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制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和和封建社会时代国家机器结构的表现形式之一,它反映了当时政权的性质和施行的统治的具体手段。研究历代官制,在史学工作中具有的地位和意义。阅读古籍,研究古史,往往不易掌握古代职官的名称、建置、品级、职掌等,从而存在学习、研究的困难。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一九六五年编辑出版的《历代职官表》,以清代黄本骥节编本为底本,加以整理,附以瞿蜕园编撰的《历代职官概述》和《历代职官简释》两种。古代职官大部分的主要情况,都可以从此得到了解。书后还附有索引,以便读者较易查到所需的资料,可供文史研究工作者、大专院校文科师生以及文史爱好者参考。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部纪传体通史,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史记》既是一部史学名著,也是一部文学名著,在我国史学史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曾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汉文学史纲要》)。《史记》记事上起远古时期的黄帝,下至西汉武帝,记载了约三千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内有一篇自传性质的《自序》),共计一百三十篇。其中有几篇,或者没有写定,或者在流传中散失,由汉元帝、成帝间的博士褚少孙补写了《武帝本纪》《三王世家》《日者列传》《龟策列传》等篇,又为《外戚世家》《陈涉世家》《滑稽列传》等增补了一些内容,并标以“褚先生曰”字样,以示区别。本次选注我们主要以中华书局标点本《史记》三家注为底本
本书是一部有关宋代政治史和艺术史的通识读物。作者黄博围绕宋代帝王肖像的史实与逸事,看图说话,分析考辨,绘制出一幅别致的宋代政治生活画卷。全书以轻快的文笔驾驭严谨的学术主题,拥有象征意义的宋代帝王肖像,在两宋的外交往还、军事对峙中发挥了“如朕亲临”的神奇效果, 在北宋的败亡离散中,催生出一幕幕“誓死保卫御容”的动人故事,体现出帝王肖像的视觉展示对于皇权运作的重要性;同时,透过御容殿的迁转与重建,以及皇帝肖像对神仙与先贤圣人的“角色扮演”,揭示了仪式背后皇权与士大夫、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博弈,为宋代政治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全书图文并茂,彩色印刷,兼具学术严谨性与阅读趣味性。
在大清的历朝历代中,有打天下、守天下的帝王,有母仪天下、为天下作表率的帝、妃,他们的种种事迹,有人拍手称赞,有人嗤之以鼻。不管怎样,历史都是客观的,人们有必要去了解历史的真实性。在众多帝王中,有灭九部、并建州、奠定帝业的努尔哈赤;有与袁崇焕进行拉锯战、建立大清帝业的皇太极;有习武修文、勤勉一生的康熙帝;有整顿腐败、战绩赫赫的乾隆帝;也有见证历史变迁的宣统帝。在众多帝、妃中,有成为政治牺牲品的大妃阿巴亥;有感情关系复杂的孝庄文皇后;有散发着体香的香妃;有活跃于政治舞台的慈禧等。这些人都是大清历史中的经典人物,他们的生活、事业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了解、去品味。《大清十二帝大清十二后(珍藏版)》围绕帝王、帝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以及爱恨情仇进行了详细阐述,重点介绍了治与