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人把《诗经》的写作方法,总结为:赋、比、兴。赋,直叙式;比,比喻式;兴,联想式。其实,这几种方法的使用,常常交错在一起,很难截然分开。从上举各篇的例子中,就可以深深地感到,不需讲述。概括地说《诗经》的艺术特点,主要在于:大量的形象化的语言,结合着极为丰富的词汇(鸟、兽、草木之名多达二百五十种)。大量使用各式各样语气词和不拘格式的叶韵,使它在抒情、叙事以至说理上,都达到了纯熟的程度,至今尚有不少值得吸取的地方。《诗经》是以“四言”即四字为主的诗体,但同时也大量使用着杂言、长短句。所以在句法上既要看到“四言”句法的整齐,也要看到杂言句法的灵活。尤其令人惊叹的,就是在部分作品中,有细腻的外形描写,像《卫风·硕人》写美人的手、皮肤、脖子、牙齿、头发、眉毛,而后两句则是“巧笑倩兮
《诗经》、《楚辞》分别开启了中国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源头。《诗经》大体是黄河流域的上古歌谣,《楚辞》几乎可以看作长江流域的文人绝唱。前者是清醒的现实主义,后者是积极的浪漫主义。徐志啸撰的这本《诗经楚辞选评》选择其中精华篇目注释评论,能让读者充分领略中国文学的独特魅力。
在中国古代,《千家诗》是传统蒙学教材列 三百千千 (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中的课本,因为其诗 率皆显明易解之作,以此启迪童蒙甚便 (清人黎恂语),所以, 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 (《 唐诗三百首 题辞》)。其流的历史是久远的,流播的范围也是很广的。不过,虽说《千家诗》几乎妇孺皆知,但关于其编选者是谁,却颇多争议。或说是刘克庄,或说是谢枋得,或说是核枋得和王相,提法不一。 《千家诗》所收作品,都是五、七言绝句和五、七言律诗,且绝大多数是唐宋诗人的名篇,这些诗作题材丰富,篇幅短小,语言优美,韵律和谐,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不朽的经典名篇。通过阅读这些诗歌,不仅可以启发少年儿童的灵感,而且还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启迪他们的人生智慧,更重要的是可以开阔视
《诗三百》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形成的座高峰,如同黄河一般,哺育着中华民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两千多年以来,注释、研究《诗经》的著作数以千计,这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认真地给以总结,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旧注过于繁重,初学者难以驾驭,勉强读之,不得要领,反而降低学习的兴趣。有鉴于此,我们决定提供一个简洁明了的《诗经》注本,每篇条注文为题解,揭示诗义要旨。诗句注释,力求简明,注意吸取前人训诂成果,一般只引用结论,不作详介;凡属注者的新见解,一般也只带出结论,不展开考论。异体字、古今字用“某同某”方式表述,通假字用“某通某”方式表述。诗句正文,采用清嘉庆年间阮元校刊的《十三经注疏》本作底本,以别本参校;底本未妥处,正文径改,并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很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搜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古代诗歌305首,很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诗经》按《风》《雅》《颂》三类编辑,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本书是专门为当代中学生编写的一部历史文化名著课外读物。 本书由名家执笔,从《诗经》305篇诗歌中精选出41篇,加以简要、通俗的注释和白话翻译,同时还以现代视角给予了精当的点评,使广大中学生及各界朋友能更充分地了解《诗经》的感人魅力。尤其独到的是,每篇后面都结合社会人生提出了问题,请读者自答,以活跃创造性思维。 本书融知识性、趣味性、时代性于一体,结构新颖,内容丰富,是领略古代智慧、提高人文素养的入门向导书,可供广大中学生及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各界朋友阅读欣赏。
《唐诗三百首》编成于干隆年间,原编者为孙洙,别号“蘅塘退士”,全书共选五七言古近体制310首为八卷,或作六卷。附录有作者小传及原序。 从序文可见《唐诗三百首》的编选原则乃着眼普及,所选各诗皆脸炙人口的名篇。这些名篇音韵和谐,易于诵读,言近旨远,耐人寻味,文词清丽,不难解会,特别适宜教授童蒙。自其问世以来两百余年间,成为刊布广、发行量极大的图书之一,一向有多个注释本流行。本书以蘅塘退士本为底本,并参考他书,作品编次依旧,对每篇作品翻加注释点评,作者名下新撰诗人小数点传,将附作者作品索引,以饷读者。
《中国历代经典宝库:诗意栖居的朝代·唐代诗选》先是从一个历史宏观的角度对唐诗的产生和总体情况作了梳理,分清了各个时代唐诗的特点,也说清了唐诗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为什么会有这个地位的缘由。然后挑选了二十个最有代表性的诗人和他们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在保证还原诗歌原汁原味的同时,带入现代的解读和理解,让我们从一个更新的角度和层面理解唐诗,感受它的美。
楚辞不同于《诗经》,《诗经》就是三百零五篇,楚辞的篇数却没有固定的标准。如朱熹的《楚辞集注》一直收到宋代的辞赋作品。以后各种《楚辞》注本篇数也不一致。有的只收到《大招》为止,把汉人作品全部割掉。作为一个时代的某一文体的结集,在时间上应该有个界限。否则将漫无边际,容易引起混乱。一般研究楚辞,都以战国时期的楚国作品为对象。这本《楚辞译注》由董楚平撰,以王逸《章句》本为根据,裁去《惜誓》以下的汉人作品。从严格意义上说,这也可算是完整的楚辞读本了。各篇除译注外,都有题解。题解根据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原则,详略不尽一致。注解力图择善而从,尽可能广泛吸收古今学者的研究成果,间或也有自己的千虑之一得。
汉魏六朝诗上承先秦,下启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从汉诗、汉乐府民歌,有古诗十九首、曹操、曹植、蔡文姬、嵇康、阮籍、陶渊明、谢灵运、庾信等大家名作,也有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优秀乐府民歌,《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古诗三百首》内容精彩纷呈,*限度地反映了古代诗歌的全貌。古诗风格有质朴与瑰奇之别。但在直抒胸臆、自然成文上,则精神相通,从而将对声文辞采的追求与对自然情性的崇高统一起来,为唐人完成古今体分流,臻于“格高而律清”的艺术胜境,作好了准备。
《诗经》是我国早的诗歌总集,在中国文学史特别是诗歌史上有着不可替代和不可动摇的地位。本书由当代学者陈戍国先生作了解说,解说重在对字词的训释、史事的辨正和意蕴的发掘,对读者理解诗的原意很有帮助。配图选取了十八世纪后期日本画家冈元凤所绘的全套《毛诗品物图考》,又从明代王沂、王思义编集的《三才图会》选用了部分与《诗经》有关联的图画,共计三百余幅。全书图文并茂,读来赏心悦目,是文学、美术工作者及广大文学艺术爱好者值得珍藏的艺术经典。
《诗经》是我国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雅、颂三大部分,本书入选的篇目都是历来公认的名篇,因篇幅所限,只选了96首,约为全书的三分之一。选本分题解、正义、注释、译文四部分。题解主要讲诗的主旨,注释力求简洁明了,译文力求准确流畅。选本中的每首诗,都经作者细心斟酌,反复思索,竭力阐明其主旨和各章间的内在联系,并力求言之有据。
《图说唐诗三百首》一书是“图说天下?典藏中国”中的一种。本书以清代蘅塘退士孙洙所编选的《唐诗三百首》为底本。注释简洁明快,使读者可以迅速把握诗歌大意;赏析细致缜密,将诗歌的艺术魅力娓娓道来。本书图片精美,与诗歌意境相得益彰;装帧清雅,能让读者耳目一新。是一部适合大众阅读的国学读物。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注音全本 口袋本是在 东大国学经典书系 的基础上.根据 流传广泛,内容经典,篇幅逋中 的原则再精选出来的二十九种经典,它使用通合携带的口袋开本.保留原书的精美版式,双色印刷.锁线装订.使读者能以低廉的价格收藏经典并享受阅读的乐趣。 这套经典包括如下典籍: 《论语》 《老子.大学 中庸》 《诗经》《孟子》 《唐诗三百首》《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千家诗》《声律启蒙 笠翁对韵》《孝经 弟子规 增广贤文》《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易经》 《尚书》《庄子》《楚辞》 《盐铁论》 《宋词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五字鉴 菜根谭》《幼学琼林》《龙文鞭影》 《国语》 《武经七书》 《周礼》《仪礼》《尔雅》 《山海经》 《古诗源》《春秋公羊传》《春秋毂梁传》。基本上涵盖了古代国学精华以及古代蒙学精华。 这套
《诗词中国普及读物:诗词写作常识》深入浅出地解答了诗词创作中的常见问题。除介绍格律知识外,又详细解析了法度、炼字、对仗、寄托等诗词创作中不可回避的话题,指导初学者创作出神形兼备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