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培训系列用书”之一,该书集作者多年对心理辅导活动课实践与研究的一个较系统的回顾和总结。全书共分理论、设计、操作、评价四个篇幅,分别对心理辅导活动课概述、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理论分析、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流程、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素材、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示例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以求全面解决中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操作问题。
1976年,S.T.E.P.课程由美国知名心理学家邓克梅尔和马凯以阿德勒《儿童教育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创立,该课程的宗旨是避免体罚及以冲突的方式管教孩子,让父母更有技巧,更为有效地与孩子相处,培养高情商、乐于合作和独立自主的孩子。该课程以跻身西方父母三大培训课程之一,39年来深刻影响了西方的儿童教育理念。 在《儿童教育心理学》中,阿德勒指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孩子的责任感、合作能力、自信心要从儿童期培育。这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 三岁看到老 。阿德勒以经过实践检验的教育方法指导父母们帮助儿童培养和建立独立、自信、勇敢、不惧困难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集体合作的能力
本书作者是一名心理咨询的专业工作者,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者,本书内容基于当前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以家庭教育和心理临床中所遇到的真实案例为参考,针对父母常见的家庭教育困扰,从心理成长的视角给予分析和回应。帮助父母在理解孩子问题行为的背后,看到自身成长的空间,从家庭的视角来提供综合的问题解决方案。每一个孩子都是坠落人间的天使,育儿是一个生命遇见生命的过程。父母在抚育孩子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会“看见”真实的孩子, 要懂得“看见”真实的自己。
本书是作者继《蜗牛牵我去散步:自闭症专家妈妈的育儿经》之后的又一力作。本书从一个自闭症儿童家长的角度,在《蜗牛牵我去散步》一书讨论自闭症儿童诊断、训练、求学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讨青春期、婚恋及养老监护等问题。作者以自身经历为读者树立积极的榜样--如何带领自闭症儿童过上独立的生活。 在大众认知领域及部分自闭症儿童家长的眼中,往往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改变 自闭 ,如康复训练等;但各种复杂的原因使很多自闭症儿童的预后并不理想,这导致家长失去信心,甚至感到人生无望。作者从另一个角度出发不以改变 自闭 为目标,而是包容接纳 神经多样性 ,从儿童成长的角度带领孩子及其家庭走出阴霾,获得幸福生活。
本书旨在协助教师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维持身心健康,提升工作的效率和生活的满意度;在教育工作中能发挥自己的价值,同时拥有丰富、充实、快乐的个人生活,以及和谐、美满的家庭生活。 本书拟定了教师心理修炼的六项内容:,了解心理健康的一般常识;第二,学习与自己相处,修炼内在的和谐;第三,学习与他人相处,修炼人际的和谐;第四,有效应对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修炼内外平衡;第五,生理与心理健康并重,修炼身心协调合一;第六,关注主观感受,修炼自我调控的能力,提升生活幸福感。
本书作者是一名心理咨询的专业工作者,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者,本书内容基于当前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以家庭教育和心理临床中所遇到的真实案例为参考,针对父母常见的家庭教育困扰,从心理成长的视角给予分析和回应。帮助父母在理解孩子问题行为的背后,看到自身成长的空间,从家庭的视角来提供综合的问题解决方案。每一个孩子都是坠落人间的天使,育儿是一个生命遇见生命的过程。父母在抚育孩子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会“看见”真实的孩子, 要懂得“看见”真实的自己。
《毕生发展心理学(第2版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系列教材)》是2005年出版的《毕生发展与教育》一书的修订版,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发展与毕生发展,毕生发展理论,生命的起始,生理、运动和感知觉、语言、认知、智力、情绪、性和性别、道德和社会性发展,以及家庭与教育方式,学校、职业与社会,生命的终结等。 本次修订,《毕生发展心理学(第2版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系列教材)》作者着重强调了教材的针对性、新颖性、深入性,提高了教材的说理性。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创作的《儿童教育心理学》提出了关于人的自卑感的理论。他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因此帮助儿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儿童的首要和核心问题。阿德勒反复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儿童培养和建立独立、自信、勇敢、不惧困难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集体合作的能力。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问题儿童的“不良”行为只是问题的表面现象……
作者徐晓红在这本书里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一个魅力型校长的故事,一个站在潮头、制度创新的学校的故事,也是一个政府和市场力量相爱相杀的故事。 作者用七万字的篇幅囊括了一所学校由开创到发展数年的历程,浓缩了一位传奇的校长如何斡旋于家长、教师、市场、政府等多位持份者中间所经历的风风雨雨。 本书对程红兵校长领导下的深圳市明德实验学校办学过程进行了深刻的案例分析。
本书以《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中教育心理学所规定的基本考试内容为主线,坚持“科学性、简洁性、清晰性、实用性”兼顾的原则,针对考试大纲规定的知识要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实际运用等进行了简明系统的陈述分析,为了便于复习,每一章都配备有复习参考题和考试样题。
本书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教育心理学领域内的主要理论、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与方法,反映了当前有关的新理论与新进展。它鼓励教师去思考学生如何发展和学习;鼓励教师在教学之前和教学过程中做出决策;鼓励教师思考如何证明学生正在进行学习、正在迈向成功。本书教会我们如何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迁移到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帮助我们成长为一个“有意识的教师”。 本书内容体系完整,事例科学、实用,可读性强,使读者阅读过程中如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一本令人称道的经典教材。 本书可供心理学、教育学专业的学者和研究者使用,同时适用于各类教育工作者。
本书是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材。全书共十一章。主要内容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基础,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高等学校教学心理,高等学校德育心理,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等。本书的特点是内容全面、体系完整、观点新颖、资料丰富。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和实用性。对于大学青年教师掌握心理科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开展教书育人等具有重要价值。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材,也可供一般高校教师和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的学生和普通心理学工作者阅读。
本书所强调的三化取向‘即旨在提供教师如何了解学生能力、性格、需求、身心发展等各方面的个别差异’实施因才施教以达成教学目标的知识、理念和方法’从而提升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本书特色: 三化研究取向,以建立合于国情的教育心理学独立体系: 研究目的教育化、研究对象全人化、研究方法本土化。 采理论与实践并重原则,以符合本书学理与应用兼顾的理想: 学理阐释力求明确、文笔通达易读易理、适时举例补充说明。
本书所强调的三化取向‘即旨在提供教师如何了解学生能力、性格、需求、身心发展等各方面的个别差异’实施因才施教以达成教学目标的知识、理念和方法’从而提升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本书特色: 三化研究取向,以建立合于国情的教育心理学独立体系: 研究目的教育化、研究对象全人化、研究方法本土化。 采理论与实践并重原则,以符合本书学理与应用兼顾的理想: 学理阐释力求明确、文笔通达易读易理、适时举例补充说明。
《学习的智慧》是作者杜克丁在总结自己学习体会、借鉴他人学习经验的过程中产生的,作者注意从 根本上、总体上审视学习中的问题,这使书中很多文章带有哲学味儿,这也是它不同于一般学习书籍的地 方。 本书所说的学习不是狭义的学校学习,而是人们在生命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是广义的学习。 全书由一百多篇文章构成,看起来零散,其实不然, 因为它们都是围绕“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展开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其针对的是在校生学习中 普遍存在的疑惑与问题,针对的是目前社会上人们学 习中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学习的智慧》特别适合大、中、专学生阅读,对于学生家长也不无裨益;当然,作为同行的教师, 也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