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經典誦讀教材》(全18册)遴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儒釋道典籍三十五種,采用大字注音、正體豎排,是一套專門用於誦讀的經典教材。經文采用*善的底本,反復校對,標點、注音參考學者註疏,力求準確無誤。適合作為少年兒童的經典誦讀教材,也可以作為成年人學習經典的誦讀讀本。 全書包括:《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德育啟蒙、孝經》《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附:朱子治家格言、文昌帝君陰騭文)》《了凡四訓》《女四書、女孝經》《聲律啟蒙、笠翁對韻》《幼學瓊林、龍文鞭影》《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禮記選》《詩經》《尚書》《左傳選》《易經》《道德經、莊子選》《唐詩三百首》《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心經、金剛經(附:佛說阿彌陀經、普賢行願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地藏菩薩本願經》。
作为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论语》是了解孔子哲学、政治、教育、文化等学 说的很重要的资料。 半部《论语》治天下 ,从古至今,《论语》都是一部不能 忽视的经典。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典,《论语》的主张思想已浸透到到中国两千多年的政 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里去。
王国轩编写的这本《大学·中庸·孝经》是儒家典籍中的名篇,因原文篇幅精短,所以全章解读;注释博采众长、简明清晰;译文与原文和注释相对应,准确流畅;“扩展阅读”是本书的特色,主要从朱熹《四书集注》、历代《孝经》注疏版本等经典著作中选摘出内容、思想与本段相关的语段,引领读者深入体会传统文化之精髓;点评突出概念命题与章节的内在联系,很多地方是笔者多年研究的独到见解。
《大学》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还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因而具有由“内圣”而“外王”的重要意义。《中庸》强调“诚”,把“诚”视作思想体系的超高范畴,将对“诚”的追求作为“人道”的准则,同时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与认知方法。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本丛书内容较适宜小学生学习国学。编写体例切合儿童,生动形象,既有“经典原文”,又有“特级注释”和“特级解说”,内容规范、正确。“经典故事”、“特级拓展”内容丰富有趣,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全民族每个成员的共同财富。不了解中国古典文化,将无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故此,本套“中国古典文化精华”丛书从历代帙牒盈积的著作中精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文化、宗教、艺术、医药、民俗等各个领域,多方位、多角度地介绍了源远流长、内容宏富的中国古典文化宝库中之精华。 《四书》,宋代朱熹汇编的《四书集注》对中国文化、社会等领域影响达七百余年,为儒家经典集大成者。
本书包括:行为规范的核心;我爱人人,人人爱我;仁的重要标志;仁在你脚下;推已及人,身体力行等内容。 本书最初的设想是写一本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通谷读物,在编写时征询了多方的意见,尤其通过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有关文件的学习,认识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性,深深体会到普及素质教育,已不仅局限于在学的年轻的一代,而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因此,对编写内容的要求,重加适当的整理和充实,以满足当前广大读者的需要。 用社会学观点来解析我国经典著作,本书是一个大胆的控素,一方面是对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创新,做到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同时也是为我国人文科学的研究开创一条新的思路。
《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集结孔子言论而成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哲学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文化、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因为它是语录体,所以随时阅读都很方便,而且洗炼并富于启迪。因为它内容丰富,读它就像采掘复合性富矿,不仅收获颇丰而且还会有意外的发现。因为它形式灵活,读者可以不必始终劳神,时而细细品味,时而浏览而过,更不须受那些“体系”、“层次”之累。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本丛书内容较适宜小学生学习国学。编写体例切合儿童,生动形象,既有“经典原文”,又有“特级注释”和“特级解说”,内容规范、正确。“经典故事”、“特级拓展”内容丰富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