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六经之首,相传经历了伏羲、文王、孔子三个时代,包含象、辞、变、占等内容。历代的注释如汗牛充栋,其中曹魏的王弼注解清通简要,对后来影响很大。王弼不注《系辞传》以下,东晋韩康伯赓续之,使成完璧,后世往往将二者合刻。本次点校,以《四部丛刊》影宋本为底本,参校以敦煌写本、国图藏抚州公使库本(简称抚州本)、国家馆所藏天禄琳琅旧藏宋本(简称天禄琳琅本)、国家馆所藏南宋建阳刻本(简称南宋建阳本)、南宋八行注疏本(简称南宋八行注疏本)、相台岳氏荆溪家塾刻本(简称岳本)、宋刻《周易要义》、普鲁士国家馆藏宋嘉定本《周易集解》(简称宋本《周易集解》)。还参考了山井鼎《七经孟子考文》、阮元《周易注疏校勘记》(文选楼本)、楼宇烈《王弼集校释》的校勘记等。由于本丛书为了给读者一个确定性的读本
庄适选注的《后汉书(精)/学生国学丛书新编》从范晔近九十万字的《后汉书》中精选出来的,既可反映范书特色,也适合高中学生阅读。共选20篇传纪,反映了范晔著《后汉书》的宗旨:重风节,轻爵位,很不以班氏父子排死节,否正直,不叙杀身成仁之美为然;所以往往有位至三公,不为立传,而独标瑰行奇节的人,如党锢独行逸民等传,都是表示他意旨的所在;他的意思,无非要矫正班氏的错误。
《大学》和《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两篇,经宋儒二程和朱熹等人推崇,与《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虽然篇幅不大却是儒家文化核心经典。《大学》以人的修养为核心,指出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提出了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整修养路径,包括了穷究万物事理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自我人格等方面。《中庸》同《周易》一样,是儒家的哲学理论渊薮,不过《周易》涵盖面广,《中庸》则集中强调与人的自我认识和社会生活相关的道德哲学,自宋代以后《中庸》成为儒者研读的重点,理学的很多概念命题都出自《中庸》,“中庸”的思维方式成为很多学者的生活信条,对宋代以后中华文明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庄适选注的《后汉书(精)/学生国学丛书新编》从范晔近九十万字的《后汉书》中精选出来的,既可反映范书特色,也适合高中学生阅读。共选20篇传纪,反映了范晔著《后汉书》的宗旨:重风节,轻爵位,很不以班氏父子排死节,否正直,不叙杀身成仁之美为然;所以往往有位至三公,不为立传,而独标瑰行奇节的人,如党锢独行逸民等传,都是表示他意旨的所在;他的意思,无非要矫正班氏的错误。
本书结合教育工作实际情况,包括前言、正文、附录等。前言部分简要介绍《孝经》的基本情况,正文包括原文、注释、大意、解读,正文以今文《孝经》为基础,参照多种版本校勘,注释结合多种注本,对《孝经》进行深入解读。为体现教师读本的实用性和特色性,设置了教学引导、释疑解惑等栏目,方便教师研读和使用。本书读者对象为中小学教师及传统文化爱好者。在销售渠道方面,本书适合馆配、农家书屋、电商网站等,同时适合书店销售。
《史记全本》是一部的文学巨著,它开创了中国传记文学的先河,它以简练而个性化的笔法,互见互补的手法,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像。在这座人物画廊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历史上那些有作为的王侯将相的英姿,也可以看到妙计藏身的士人食客、百家争鸣的先秦诸子、 为知己者死 的刺客、已诺必诚的游侠、富比王侯的商人大贾以及医卜、俳优等各种人物的风采。通过这些人物的活动,又生动地展开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表现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认识。
唐朝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曾令谏官魏征及虞世南等,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成书。该书不仅是魏征向唐太宗进谏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的思想源泉和施政参考。《群书治要360》将《群书治要》的嘉言整理为六个大纲:君道、臣术、贵德、为政、敬慎、明辨,每个大纲中,又归纳了若干条目,对现代人的德行、修养、工作、学习、生活等都有着宝贵的指导和借鉴。本书为中文、阿拉伯文对照的形式。
《九部经解》,郝敬撰,全书一百七十五卷(正文一百六十六卷、卷首九卷),为对儒家九经的系统完整的解读,分为《周易正解》二十卷、《尚书辨解》十卷、《毛诗原解》三十六卷、《周礼完解》十二卷、《仪礼节解》十七卷、《礼记通解》二十二卷、《春秋直解》十五卷、《孟子说解》十四卷、《论语详解》二十卷。 《周礼完解》十二卷,在《九部经解》中位列第七,于三礼之中敬陪末座。郝氏仍作《周礼完解》,主要是为了辨析当时《周礼》研究的两大议题:《周礼》是否为周公致太平之迹?《冬官》是否当补?明儒治《周礼》,大都以《周礼》为周公所作,并多有继承宋元“《冬官》不亡”论,拆解五官,重编六官的《周礼》“补亡”之作。郝敬认为,《周礼》非周公致太平之书,而《冬官》之所以不亡,非因六官错简,而是《周礼》本为全书,《冬官
《四库全书小说家类: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 《四库全书小说家类:山海经》作者不详,古人认为《四库全书小说家类:山海经》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离骚》、《周书》、《晋乘》以成者”。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