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诸子百家经典本:淮南子
    •   ( 2 条评论 )
    • 刘安 /2017-07-0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原书内篇二十一卷,中篇八卷,外篇三十三卷,至今存世的只有内篇。它以道家思想为主,同时夹杂着先秦各家的学说,故《汉书·艺文志》将之列为杂家类。梁启超说:“《淮南鸿烈》为西汉道家言之渊府,其书博大而和有条贯,汉人著述中*流也。”

    • ¥3.38 ¥12 折扣:2.8折
    • 论语正宗 马恒君 华夏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马恒君 /2007-01-01/ 华夏出版社
    •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 孔子(前55l~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孔子的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虽被当成显学,但又一直被当成诸子百家之一。在百家争鸣中,历史选择了孔子,到汉朝便登上了“独尊”的地位,被尊奉了两千多年,影响渗透到我国的方方面面,孔子也就成了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孔子是殷商后裔宋微子的后代。周灭商之后,分封微子启于宋,孔子的先祖孔父嘉在贵族的纷争中被华督杀害,孔子的曾祖孔防叔为了躲避华氏的迫害,才迁居到鲁国。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与颜氏徵在生孔子。孔子出生后,三岁上死了父亲,与母亲过着贫困的生活。在年轻的时候,孔子做过委吏(管理仓库)、乘田(掌管牛羊蓄息)等低微的小官,

    • ¥8 ¥23 折扣:3.5折
    • 论语正宗 马恒君 华夏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马恒君 /2007-01-01/ 华夏出版社
    •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 孔子(前55l~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孔子的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虽被当成显学,但又一直被当成诸子百家之一。在百家争鸣中,历史选择了孔子,到汉朝便登上了“独尊”的地位,被尊奉了两千多年,影响渗透到我国的方方面面,孔子也就成了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孔子是殷商后裔宋微子的后代。周灭商之后,分封微子启于宋,孔子的先祖孔父嘉在贵族的纷争中被华督杀害,孔子的曾祖孔防叔为了躲避华氏的迫害,才迁居到鲁国。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与颜氏徵在生孔子。孔子出生后,三岁上死了父亲,与母亲过着贫困的生活。在年轻的时候,孔子做过委吏(管理仓库)、乘田(掌管牛羊蓄息)等低微的小官,

    • ¥9 ¥25.37 折扣:3.5折
    • 论语正宗 马恒君 华夏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马恒君 /2007-01-01/ 华夏出版社
    •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 孔子(前55l~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孔子的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虽被当成显学,但又一直被当成诸子百家之一。在百家争鸣中,历史选择了孔子,到汉朝便登上了“独尊”的地位,被尊奉了两千多年,影响渗透到我国的方方面面,孔子也就成了我国古代最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孔子是殷商后裔宋微子的后代。周灭商之后,分封微子启于宋,孔子的先祖孔父嘉在贵族的纷争中被华督杀害,孔子的曾祖孔防叔为了躲避华氏的迫害,才迁居到鲁国。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与颜氏徵在生孔子。孔子出生后,三岁上死了父亲,与母亲过着贫困的生活。在年轻的时候,孔子做过委吏(管理仓库)、乘田(掌管牛羊蓄息)等低微的小官,没有

    • ¥13.2 ¥34.73 折扣:3.8折
    • 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春秋公羊释例后录 (清)刘逢禄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清)刘逢禄撰 /2013-09-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春秋公羊释例后录》收入《清代春秋学汇刊》,为清代经学家刘逢禄(1776-1829)在《春秋》学方面的代表作。其中包括《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十卷,归纳并阐发了汉代何休《春秋公羊经传解诂》之义例,为清代公羊学的经典力作;又《春秋公羊释例后录》六卷,收入刘氏其他七篇《春秋》学重要著作;书末另附民国杨钟羲撰写的《续修四库》相关提要六篇。此次标点整理,以我社《续修四库全书》影印之清嘉庆本为底本,校以学海堂本、上海书局本。

    • ¥151.05 ¥391.76 折扣:3.9折
    • 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修订版):吕氏春秋全译(上下)吕不韦贵州人民出版社9787221083715 ; 978-7-22
    •   ( 0 条评论 )
    • 吕不韦 /2009-03-01/ 贵州人民出版社
    • 《吕氏春秋全译(上下)(修订版)》包括《吕氏春秋(上)》和《吕氏春秋(下)》,《吕氏春秋》,亦称《吕览》,为秦相吕不韦集门客各著所闻而成。分《十二纪》《八览》《六论》三部分,共26卷,160篇,为杂家代表作之一。春秋战国时,诸子为宣传和实现其政治主张,不少人潜心于著书立说或聚徒讲学。他们总结历史上王朝的兴衰得失,总结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经验教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学说,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家”。但由于中国封建时代的特殊原因,尤其是严格的师承关系,各家墨守家法,互相攻讦,水火不容。在秦势强大、行将统一中国的大环境中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已渐告结束,各派学者汇集一堂的可能性已经出现,他们中的一些人能聚在吕不韦身边,各抒己见,集成一书,是以杂家的代表作《吕氏春秋》应时而生。当中既

    • ¥42.38 ¥108 折扣:3.9折
    • 论语正宗 马恒君 华夏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马恒君 /2007-01-01/ 华夏出版社
    •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 孔子(前55l~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孔子的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虽被当成显学,但又一直被当成诸子百家之一。在百家争鸣中,历史选择了孔子,到汉朝便登上了“独尊”的地位,被尊奉了两千多年,影响渗透到我国的方方面面,孔子也就成了我国古代最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孔子是殷商后裔宋微子的后代。周灭商之后,分封微子启于宋,孔子的先祖孔父嘉在贵族的纷争中被华督杀害,孔子的曾祖孔防叔为了躲避华氏的迫害,才迁居到鲁国。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与颜氏徵在生孔子。孔子出生后,三岁上死了父亲,与母亲过着贫困的生活。在年轻的时候,孔子做过委吏(管理仓库)、乘田(掌管牛羊蓄息)等低微的小官,没有

    • ¥13.2 ¥34.75 折扣:3.8折
    • 左传(中国史学先锋,先秦文学经典。编年史的开端,比《史记》 早的叙事完备的史书。)
    •   ( 1 条评论 )
    • /2024-07-01/ 花城
    •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为解说孔子《春秋》而作,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间周朝及各诸侯国的重大历史事件。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影响中国后世史学、儒学的一部重要史书。《左传》不仅写史实,还记人物,文字清晰朴实,也是我国古代散文作品的典范。

    • ¥18.8 ¥49.8 折扣:3.8折
    • 论语正宗 马恒君 华夏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马恒君 /2007-01-01/ 华夏出版社
    •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 孔子(前55l~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孔子的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虽被当成显学,但又一直被当成诸子百家之一。在百家争鸣中,历史选择了孔子,到汉朝便登上了“独尊”的地位,被尊奉了两千多年,影响渗透到我国的方方面面,孔子也就成了我国古代最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孔子是殷商后裔宋微子的后代。周灭商之后,分封微子启于宋,孔子的先祖孔父嘉在贵族的纷争中被华督杀害,孔子的曾祖孔防叔为了躲避华氏的迫害,才迁居到鲁国。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与颜氏徵在生孔子。孔子出生后,三岁上死了父亲,与母亲过着贫困的生活。在年轻的时候,孔子做过委吏(管理仓库)、乘田(掌管牛羊蓄息)等低微的小官,没有

    • ¥13.2 ¥34.74 折扣:3.8折
    • 春秋左传选 罗安宪 著 人民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罗安宪 著 /2017-08-01/ 人民出版社
    • 本书为“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文本”(共13册)其中的一本。“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文本”旨在更好地普及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从中华传统经典中选编了很为重要、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重要经典,涵盖传统经学、哲学、历史与文学,组成“新十三经”,并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活动,开设经典诵读等级考试。本册《春秋左传选》,是从《左传》中精选出的27篇。《左传》在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也是中国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很长的。本册精选出的篇幅大都是朗朗上口、蕴含深刻哲理的文章,是广大中小学生诵读经典的范本

    • ¥38.09 ¥99.19 折扣:3.8折
    • 《春秋》之谜 巩红玉,刘黎明 四川教育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巩红玉,刘黎明 /2001-12-01/ 四川教育出版社
    • 《春秋》之所以引发了如此之多的争论,其根本原因在于它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中上具有“元曲”的性质,它即是中华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后的产物,又是中华文明继续向前发展的基石。因此,这种“巡视”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春秋》经传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我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显然,围绕着《春秋》的种种争论,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学术问题,它始终与文化政策、政治选择紧紧相关联。 从学术的角度来说,由于中国古代先贤们注重持之有据,因此《春秋》的研究往往具有浓郁的文献考证特征。尽管这种文献考证的背后蕴含着思想的睿智,但还是足以令一般读者望而止步。从文化的角度来说,《春秋》的研究史与其他问题的研究史一样,是中华文化发展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蕴含并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从政治的角度来说,由于中国古代的学术

    • ¥18.02 ¥47.21 折扣:3.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