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哲学家王畿(号龙溪)推崇“自然”、“真狂”、“无欲”、“自悟”,创立了“龙溪心学”。嘉靖、万历年间,龙溪心学在广泛传播,并远播到日本等国,这使得《西游记》的作者接受王畿哲学思想,并在以往“西游”故事基础上以龙溪心学为哲学起点进行主旨和人物形象的再创造,《西游记》由此诞生。本书从传播学角度出发,以哲学与文学的关系为切入点,展开龙溪心学的传播与《西游记》研究。在厘清龙溪心学学术个性基础上,分析《西游记》主旨和人物形象的哲学意蕴,揭示了《西游记》高扬主体人格、崇尚真性自由、追求狂狷率性、否定世俗乡愿,并主张主体以自省的方式展开心性修持、顿悟彻悟,而达到自然无欲,回复本体至善的主题思想。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华西甘孜藏族自治州模式》以“华西-甘孜模式”为切入点,系统介绍华西医院近年来在积极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强化基层人才队伍能力建设,提升基层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构建和谐共赢医疗生态圈的相关经验和探索实践。
本书以中国古典文艺学、美学范畴的重要概念“比、兴”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一种整体的艺术思维方式对待,提出了“比兴思维”这一概念并给它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定义,对比兴思维的起源、发展历程、思维特征、诗性品格、现代意义分别做了论述,对中国古代文艺思想的研究具有开拓和发展意义。本书将“比、兴”放入世界文艺学、美学大背景中,进行中西互释,始终以中国文学实践为基本材料,在适度时空中建构关于比兴思维的理论,体现出了中国学术特色;并且本书的研究视角也延伸到了现代,考察了比兴思维的现代意义及其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艺学、美学体系中的重要性,具有很强的时代感。
《昭明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诗、赋、文总集,收录了先秦至梁代130余作家761篇作品,历来被视为总集之首、文章渊薮,它分类、分体裒辑美文,对中国文学、文人的发展影响深巨。通过调查历代《文选》学成果得出对《文选》本体的探究比较全面,但对《文选》的应用研究还很不足或者说不成体系。因此,《昭明文选应用研究》选定课题为“《昭明文选》应用研究”。并次把“《文选》学”划分为“ 体学”(本体研究)和“用学”(应用研究)两端,《应用研究》重在研究后者,微观地描述《文选》对后世文人学习《文选》文体、用事用典、锤炼语言艺术、进行辑佚校勘等的功用,客观、全面地呈现不同时期人们对《文选》资源的利用,以及《文选》对塑造中华民族文学观特别是美文观的深刻影响,力图建立起《文选》“用学”的学术体系,以弥补前人关于“
《日记的鲁迅》以鲁迅日记为线索,梳理了鲁迅日常工作、生活、写作、交往等情况,从鲁迅买书读书,收藏鉴赏,到涉讼、旅行、饮酒品茶;从柴米油盐、友情亲情,到寻医问药,国际交往。鲁迅的性格,经历,个性习惯,生活情趣等在作者笔下慢慢道来,让我们看到一个多面、立体、真实的鲁迅。同时也让读者了解了鲁迅日记的独特魅力。书中根据内容选配一些历史图片,可读性更强。
学问是对思想的论证。学问不能没有思想,但做学问的要不是思想的能力,而是对某一思想论证的能力;智慧的增长主要不表现为思想论证能力的增长,而表现为对思想直接获取并举一反三地运用能力的进步。 《战略学札记》是北航战略问题研究中心张文木教授的新着,由海洋出版社于2018年5月出版,取名《战略学札记》,并不能理解为作为学科的“战略学”札记,而是作为战略研究的心得和体会。全书内容丰富,包括心得、史鉴、治学、笔记、人物、人生、文艺、字词等方面,形散神不散,记录了作者的思想历程。看作者其他大部头着作有利于培养做学问的能力,但做学问毕竟是少数人的事;而读这本札记的好处则是可将其中的思想火花直接用于工作和研究。 全书以半百为节,与广大读者分享。 学问使人成熟,使思想久远;智慧使人美丽,使思想
《新时期俄罗斯小说研究(1985-2015)》结合苏联解体前后小说的话语转型、创作景观,对三十年间俄罗斯社会世相、文学变化、价值观更替、情感纠结的状态作了全面、详细而深入的揭示,分别探讨了五个当代文学思潮流派(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文学、通俗小说、合成小说)各自的品格、特性、嬗变以及代表作家、作品的创作特点;既有宏观的理论性研究,重在对思潮、流派、风格的理论分析,也有微观的作家、作品分析,重在对作家与作品的细读与品鉴。 《新时期俄罗斯小说研究(1985-2015)》可作为高校中文和外语专业本科、研究生层次“当代俄罗斯文学”课程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也可供对俄罗斯文学感兴趣的读者阅读欣赏。
马一浮先生为现代新儒家之开山,亦晚清以来宋诗运动之殿军,其思想核心在六艺论与诗学,《六艺与诗:马一浮思想论衡》上下二篇分别加以探讨,辨析基本概念与命题,考察其意义于近现代学术脉络之中,多有新见,且不乏了解之同情,而先生之掌乃得以清晰呈现。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2(精华本)》:政治风云之外,永恒的人性是曹雪芹更为在意的落笔点。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 。 贾宝玉,赤瑕宫中的神瑛侍者,而非女娲补天余下的那块顽石。他的人格亦非简单的封建礼教叛逆者所能概括,那些不被注意的细节容纳了更丰富的意蕴。 林黛玉,寄居贾府,原本丰厚的家产无端失踪令人费解。这位绛珠仙子原非病死,刘心武先生还原了 冷月葬花魂 的真实情境。 薛宝钗,本无意嫁与宝玉,终嫁宝玉竟是选秀落败后的权宜之策。家族败落、婚姻失败,她终究逃不过红颜命薄。 史湘云,出场即是谜,结局更是谜。书里书外,她和脂砚斋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 众说纷纭,真假难辨,在《刘心武揭秘红楼梦2(精华本)》中,刘心武先生却耐心平和,娓娓道来,为你一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主要内容包括:孔子的文学思想、墨子的文学思想、孟子的文学思想、庄子的文学思想、荀子的文学思想、司马迁的文学主张、汉人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论、王充的文学理论、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