (英)唐纳德W.温尼科特 /2016-06-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唐纳德?W.温尼科特著的《抱持与解释(一则精神分析的片断)》是英国精神分析大师温尼科特对一位来访者不同时间两次分析过程的真实记录。这场漫长的分析过程充满曲折,分析过程中也出现诸多的艰难时刻,读者可充分体会到温尼科特分析过程的精妙以及治疗双方感人至深的互动。

    • ¥45.8 ¥65 折扣:7折
    • 论抑制症状和焦虑/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当代弗洛伊德转折点与重要议题系列
    •   ( 15 条评论 )
    • 编者:(阿根廷)塞缪尔·阿比瑟//(美)乔治·施耐德|责编:赵玉... /2023-11-01/ 化学工业
    • 本书的目的在于促进精神分析不同领域间的交流。 目前该系列图书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成为精神分析专业的教学辅导书。本书开篇首先呈现弗洛伊德的经典论文《抑制、症状和焦虑》,然后由 杰出的精神分析学者和理论家围绕该论文进行主题讨论。每位讨论者首先概述弗洛伊德论文的重要贡献和深远影响,澄清其中不明确的概念,然后讨论者会以他们自己的教学经验或思考方式整理出弗洛伊德论文中的重要思想与当代议题之间的发展脉络。 本书试图带领精神分析学科的学习者深入思考这些议题,希望他们阅读此书如同与 杰出的精神分析师们进行深入的对话。

    • ¥42.9 ¥59.8 折扣:7.2折
    • 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当代弗洛伊德:转折点与重要议题》系列--论弗洛伊德的《可终结与不可终结的分析》
    •   ( 412 条评论 )
    • (英)约瑟夫·桑德勒 主编 /2021-06-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论弗洛伊德的《有止境和无止境的分析》 是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当代弗洛伊德:转折点与重要议题》系列中的一个重要分册,目的在于促进精神分析不同领域间的交流。目前该系列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成为精神分析专业的教学辅导书。 本书开篇首先呈现弗洛伊德的经典论文《有止境和无止境的分析》,然后由国际杰出的精神分析学者和理论家围绕该论文进行主题讨论。每位讨论者首先概述弗洛伊德论文的重要贡献和深远影响,澄清其中不明确的概念,然后讨论者会以他们自己的教学经验或思考方式整理出弗洛伊德论文中的重要思想与当代议题之间的发展脉络。 本书试图带领精神分析学科的学习者深入思考这些议题,希望他们阅读此书如同与国际杰出的精神分析师们进行深入的对话。

    • ¥36.5 ¥59.8 折扣:6.1折
    • 释梦
    •   ( 280 条评论 )
    • (奥)弗洛伊德 著,车文博 主编 /2004-05-01/ 长春出版社
    • 本书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标志性著作。包括4部论著:《释梦》,则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代表作,他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病人梦的分析体系和研究,深入探讨了梦的实质、释梦的方法、梦的伪装、梦的材料和来源、梦的工作以及梦的过程等理论问题,提出了象征论为理论基础,建构梦是愿望的满足的理论,梦论成为精神分析学的三大理论支柱之一。被誉为“揭开人类心灵的奥秘”改变世界历史面貌的16本书之一,《论用》是专门研究在精神分析治疗中如何运用释梦的问题。《论释梦的理论与实践》是对《释梦》一书出版20多年来一些观点的评价。

    • ¥35 ¥35 折扣:10折
    • 梦的解析
    •   ( 1036 条评论 )
    • (奥地利) 弗洛伊德 /2014-11-0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梦的解析》被誉为精神分析**名著。它通过对梦境的科学探索和解释,打破了几千年来人类对梦的无知、迷信,同时揭示了左右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潜意识。全书共七章,分述释梦的历史和方法,梦愿望的达成和伪装,梦材料的来源和运作方式以及梦的心理过程。作者从性欲望的潜意识活动和决定论观点出发,指出梦是欲望的满足,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即通常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他解释说,梦是潜意识的欲望,由于睡眠时审查作用松懈,趁机用改装方式绕过抵抗,闯入意识而成梦。梦的内容不是被压抑与欲望的本来面目,必须加以分析或解释。解析梦就是要找到梦的真正根源。作者将梦分为显相和隐义。显相是隐义的假面具,掩盖着欲望(隐义)。白天受压抑的欲望,通过梦的运作方式瞒骗过检查以满足欲望。

    • ¥34.2 ¥39.8 折扣:8.6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