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即通过对日常空间的出离而获得的非日常的空间经验。旅行故事是以旅行作为表现对象或发生背景的故事。在中国小说史上,旅行故事源远流长,数量巨大,特征鲜明,恰可成为把握古代小说之内在结构和历史脉络的理想案例。本书以明清通俗小说为中心,利用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中国旅行故事的源流与特征,进而探索了一种关于古代小说史的微观描述方式。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文丛:空间叙事理论视阈中的纳博科夫小说研究》运用20世纪末勃兴的空间叙事理论,系统分析了纳氏18部长篇小说中的空间化时间、空间的视觉书写、空间形式和空间主题,并对其代表性的4部长篇《洛丽塔》、《微暗的火》、《阿达》与《斩首之邀》。
《灵性潜能创造:个人潜意识研究》在综合论述潜意识的内涵、结构与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分灵性篇 个人潜意识与心理分析,潜能篇 个人潜意识与人的潜能,创造篇 个人潜意识与创造,阐述了个人潜意识与人的心理和谐、潜能开发以及创造性活动的关系,使西方分析心理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思想有机结合,对于促进心理和谐、开发人的潜能和创造力具有积极意义。全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研究者和广大青少年的有益读物。
本书在全面搜集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的基础上,对先秦文论基本材料进行了系统梳理包括尚书易经诗经逸周书穆天子传国语孟子庄子等所录文字作注注文对同文学艺术语言美学思想相关者详加注解,有的地方加以阐发,以便掌握;或引述前人之说,稍加辨析,以求确切其他文字则以排除一般阅读障碍为原则,各家看法有分歧者,择善而从,不作详细的考证辨析
自2010年7月1日起,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29号)(以下简称“新《规范》”)正式施行,2002年版《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同时废止。新《规范》旨在提高中医病历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高中医医疗质量。 《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版)》的编写目的,旨在落实《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执行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规范建设的相关规定。《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版)》编写的基本原则是:①突出《规范》重点,注重《规范》内涵;②着重中医病历的特点和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法律性;③强化中医临床医师基本功训练,规范医师病历书写行为;④体现和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⑤吸收全国示范中医医院的病历;⑥编写工作由参与卫生部和国
《元明辞赋专题研究》内容包括:元代初期至中期南北赋风由差异走向融合、元代辞赋的复古与尊体、论元代辞赋“祖骚宗汉”的创作实践、论元代考赋制度的变迁、论元代考赋题目与创作、论元赋在赋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以颂扬为主调的明代前期辞赋等。
《30知青作家批判书》书写了一代知青的苦乐年华。凝聚在这一本厚重的书内,百读不厌。
《解构之美》主要运用解构主义等西方后现代理论,探析鲁迅《故事新编》的思想艺术内涵及鲁迅解构中国传统文化的努力。 全书共六章。章《从批判到解构》,从鲁迅整个创作谱系的宏观层面对作品的思想艺术进行外部观照;第二章《从典籍到文化》,分析了作品如何通过重释中国文化典籍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解构,回答了“解构什么”的问题;第三章《从策略到方法》,对作品的解构修辞进行了分析,回答了“如何解构”的问题;第四章《从“油滑”到“复调”》,深入探讨了作品的“复调”特性,并以此回答历来争论不休的“油滑”问题;第五章《从理性到非理性》,企图溯清鲁迅解构思维的思想渊源;第六章《从遮蔽到重现》,总结性地提出作品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学与思想文化意义,是鲁迅文学与思想发展到后期的一个重要成果。
诗学评论家陈仲义1999年至2014年诗学论文的合集。分为诗象篇、诗人篇、比较篇、阐释篇、诗语篇等五个部分。
《译家之言:翻译乃大道》是《译家之言》系列之一,选收余光中先生译论二十余篇,既谈翻译,也谈现代中文,以散文形式写译论,熔知性和感性于一炉,见解精辟独到,文笔优美清丽,各篇论文本身就是好文章,足以示范。
本书在立足客观史实的基础上,深入阐释“战国策”派尚力、主战以共御外侮、保家卫国的思想文化主张。主要内容包括:“战国策”派关于危机存在的意向;“战国策”派关于危机模范的想象;“战国策”派关于危机处理的信仰三章。
《西医学概论》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力度的调整,重点突出西医学基础知识,着力讲述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力求各知识点之间融会贯通;将原有的传染病、内科常见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临床部分删除,重点讲述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人体生理学、病理学、医学微生物学等内容,其中以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病理学为重点学习内容,以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基本的医学基础知识。 在的编写中,编者既注重教学需要,又注重遵循科学性、系统性、逻辑性和内容先进性的原则,力求内容少而精,概念准确清楚,语言简练易懂,便于学生学习和独立思考。适用于医药学院校各种本科非医学专业和药学专业的学生学习,也适用于高职及成人教育等不同层次的医学专业的学生学习与自学。
本书系统介绍了心理统计学的理论基础、逻辑思路,以及各种常用的统计方法。书中对每种技术的适用情况、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做了认真说明,而且将统计思想化繁为简,时时渗透在其中,让原本艰深的学习变得得心应手、自然而然。本书论述精炼,语言活泼,深入浅出,实例丰富,再也不让学生们望“统计”而生畏。
对小说人物的刻画和塑造,很长时间里都受到“性格论”的局限。随着人格心理学的成熟和发展,人格形象的塑造在小说创作和分析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书共分六章,对小说人格塑造及其原则、常态人格塑造路径、病态人格塑造路径、常态人格塑造方法、病态人格塑造方法、小说人格批评等问题进行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